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三维可调支撑模块、感应腔位姿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位姿调节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重型三维可调支撑模块、感应腔位姿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脉冲功率装置通常具有多级串联感应腔结构,一般为圆饼状复杂装配体,在装配时,相邻两级感应腔需要进行中轴线水平状态下的对中插接。为实现上述过程,必须对感应腔的位置和角度姿态进行精准调节,使相邻感应腔的中轴线重合。
[0003]大型感应腔装配后总重超过10吨,对于此类重型组件的位姿调节,传统方法一般是基于零散式的螺纹顶丝结构进行调节,虽然能够起到基本的位姿调节作用,但通用性差、集度性低、结构松散、稳定性不高且操作不便,不利于在线的快速安装调节和长期运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基于零散式的螺纹顶丝结构的调节方法,存在通用性差、集度性低、结构松散、稳定性不高且操作不便,不利于在线的快速安装调节和长期运行维护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重型三维可调支撑模块、感应腔位姿调节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三维可调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径向调节螺杆(6)、第一螺母(9)和第二螺母(10),以及同轴设置的支撑底板(1)、可调阀体(2)、支撑座(3)、支撑杆(4)和支撑顶板(5);所述可调阀体(2)和支撑座(3)均安装在支撑底板(1)上,且可调阀体(2)套设于支撑座(3)内部,可调阀体(2)和支撑座(3)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密闭空间;支撑底板(1)用于可拆卸连接外部承载物;所述支撑座(3)的侧壁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四个螺纹孔,四个所述径向调节螺杆(6)分别安装于四个螺纹孔内,径向调节螺杆(6)一端端面与可调阀体(2)外壁相抵;第一螺母(9)螺纹连接于径向调节螺杆(6)上且位于支撑座(3)外部;所述可调阀体(2)上端面开设盲孔(7),盲孔(7)底部开设球面槽(8),支撑杆(4)下端安装于盲孔(7)内,与盲孔(7)侧壁上部之间接触并形成密闭空间;支撑杆(4)下端端面为球面,与球面槽(8)相适配;支撑杆(4)上端外壁设有螺纹,与支撑顶板(5)和第二螺母(10)螺纹连接,第二螺母(10)位于支撑顶板(5)下方,支撑顶板(5)上端用于可拆卸连接外部载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型三维可调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7)底部开设有通孔(11);所述可调阀体(2)和支撑座(3)之间、支撑杆(4)与盲孔(7)侧壁之间均填充有润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重型三维可调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下端与盲孔(7)侧壁上部之间通过环形盖板(12)接触;所述环形盖板(12)连接于可调阀体(2)上端端面,环形盖板(12)内表面与支撑杆(4)外壁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重型三维可调支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上端端面连接有环形的支撑座盖板(13),支撑座盖板(13)位于环形盖板(12)上端面上,支撑座盖板(13)内表面与支撑杆(4)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撑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德雨,呼义翔,杨实,周亚伟,唐飞,尹佳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