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114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贴合装置。该贴合装置包括机体、贴合机构和真空发生部件,贴合机构包括围合成封闭腔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包括拾取屏体的第一拾取板,第二平台包括拾取显示模组的第二拾取板,第一拾取板和/或第二拾取板相对机体可活动设置,以具有相互靠近的压合行程和相互远离的复位行程,且在进行压合行程时,压合显示模组和屏体;真空发生部件用以在贴合机构进行压合行程之前,在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在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之前,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在封闭腔内的最小距离大于显示模组和/或屏体相对第二平台的漂移距离。本申请有助于消除显示模组和屏体贴合过程中产生的面内气泡,提高显示模组和屏体之间的贴合良率。贴合良率。贴合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合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贴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产品的不断普及,显示产品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相关的加工设备中,将显示产品中的至少两个待贴合基材进行贴合的设备为贴合装置,一般称为贴合机。而常见的待贴合基材多为CG(Cover glass,盖板玻璃)与SG(Sensor glass,感应玻璃)、TP(Touch panel,触摸屏)与LCM(Liquid crystal module,液晶模组)、CG与LCM等。以其中的CG与LCM的贴合技术为例,又分为LCM中的背光模组先组装后与CG贴合的先组后贴技术、以及先与CG贴合再组装背光模组的先贴后组技术。
[0003]当进行先组后贴技术时,传统技术是将LCM和CG放置在下贴合平台上,且上贴合平台和下贴合平台活动至闭合位后进行抽真空。在此过程中,LCM因为拉扯变形等原因导致下贴合平台漏真空,且LCM和/或CG与第一贴合平台脱离而向上漂移至接触上贴合平台,封住四周,导致贴合处的气体无法排出而产生面内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由于LCM等显示模组的部分组件漂移而导致产生贴合气泡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包括:
[0006]机体;
[0007]贴合机构,包括共同围合构成封闭腔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包括用以拾取屏体的第一拾取板,所述第二平台包括用以拾取显示模组的第二拾取板,所述第一拾取板和/或所述第二拾取板相对所述机体可活动设置,以具有相互靠近的压合行程和相互远离的复位行程,且在进行所述压合行程时,压合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屏体;以及,
[0008]真空发生部件,用以在所述贴合机构进行所述压合行程之前,在所述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
[0009]其中,在所述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之前,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所述封闭腔内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或所述屏体相对所述第二平台的漂移距离。
[0010]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之前,所述第一拾取板和/或所述第二拾取板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可活动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所述封闭腔内的最小距离。
[0011]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之前,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所述封闭腔内的最小距离不小于7mm且不大于12mm。
[0012]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拾取板和/或所述第一拾取板设有吸嘴;
[0013]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吸附驱动部件,所述吸附驱动部件与所述吸嘴连接,以调节所述吸嘴处形成的吸附气流的流量。
[0014]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拾取板和/或所述第一拾取板的板面限定出至少两个吸附区域,每一所述吸附区域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吸嘴;
[0015]所述吸附驱动部件与各所述吸附区域内的所述吸嘴连接,以使得各所述吸附区域处形成的吸附气流的流量可独立调节。
[0016]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拾取板和/或所述第一拾取板上的各所述吸附区域沿其板面呈阵列排布。
[0017]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真空发生部件为变频真空泵。
[001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拾取板至少朝向所述第二拾取板的一侧表面可弹性形变设置。
[0019]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贴合机构还包括弹性垫,所述弹性垫设于所述第一拾取板朝向所述第二拾取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拾取板可拆卸连接。
[0020]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平台和/或所述第二平台相对所述机体可活动设置,以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相对活动行程,且在相互靠近时,带动两个所述凹槽围合构成所述封闭腔;
[0021]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连接活动设置的所述第一平台和/或所述第二平台、以及驱动连接活动设置的所述第一拾取板和/或所述第二拾取板。
[0022]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共同围合构成封闭腔后,真空发生部件在封闭腔内抽真空,而后第一拾取板和第二拾取板进行压合行程,将位于封闭腔内的显示模组和屏体进行压合;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显示模组和/或屏体相对第二平台的漂移距离,使得在抽真空过程中,即使显示模组和/或屏体相对第一平台出现漂移,也不会漂移至接触第二平台,从而不会出现因接触第二平台而导致封闭显示模组和屏体的四周,造成气泡无法排出等不良发生,从而有助于消除显示模组和屏体贴合过程中产生的面内气泡,提高显示模组和屏体之间的贴合良率。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局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封闭腔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第一拾取板或者第二拾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包括机体100、贴合机构200以及真空发生部件300。其中,所述贴合机构200包括共同围合构成封闭腔230的第一平台210和第
二平台220,所述第一平台210包括用以拾取屏体6的第一拾取板211,所述第二平台220包括用以拾取显示模组5的第二拾取板221,所述第一拾取板211和/或所述第二拾取板221相对所述机体100可活动设置,以具有相互靠近的压合行程和相互远离的复位行程,且在进行所述压合行程时,压合所述显示模组5和所述屏体6;所述真空发生部件300用以在所述贴合机构200进行所述压合行程之前,在所述封闭腔230内形成真空环境。
[0029]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第一平台210和第二平台220共同围合构成封闭腔230后,真空发生部件300在封闭腔230内抽真空,而后第一拾取板211和第二拾取板221进行压合行程,将位于封闭腔230内的显示模组5和屏体6进行压合;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平台210和第二平台220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显示模组5和/或屏体6相对第二平台220的漂移距离,使得在抽真空过程中,即使显示模组5和/或屏体6相对第一平台210出现漂移,也不会漂移至接触第二平台220,从而不会出现因接触第二平台220而导致封闭显示模组5和屏体6的四周,造成气泡无法排出等不良发生,从而有助于消除显示模组5和屏体6贴合过程中产生的面内气泡,提高显示模组5和屏体6之间的贴合良率。
[0030]本申请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贴合机构,包括共同围合构成封闭腔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包括用以拾取屏体的第一拾取板,所述第二平台包括用以拾取显示模组的第二拾取板,所述第一拾取板和/或所述第二拾取板相对所述机体可活动设置,以具有相互靠近的压合行程和相互远离的复位行程,且在进行所述压合行程时,压合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屏体;以及,真空发生部件,用以在所述贴合机构进行所述压合行程之前,在所述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其中,在所述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之前,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所述封闭腔内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显示模组和/或所述屏体相对所述第二平台的漂移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之前,所述第一拾取板和/或所述第二拾取板在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方向可活动设置,以调节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所述封闭腔内的最小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闭腔内形成真空环境之前,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在所述封闭腔内的最小距离不小于7mm且不大于12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板和/或所述第一拾取板设有吸嘴;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吸附驱动部件,所述吸附驱动部件与所述吸嘴连接,以调节所述吸嘴处形成的吸附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咏平刘会成董跃文李春鑫付尚伟陈长林盛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