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52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设置容易性以及清扫性的煮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煮饭器具备:锅;容纳锅的锅容器;壳体,具有容纳锅容器的容纳区域;容纳米的米容器,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容纳区域的上方;盖体,以在容纳区域容纳有锅容器时配置在锅容器与米容器之间的方式能够拆装地安装于锅容器,覆盖锅的开口部;和锅加热装置,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容纳区域的下方,对锅进行加热,锅容器以及盖体通过在盖体覆盖锅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在容纳区域与作为壳体的外部且容纳区域的侧方的位置之间,相对于米容器以及锅加热装置而相对滑动移动,从而能够相对于壳体进行拆装。于壳体进行拆装。于壳体进行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煮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煮饭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这种煮饭器,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5668号公报)所记载的煮饭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自动地进行供米、供水以及煮饭这一系列作业的煮饭器。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5668号公报
[0006]然而,专利文献1的煮饭器具备经由铰链轴安装于拉出单元的盖体单元,通过该盖体单元以铰链轴为中心转动来使锅的开口部开闭,在该盖体单元的上方设置有贮藏米的贮藏部。在该结构中,在安装于拉出单元的盖体单元转动时,需要用于使得不与贮藏部接触的空间,难以实现煮饭器的高度方向的小型化。因此,不能减小设置煮饭器时占有的空间,煮饭器的设置场所被限制。此外,拉出单元具有锅的容纳部,容纳部具有对锅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因而难以对盖体单元以及容纳部的整体进行清洗,清扫性差。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煮饭器中,在提高设置容易性以及清扫性的观点上仍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能够提高设置容易性以及清扫性的煮饭器。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如以下那样构成。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煮饭器,该煮饭器具备:锅;锅容器,容纳所述锅;壳体,具有容纳所述锅容器的容纳区域;容纳米的米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容纳区域的上方;盖体,以在所述容纳区域中容纳有所述锅容器时配置在所述锅容器与所述米容器之间的方式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所述锅容器,覆盖所述锅的开口部;和锅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容纳区域的下方,对所述锅进行加热,所述锅容器以及所述盖体通过在所述盖体覆盖所述锅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在所述容纳区域与作为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容纳区域的侧方的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米容器以及所述锅加热装置而相对滑动移动,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拆装。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煮饭器,能够提高设置容易性以及清扫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煮饭器的立体图。
[0015]图2是图1的煮饭器涉及的盖体、锅以及锅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3A是示出在图1的煮饭器中设置于锅容器的底部的凹部的图。
[0017]图3B是示出在图1的煮饭器中以与设置在锅容器的底部的凹部对应的方式设置于重量检测装置的载置面的凸部的图。
[0018]图4是图1的A1

A1线剖视图。
[0019]图5A是将图4的剖视图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连通构件移动到第2连通位置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20]图5B是将图4的剖视图的一部分放大而示出连通构件移动到第1连通位置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0021]图6A是示出图5A所示的第2连通位置处的连通构件的突起部与突起部进入后的长孔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
[0022]图6B是示出图5B所示的第1连通位置处的连通构件的突起部与突起部进入后的长孔的位置关系的放大图。
[0023]图7A是示出图1的煮饭器涉及的送水装置,并且示出连通构件移动到第2连通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4]图7B是示出图1的煮饭器涉及的送水装置,并且示出连通构件移动到第1连通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5]图8是示出图1的煮饭器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26]图9是示出图1的煮饭器的动作的另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1ꢀꢀꢀꢀ
煮饭器
[0029]11
ꢀꢀꢀ
壳体
[0030]11a
ꢀꢀ
壳体盖
[0031]11b
ꢀꢀ
水容器载置部
[0032]11c
ꢀꢀ
凸部周边部
[0033]12
ꢀꢀꢀ
容纳区域
[0034]2ꢀꢀꢀꢀ

[0035]2a
ꢀꢀꢀ
底部
[0036]2b
ꢀꢀꢀ
侧壁
[0037]2c
ꢀꢀꢀ
开口部
[0038]2d
ꢀꢀꢀ
凸缘部
[0039]21
ꢀꢀꢀ
锅容器
[0040]21a
ꢀꢀ
底部
[0041]21b
ꢀꢀ
内壁部
[0042]21c
ꢀꢀ

[0043]21d
ꢀꢀ
外壁部
[0044]21e
ꢀꢀ
空气层
[0045]21f
ꢀꢀ
凹部
[0046]21g
ꢀꢀ
凹部的侧壁
[0047]21h
ꢀꢀ
开口部
[0048]211
ꢀꢀ
侧壁
[0049]22
ꢀꢀꢀ
盖体
[0050]22a
ꢀꢀ
盖体主体
[0051]22b
ꢀꢀ
孔部
[0052]22c
ꢀꢀ
锅衬垫
[0053]22d
ꢀꢀ
安装构件
[0054]3ꢀꢀꢀꢀ
送米装置
[0055]31
ꢀꢀꢀ
送米轴
[0056]32
ꢀꢀꢀ
送米叶片
[0057]301
ꢀꢀ
米容器
[0058]4ꢀꢀꢀꢀ
送水装置
[0059]41
ꢀꢀꢀ
送水管
[0060]41a
ꢀꢀ
一端部
[0061]41b
ꢀꢀ
另一端部
[0062]42
ꢀꢀꢀ
送水泵
[0063]43
ꢀꢀꢀ
送水管排水泵
[0064]401
ꢀꢀ
水容器
[0065]401a 开口部
[0066]402
ꢀꢀ
取水构件
[0067]402a 取水管
[0068]402b 罩部
[0069]5ꢀꢀꢀꢀ
连通构件
[0070]51
ꢀꢀꢀ
连通构件主体
[0071]51a
ꢀꢀ
突起部
[0072]52
ꢀꢀꢀ
密封件
[0073]53
ꢀꢀꢀ
蒸汽筒
[0074]53a
ꢀꢀ
一端部
[0075]53b
ꢀꢀ
蒸汽口
[0076]501
ꢀꢀ
长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饭器,具备:锅;锅容器,容纳所述锅;壳体,具有容纳所述锅容器的容纳区域;容纳米的米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容纳区域的上方;盖体,以在所述容纳区域中容纳有所述锅容器时配置在所述锅容器与所述米容器之间的方式能够拆装地安装于所述锅容器,覆盖所述锅的开口部;和锅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容纳区域的下方,对所述锅进行加热,所述锅容器以及所述盖体通过在所述盖体覆盖所述锅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在所述容纳区域与作为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容纳区域的侧方的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米容器以及所述锅加热装置而相对滑动移动,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拆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器,其中,所述煮饭器还具备:送米装置,将所述米容器内的米供给到所述锅内;和送水装置,将水供给到所述锅内,所述盖体具有由所述送米装置输送的米以及由所述送水装置输送的水被供给到所述锅内时穿过的孔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饭器,其中,所述煮饭器具备:蒸汽筒,能够将蒸汽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排出;和连通构件,能够移动到使所述孔部与所述蒸汽筒进行流体连通的第1连通位置、和使所述孔部与所述送米装置以及所述送水装置进行流体连通的第2连通位置,所述连通构件在位于所述第1连通位置时,构成为能够将在所述锅内产生并通过所述孔部后的蒸汽向所述壳体的外部排出,在位于所述第2连通位置时,构成为能够将由所述送米装置输送的米以及由所述送水装置输送的水通过所述孔部供给到所述锅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饭器,其中,所述连通构件具有:密封件,在所述第1连通位置对所述孔部的周围进行密封,所述密封件构成为:在所述连通构件从所述第1连通位置向所述第2连通位置移动时,在以从所述盖体分离的方式向上方移动之后沿水平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煮饭器,其中,所述煮饭器具备:重量检测装置,载置容纳于所述容纳区域的所述锅容器,所述煮饭器基于所述重量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重量,对供给到容纳于所述锅容器内的所述锅内的米以及水的量进行计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煮饭器,其中,所述煮饭器具备:控制部,基于所述重量检测装置检测出的重量,对供给到所述锅内的米以及水的量进行计量,并且控制所述送米装置以及所述送水装置,所述控制部在控制所述送米装置以及所述送水装置中的一者将米以及水中的一者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矢弘佐野正人保木本明雄武中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