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34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包括机架本体和升降架,机架本体包括第一方框和支柱和第一侧板,第一方框位于支柱上方,升降架包括液压油缸、顶升框、支撑杆和容纳柱,顶升框位于第一方框的外侧,支撑杆位于顶升框的下方,并与其四角相固定连接,容纳柱位于支柱外侧,并与支柱相焊接连接,支撑杆伸入容纳柱内,液压油缸安装于第一侧板上,液压油缸的液压杆与顶升框相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调节高度方便,易操作,提高了使用效率,节约成本,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的机身高度需求,还能满足不同设备的使用需求。还能满足不同设备的使用需求。还能满足不同设备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

技术介绍

[0002]机架用于对机械设备进行支撑和固定,目前的机架高度一般具备调节高度的功能,或者高度调节装置过于复杂,也不能满足不同种类机器设备的使用需求,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包括机架本体和升降架,机架本体包括第一方框和支柱和第一侧板,第一方框位于支柱上方,升降架包括液压油缸、顶升框、支撑杆和容纳柱,顶升框位于第一方框的外侧,支撑杆位于顶升框的下方,并与其四角相固定连接,容纳柱位于支柱外侧,并与支柱相焊接连接,支撑杆伸入容纳柱内,液压油缸安装于第一侧板上,液压油缸的液压杆与顶升框相固定连接。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支柱用于调节机架本体的高度,设置升降架,通过液压油缸调节顶升框的高度,便于对放置在机架本体上的机器设备进行保护或遮蔽,满足不同种类机器设备的使用需求。本技术结构简单,调节高度方便,易操作,提高了使用效率,节约成本,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的机身高度需求,还能满足不同设备的使用需求。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容纳柱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缓冲层,支撑杆插入缓冲层内,并与缓冲层相过盈配合。缓冲层为硅胶层,对支撑杆起到一定的缓冲阻碍作用。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与顶升框、第一方框可拆卸连接,机架本体还包括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与支柱相连接,支柱设有外套筒、内杆、弹簧和限位块,弹簧安装于外套筒内,内杆的一端深入外套筒内,弹簧的一端与外套筒的顶端相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于内杆上,限位块依次与外套筒和内杆相卡接。第二侧板用于对机器设备进行围挡,保护操作人员安全,满足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支柱内设有弹簧和内杆,通过提升外套筒,利用限位块对外套筒和内杆进行限位,调节机架本体的高度,满足使用需要。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安装插件和固定插件,安装插件嵌装于第二侧板的顶端,并与第二侧板相转动连接,固定插件嵌装于第二侧板的底端,并与第二侧板相转动连接,顶升框设有安装孔,第一方框设有固定孔,安装插件一一对应可拆卸地卡装于安装孔内,并与安装孔相匹配,固定插件一一对应可拆卸地卡装于固定孔内,并与固定孔相匹配。安装插件和固定插件用于将第二侧板可拆卸地安装在顶升框和第一方框上,便于固定第二侧板。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孔与固定孔的形状相同,均为长孔,安装插件与固定插件的结构相同,安装插件包括中心旋柱、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分别位于
中心旋柱的两侧,并均与中心旋柱相固定连接,中心旋柱穿过第二侧板,并与第二侧板相转动连接,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均位于第二侧板的一侧,第一挡臂、第二挡臂和中心旋柱穿过长孔,旋转中心旋柱,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均与长孔相垂直,将第二侧板卡装于顶升框和第一方框。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心旋柱依次设有旋转端和卡装端,旋转端嵌装于第二侧板内,并与第二侧边相转动连接,其一端伸出于第二侧板一侧,卡装端伸出于第二侧板的另一侧,旋转端的直径大于卡装端的直径,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安装于卡装端,并左右对称分布。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本体还包括顶板、底板和支撑组件,顶板与第一方框相固定连接,底板与内杆的底端相固定连接,顶板位于底板上方,支撑组件固定安装于底板下方。顶板用于放置和支撑机器设备,底板用于安装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对机架本体和升降架进行支撑。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支脚,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支柱和底板下方,支脚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下方。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为直角三角形,安装板的板体设有支脚安装位、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一加强柱,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分别与板体的两条直角边相平行,支脚安装位位于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垂直相交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分别与板体的外边缘之间存在凹槽,第一加强柱位于凹槽内,并与凹槽的侧壁相一体注塑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的板体还设有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第二加强柱和加强翼板,第三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注塑连接,第四加强筋与第三加强筋相垂直连接,第二加强柱位于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相交处,加强翼板与板体相垂直,其一侧与第二加强柱相注塑连接,另一侧与相邻的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相交处连接。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的安装第二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的高度升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的安装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的第二侧板、安装插件、顶升框的截面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参考图1~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包括机架本体1、升降架2、第二侧板3、安装插件4和固定插件5。
[0023]机架本体1包括第一方框11、支柱12、第一侧板13、顶板14、底板15和支撑组件16。支柱12设有外套筒121、内杆122、弹簧123和限位块124。第一方框11位于外套筒121上方,并与外套筒121的顶端相固定连接。弹簧123安装于外套筒121内,内杆122的一端深入外套筒121内,弹簧123的一端与外套筒121的顶端相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于内杆122上。外套筒121上设有外限位孔125,内杆122设有内限位孔126,限位块124依次穿过外限位孔125和内限位孔126,并将外套筒121与内杆122相卡接。第一侧板13位于第一方框11下方,并与外套筒121相固定连接。顶板14与第一方框11相固定连接,底板15与内杆122的底端相固定连接。顶板14位于底板15上方。
[0024]支撑组件16包括安装板161和支脚162,安装板161固定安装于内杆122和底板15下方。安装板161为直角三角形,安装板161的板体设有支脚安装位163、第一加强筋164、第二加强筋165、第一加强柱166、第三加强筋167、第四加强筋168、第二加强柱169和加强翼板170。支脚安装位163位于第一加强筋164与第二加强筋165垂直相交处。支脚162固定安装于支脚安装位163。第一加强筋164和第二加强筋165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本体和升降架,所述机架本体包括第一方框和支柱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方框位于所述支柱上方,所述升降架包括液压油缸、顶升框、支撑杆和容纳柱,所述顶升框位于所述第一方框的外侧,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顶升框的下方,并与其四角相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柱位于所述支柱外侧,并与所述支柱相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伸入所述容纳柱内,所述液压油缸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液压油缸的液压杆与所述顶升框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柱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缓冲层,所述支撑杆插入所述缓冲层内,并与所述缓冲层相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顶升框、所述第一方框可拆卸连接,所述机架本体还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支柱相连接,所述支柱设有外套筒、内杆、弹簧和限位块,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内杆的一端深入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套筒的顶端相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内杆上,所述限位块依次与所述外套筒和内杆相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插件和固定插件,所述安装插件嵌装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顶端,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插件嵌装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底端,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转动连接,所述顶升框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方框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插件一一对应可拆卸地卡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所述固定插件一一对应可拆卸地卡装于所述固定孔内,并与所述固定孔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固定孔的形状相同,均为长孔,所述安装插件与所述固定插件的结构相同,所述安装插件包括中心旋柱、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所述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分别位于中心旋柱的两侧,并均与所述中心旋柱相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旋柱穿过所述第二侧板,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均位于所述第二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鹏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莞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