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129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磁性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磁芯带材,磁芯带材卷制形成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磁芯带材包括:衬底胶层;磁体层,磁体层包括多个相互分离的磁体单元,磁体单元粘合于衬底胶层上方,且相邻的磁体单元之间设置有气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加工晶带的过程中,将磁体层加工成若干个相互分离的磁体单元,并黏附在衬底胶层上固定气隙,使得各磁体单元之间能够通过气隙实现相互绝缘,进而在卷制成磁芯后能够实现对感应涡流的抑制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连续晶带会因为感应涡流严重发热的问题。同时,通过添加气隙增强散热,进一步地抑制了缠绕密集线圈带来的散热问题。进一步地抑制了缠绕密集线圈带来的散热问题。进一步地抑制了缠绕密集线圈带来的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性元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基纳米晶磁芯拥有优异的软磁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变压器、电抗器、磁放大器、EMC滤波器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磁芯。铁基非晶电感磁芯具有高磁感应强度Bs,具有低损耗、易于安装和易于绕线等优点而被得到广泛的应用,它适用于高频变压器,光伏逆变器滤波电感,中频变压器,大功率输出滤波器,变频空调PFC电感等场合。
[0003]现有技术中,已存在有基于铁基纳米晶带材卷制形成磁芯的技术方案。比如,中国专利CN202210320890.9中公开了一种纳米晶磁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纳米晶带上进行辊压,形成特定的辊压花纹后,将预处理纳米晶进行卷制形成磁芯,通过在纳米晶带表面加出花纹来降低纳米晶矫顽力和损耗,
[0004]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方案在加工成电感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圆形导线均匀密绕,为了满足电感的要求,绕制匝数在数十匝到数百匝之间,圆铜线的密集叠层绕制。导致密绕的线圈使得导体和外部空气的总接触面积变小,并包围磁芯,影响电感散热效果。同时,上述连续晶带的设计使得磁芯的饱和电流上限较低,不利于对抗强饱和电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另一方面,还提供该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的制备方法。
[000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包括:磁芯带材,所述磁芯带材卷制形成所述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
[0008]所述磁芯带材包括:
[0009]衬底胶层;
[0010]磁体层,所述磁体层包括多个相互分离的磁体单元,所述磁体单元粘合于所述衬底胶层上方,且相邻的所述磁体单元之间设置有气隙。
[0011]优选地,所述磁体单元具有相同的规则图形;
[0012]所述规则图形包括:正八边形、正六边形、正方形;
[0013]优选地,所述磁体单元的面积在1~4平方毫米之间。
[0014]优选地,所述气隙的宽度在4~90μm之间。
[0015]优选地,所述气隙中填充有固化剂;
[0016]所述固化剂包括:异氰酸酯、吡啶、氨基树脂、带环氧基团树脂和四异丙氧基钛。
[0017]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包
括:
[0018]步骤S1:对非晶纳米晶带材进行热处理形成热处理带材;
[0019]步骤S2:将热处理带材粘合至衬底胶层,并在热处理带材上制备气隙以形成多个磁体单元,随后作为磁芯带材输出;
[0020]步骤S3:将所述磁芯带材卷制成所述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
[0022]步骤S21:在所述衬底胶层上粘合所述热处理带材;
[0023]步骤S22:对所述热处理带材进行辊压破碎形成所述气隙,以使得所述磁体单元彼此分离;
[0024]步骤S23:在所述热处理带材上喷涂固化剂,对所述气隙进行填充固化,形成所述磁芯带材。
[0025]优选地,所述步骤S22中,采用超声波辊压设备对所述热处理带材进行辊压;
[0026]所述超声波辊压设备的辊轮上设置有凸起线条,所述凸起线条的宽度在0.05~0.22mm之间。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
[0028]步骤S31:根据所述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的规格需求切割并卷制所述磁芯带材,形成磁芯胚体;
[0029]步骤S32:将所述卷制磁芯浸胶,以使得所述磁芯胚体的外部包覆保护层,形成所述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
[0030]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在加工晶带的过程中,将磁体层加工成若干个相互分离的磁体单元,并黏附在衬底胶层上固定气隙,使得各磁体单元之间能够通过气隙实现相互绝缘,进而在卷制成磁芯后能够实现对感应涡流的抑制效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连续晶带会因为感应涡流严重发热的问题。同时,通过添加气隙,使得各磁体单元与空气之间具有了较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地抑制了缠绕密集线圈带来的散热问题。
附图说明
[0031]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33]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磁芯带材剖面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制备方法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步骤S2子步骤示意图;
[003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步骤S3子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41]本专利技术包括:
[0042]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包括:磁芯带材,磁芯带材卷制形成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
[0043]如图1所示,磁芯带材包括:
[0044]衬底胶层1;
[0045]磁体层2,磁体层2包括多个相互分离的磁体单元21,磁体单元21粘合于衬底胶层1上方,且相邻的磁体单元21之间设置有气隙。
[0046]具体地,针对现有技术中由连续软磁带材卷制形成的电感磁芯,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感应涡流导致剧烈发热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连续的软磁带材替换成粘贴在衬底胶层1上方的若干个磁体单元21等效得到的磁体层2,在能够实现软磁带材的导磁效果的同时,使得磁体单元21之间通过气隙形成绝缘,进而抑制了感应涡流的生成,避免了由于感应涡流导致的发热问题。
[0047]进一步地,通过在磁体单元21中设置气隙,增加了各磁体单元21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进而实现了较好的散热效果,针对电感磁芯密集缠绕线圈的情况可以使得磁体单元21充分散热,进一步地抑制了发热问题。
[0048]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绝缘的衬底胶层1作为磁芯带材的底层结构,使得磁芯带材被卷制形成
[0049]在实施过程中,上述磁芯带材用于指代衬底胶层1和磁体单元21的复合结构,其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用于卷制电感磁芯的软磁带材;同样地,磁体层2指粘贴在衬底胶层1上方的结构,其实质上是由多个磁体单元21组成的“等效”磁体层2。磁体单元21指基于非晶材料、纳米晶材料制成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磁性材料区块,其粘贴在衬底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带材,所述磁芯带材卷制形成所述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所述磁芯带材包括:衬底胶层;磁体层,所述磁体层包括多个相互分离的磁体单元,所述磁体单元粘合于所述衬底胶层上方,且相邻的所述磁体单元之间设置有气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单元具有相同的规则图形;所述规则图形包括:正八边形、正六边形、正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单元的面积在1~4平方毫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隙的宽度在4~90μ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隙中填充有固化剂;所述固化剂包括:异氰酸酯、吡啶、氨基树脂、带环氧基团树脂和四异丙氧基钛。6.一种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非晶纳米晶电感磁芯,包括:步骤S1:对非晶纳米晶带材进行热处理形成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可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益赛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