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0879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包括煎药罐,煎药罐外壁密封安装有过滤罐,过滤罐内壁与煎药罐外壁之间的内腔为环形腔体,过滤罐的底部设有与该环形腔体连通的连接管;煎药罐位上设有出液口;煎药罐内放置有过滤桶,过滤桶顶部的盖体上设有进料口,且盖体上还设有马达,马达的端部设有皮带,皮带的端部衔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壁衔接有同轴转动的若干搅动杆。在现有煎药罐的基础上,在内放置过滤桶,通过马达的启动,能够通过皮带的传动带动连接轴的转动,从而通过搅杆对药物进行混合搅动,使药材受热均匀。使药材受热均匀。使药材受热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主要有三个来源,动物、植物、矿物。现在药品法规定,收获的中药,经过初加工如筛检、分类、干燥等处理后形成一定商品规格,就成了“药材”。这时的药材有两个属性,一是农副产品,二是原料药品。针对中医药学,中药分为汤剂、丸剂、散剂及膏剂;而针对汤剂,中医普遍认为中药材需要煎服从汤药进行服用,这样才有利于身体的吸收。现有的煎制设备,有电加热、明火火源加热灯方式,在加热煎煮过程中,只能靠沸腾的液体使药材翻动,大部分药材一般是漂浮在水面上,导致药材受热不均,有效成分不易充分释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在中药煎制的同时能够混合搅拌,避免药材受热不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包括煎药罐,煎药罐底部设有电加热组件,煎药罐安装在支撑座上,煎药罐位于电加热组件上部的外壁密封安装有过滤罐,过滤罐内壁与煎药罐外壁之间的内腔为环形腔体,过滤罐的底部设有与该环形腔体连通的连接管;煎药罐位于该环形腔体内的壁面上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密封连接有密封盖;煎药罐内放置有过滤桶,过滤桶顶部的盖体上设有进料口,且盖体上还设有马达,马达的端部设有皮带,皮带的端部衔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壁衔接有同轴转动的若干搅动杆。
[0005]作为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的优化设计,过滤罐高度的设置,使其顶部超过煎药罐的中部,所述的出液口设置在煎药罐的中部。
[0006]其优点在于:出液口位于煎药罐的中间位置,当中药煎制完成后,打开密封盖,药液通过出液口流入环形腔体,药液从煎药罐药液中层流出,避免底部的药渣流出。
[0007]进一步的,环形腔体内放置有环形过滤网。
[0008]其优点在于:能够对出液口流出的药液进行过滤。
[0009]作为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的优化设计,支撑座底部设有减震装置。
[0010]其优点在于:能够在启动马达进行混合搅拌时,能够有效提升装置的减震效果。
[0011]作为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的优化设计,进料口的顶部安装有能够封合进料口的密封板,进料口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向轴,密封板通过转向轴与进料口构成转动结构。
[0012]其优点在于:在煎制时,可以利用密封板将进料口密封,避免药液溅出。
[0013]作为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的优化设计,该装置还包括药液接收罐,药液接收罐与连接管的底部承接设置。
[0014]有益效果:在现有煎药罐的基础上,在外密封设置过滤罐;在现有煎药罐的基础
上,在内放置过滤桶,通过马达的启动,能够通过皮带的传动带动连接轴的转动,从而通过搅杆对药物进行混合搅动,使药材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罐和煎药罐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过滤桶内部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1、支撑座;2、减震装置;3、过滤桶;4、过滤罐;5、煎药罐;6、出液口;7、连接管;8、药液接收罐;9、挡板;10、固定架;11、进料口;12、密封板;13、转向轴;14、马达;15、皮带;16、连接轴,17、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0]在充分研究古今文献的基础上,考虑中药药性、药用部位、质地等因素,并参照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固定前处理方法、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等相关参数进行煎煮,煎煮用设备不做统一规定。其中,浸泡:待煎饮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饮片的质地确定,一般不少于30分钟;煎煮次数: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加水量:由于中药饮片的质地和吸水率相差较大,应根据不同的饮片确定加水量。加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

5厘米为宜,花、草类饮片或煎煮时间较长的饮片可酌量加水。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包括现有已知的煎药罐5,煎药罐底部设有电加热组件。煎药罐5安装在支撑座上,支撑座1底部设有公知的减震装置2。
[0022]煎药罐5位于电加热组件上部的外壁密封安装有过滤罐4,过滤罐4内壁与煎药罐5外壁之间的内腔为环形腔体,过滤罐4的底部设有与该环形腔体连通的连接管7,环形腔体内放置有环形过滤网。
[0023]煎药罐5内放置有过滤桶3,过滤桶3顶部的盖体上设有进料口11,且盖体上还设有马达14,马达14的端部设有皮带15,皮带15的端部衔接有连接轴16,连接轴16的外壁衔接有同轴转动的若干搅动杆17,装置通过马达14的启动,能够通过皮带15的传动带动连接轴16的转动,从而通过带凸点的搅动杆17的快速转动对药物进行搅动,能够使药材翻滚,大部分的药材能够没入液面之下进行加热,使药材受热均匀,避免因药效未完全析出造成的浪费。
[0024]过滤桶3为现有公知的不锈钢圆柱形过滤网筒,由于过滤桶3放置在煎药罐5内,二者不存在连接关系,过滤桶3外壁与煎药罐5内壁具有一定的间隙,煎药罐5加热时,蒸汽能够从间隙内溢出,避免由于蒸汽存在压力。同时,药材是放置在过滤桶3内,加热后,将过滤桶3从煎药罐5内取出,将药渣进行倾倒即可;而且,过滤桶3底部的药材不直接与煎药罐5接触,避免加热时糊底。
[0025]其中,煎药罐5位于环形腔体内的壁面上开设有出液口6,出液口6处密封连接有密封盖。过滤罐高度的设置,使其顶部超过煎药罐的中部,所述的出液口设置在煎药罐的中部。当药液液面低于出液口位置时,将煎药罐倾斜,使药液从出液口流出后,装置扶正,流出的药液经环形腔体从连接管流出,优选的,连接管设置为塑料软管,可以对接药液接收罐。
[0026]其中,进料口为管体或斗体结构,进料口11的顶部安装有能够封合进料口11端口的密封板12,密封板12通过转向轴13与进料口11构成转动结构,且进料口11的顶部与密封板12的底部紧密贴合,用户通过转向轴13的设置,能够带动密封板12进行转动,从而打开进料口11,将有效减少药液外溅。
[0027]该装置还包括药液接收罐8,药液接收罐8与连接管7的底部承接设置。优选的,支撑座上开拆卸连接有固定架10,固定架10的一侧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挡板9,药液接收罐8安置在固定架10内,通过挡板9对收集罐8和固定架10进行卡合固定,由连接管7流出的药液可以通过药液接收罐8进行接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包括煎药罐,煎药罐底部设有电加热组件,煎药罐安装在支撑座上,其特征在于:煎药罐位于电加热组件上部的外壁密封安装有过滤罐,过滤罐内壁与煎药罐外壁之间的内腔为环形腔体,过滤罐的底部设有与该环形腔体连通的连接管;煎药罐位于该环形腔体内的壁面上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处密封连接有密封盖;煎药罐内放置有过滤桶,过滤桶顶部的盖体上设有进料口,且盖体上还设有马达,马达的端部设有皮带,皮带的端部衔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壁衔接有同轴转动的若干搅动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混合煎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罐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一付良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