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111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传送带,助力组件,所述助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用于助力向上推动传送带,所述助力组件包括: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所述第一U形板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U形板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螺纹柱、传送带、第一螺纹柱、第一螺纹孔、螺纹槽、弹簧、移动柱和第二支撑柱等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为使用人员助力对传送带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的效果,无需全力托起,节省了力气。节省了力气。节省了力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口罩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口罩是一种用于保护呼吸系统免受雾霾、废气、粉尘、病菌等浸害的卫生防护用品,平面口罩是口罩的一种,平面口罩主要由无纺布、溶喷布、活性炭布、耳带、鼻梁条等构成,平面口罩,采用柔软PP材质,鼻梁夹设计可依据不同脸型做最舒适的调整,它是为了人们的健康而设计的,为了阻止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物质进行过滤,从而不会给人体来不必要的影响,在平面口罩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输送装置对口罩进行传送。
[0003]现有技术中,部分的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可以进行倾斜角度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口罩机,但是往往需要工作人员用双手抬起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的一侧,整个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的重量一般较重,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解决了往往需要工作人员用双手抬起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的一侧,整个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的重量一般较重,较为费力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传送带,助力组件,所述助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用于助力向上推动传送带,所述助力组件包括: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所述第一U形板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U形板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所述第一转动柱与所述固定槽活动套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槽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底面与所述弹簧的顶面固定安装,所述弹簧的底面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所述移动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传送带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圆壁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移动柱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柱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
[0007]为了便于使用人员旋转第一螺纹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较佳的,所述第一螺纹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柱。
[0008]为了对传送带进行支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较佳的,所述传送带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第三支撑
柱,所述第三支撑柱与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安装。
[0009]为了移动第一支撑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万向轮。
[0010]为了限制第一支撑板移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脚。
[0011]为了将第一支撑板支撑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圆壁面螺纹连接第二螺纹柱。
[0012]为了便于使用人员旋转第二螺纹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较佳的,所述第二螺纹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三转动柱。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第一螺纹柱、传送带、第一螺纹柱、第一螺纹孔、螺纹槽、弹簧、移动柱和第二支撑柱等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为使用人员助力对传送带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的效果,无需全力托起,节省了力气。
[0015]通过第二转动柱和第一螺纹柱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便于使用人员旋转第一螺纹柱的效果,通过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柱、固定块和传送带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对传送带进行支撑的效果,通过万向轮和第一支撑板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移动第一支撑板的效果,通过支撑脚和第一支撑板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限制第一支撑板移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U形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2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第一支撑板;2、传送带;3、第一U形板;4、固定槽;5、第二支撑板;6、第一转动柱;7、第一支撑柱;8、限位槽;9、弹簧;10、移动柱;11、支撑块;12、连接孔;13、第二支撑柱;14、固定板;15、第二U形板;16、第一螺纹孔;17、第二转动柱;18、第一螺纹柱;19、固定块;20、第三支撑板;21、第三支撑柱;22、支撑脚;23、万向轮;24、第二螺纹孔;25、第二螺纹柱;26、第三转动柱;27、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的顶面设置有传送带2,第一支撑板1的顶面设置有助力组件,用于助力向上推
动传送带2,助力组件包括第一U形板3,第一U形板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的顶面,第一U形板3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槽4,第一U形板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6,第一转动柱6与固定槽4活动套接,第二支撑板5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7,第一支撑柱7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8,限位槽8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弹簧9,限位槽8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移动柱10,移动柱10的底面与弹簧9的顶面固定安装,弹簧9的底面与限位槽8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移动柱10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12,连接孔12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柱13,第二支撑柱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传送带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板15,第二U形板15与固定板14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柱7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6,第一螺纹孔16的内圆壁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18,移动柱10的外圆壁面开设有若干个螺纹槽27,第一螺纹柱18与螺纹槽27螺纹连接,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口罩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顶面设置有传送带(2);助力组件,所述助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顶面,用于助力向上推动传送带(2),所述助力组件包括:第一U形板(3),所述第一U形板(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顶面,所述第一U形板(3)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槽(4),所述第一U形板(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柱(6),所述第一转动柱(6)与所述固定槽(4)活动套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7),所述第一支撑柱(7)的顶面开设有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弹簧(9),所述限位槽(8)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移动柱(10),所述移动柱(10)的底面与所述弹簧(9)的顶面固定安装,所述弹簧(9)的底面与所述限位槽(8)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所述移动柱(10)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12),所述连接孔(12)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第二支撑柱(13),所述第二支撑柱(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所述传送带(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第二U形板(15),所述第二U形板(15)与所述固定板(14)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柱(7)的外圆壁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6),所述第一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安单冬梅周鹏翔陈建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和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