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32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电子烟雾化器包括雾化芯组件,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发热模块,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顶面,所述发热模块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雾化芯顶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发热元件安装在雾化芯顶面上,即发热元件靠近吸嘴机构一侧的顶面,相比当前行业内的现有技术方案,设置在雾化芯顶面的发热元件远离了电子烟雾化器底部的进气孔位置,有效降低了高温雾化后的烟雾从进气孔返流的隐患。降低了高温雾化后的烟雾从进气孔返流的隐患。降低了高温雾化后的烟雾从进气孔返流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雾化器是一种采用电阻加热方式,将液态烟油高温雾化成烟雾,再通过特殊的烟气通道送入到消费者口中,以代替传统烟草,让消费者体验到吸食乐趣的一种装置。通常的电子烟雾化器基本结构是吸嘴、油杯、密封件、雾化芯、支架、底座等组成。
[0003]现有电子烟雾化器的发热元件都是设置在雾化芯靠近电子烟电池组件一侧的底部位置,离雾化器底部的进气孔较近,当烟油高温雾化为烟雾时,极易从进气孔泄漏烟雾,同时,设置在雾化芯底部的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烟雾需要绕过雾化芯,再从雾化芯的侧面进入到可供消费者吸食的烟雾通道中,很难避免会有少量烟雾残留并逐渐聚集为冷凝液,最终形成漏油不良,影响了用户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对电子烟陶瓷雾化芯的发热元件优化设计,改为消费者提供体验更好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储油杯、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发热模块,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顶面,所述雾化芯顶面朝向电子烟雾化器的吸嘴机构,所述发热模块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安装在所述雾化芯顶面上;所述雾化芯组件安装于所述储油杯内,所述储油杯设有吸嘴机构,所述储油杯内部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油杯烟道管,所述油杯烟道管内部设有油杯烟雾通道,所述油杯烟雾通道一端对应所述吸嘴机构,所述油杯烟雾通道另一端对应所述发热元件形成烟雾通道,所述雾化芯顶面朝向所述吸嘴机构。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模块包括电极触点,所述电极触点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模块包括电性连接片、导电线路,所述电性连接片安装在所述雾化芯顶面上,所述电性连接片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所述导电线路一端与所述电性连接片相连,所述导电线路另一端与所述电极触点相连。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性连接片为两个,所述导电线路为两个,所述电极触点为两个,所述发热元件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性连接片相连,所述发热元件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电性连接片相连,两个所述导电线路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性连接片相连,两个所述导电线路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触点相连。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芯底面,所述电极触点位于所述雾化芯侧面、或者所述电极触点位于雾化芯底面下方。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嘴机构为烟雾吸嘴,所述油杯烟雾通道一端设有出烟孔,所述出烟孔与所述烟雾吸嘴位置对应。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杯烟雾通道一端设有出烟孔,所述出烟孔
设于所述储油杯顶部,位于所述储油杯顶部的所述出烟孔构成所述吸嘴机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储油杯的油杯密封件,所述油杯密封件设有烟雾通道孔、烟油通道孔,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油杯密封件下方,所述烟油通道孔对准所述雾化芯或所述发热元件,所述油杯烟雾通道通过烟雾通道孔与所述发热元件上方的空间连通构成烟雾通道。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杯烟雾通道通过烟雾通道孔与所述发热元件上方的空间连通构成的烟雾通道呈一条直线。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电极针,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储油杯底部,所述底座设有进气孔,所述电极针与所述电极触点接触。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电子烟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支架,所述雾化芯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雾化芯安装在所述雾化芯支架上。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雾吸嘴内部填充有具有味道的添加剂,所述烟雾吸嘴与所述储油杯为可拆式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发热元件安装在雾化芯顶面上,即发热元件靠近吸嘴机构一侧的顶面,这样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相比当前行业内的现有技术方案,设置在雾化芯顶面的发热元件远离了电子烟雾化器底部的进气孔位置,有效降低了高温雾化后的烟雾从进气孔返流的隐患;二是发热元件设置在雾化芯顶面,同时叠加配合消费者向上吸食的动作,可大大提升雾化效率,并有效缩短雾化芯发热区域到消费者口中的距离,使雾化后的烟雾无需绕道即可直接进入方便消费者吸食的烟雾通道,进而减少了烟雾残留,降低了因烟雾残留而形成的冷凝液隐患,同时也确保了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吸食到了雾化所产生的烟雾,让消费者体验更舒适的吸食感觉。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电子烟雾化器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电子烟雾化器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油杯密封件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油杯密封件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雾化芯组件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雾化芯组件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5、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130、发热模块,所述雾化芯130包括雾化芯顶面133,所述雾化芯顶面133朝向电子烟雾化器的吸嘴机构,所述发热模块包括发热元件131,所述发热元件131安装在所述雾化芯顶面133上。
[0024]本技术将发热元件131安装在雾化芯顶面133上,即发热元件131 靠近吸嘴机构一侧的顶面,这样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相比当前行业内的现有技术方案,设置在雾化芯顶面133的发热元件131远离了电子烟雾化器底部的进气孔151位置,有效降低了高温雾化后的烟雾从进气孔151 返流的隐患;二是发热元件131设置在雾化芯顶面133,同时叠加
配合消费者向上吸食的动作,可大大提升雾化效率,并有效缩短雾化芯发热区域到消费者口中的距离,使雾化后的烟雾无需绕道即可直接进入方便消费者吸食的烟雾通道,进而减少了烟雾残留,降低了因烟雾残留而形成的冷凝液隐患,同时也确保了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吸食到了雾化所产生的烟雾,让消费者体验更舒适的吸食感觉。
[0025]所述发热模块包括电极触点134,所述电极触点134与所述发热元件 131相连。
[0026]所述发热模块包括电性连接片135、导电线路132,所述电性连接片 135安装在所述雾化芯顶面133上,所述电性连接片135与所述发热元件 131相连,所述导电线路132一端与所述电性连接片135相连,所述导电线路132另一端与所述电极触点134相连。
[0027]进一步的,所述电性连接片135为两个,所述导电线路132为两个,所述电极触点134为两个,所述发热元件131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性连接片135相连,所述发热元件131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电性连接片135 相连,两个所述导电线路132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性连接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杯(110)、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130)、发热模块,所述雾化芯(130)包括雾化芯顶面(133),所述发热模块包括发热元件(131),所述发热元件(131)安装在所述雾化芯顶面(133)上;所述雾化芯组件安装于所述储油杯(110)内,所述储油杯(110)设有吸嘴机构,所述储油杯(110)内部设有储油腔(112),所述储油腔(112)内设有油杯烟道管(113),所述油杯烟道管(113)内部设有油杯烟雾通道(114),所述油杯烟雾通道(114)一端对应所述吸嘴机构,所述油杯烟雾通道(114)另一端对应所述发热元件(131)形成烟雾通道,所述雾化芯顶面(133)朝向所述吸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块包括电极触点(134),所述电极触点(134)与所述发热元件(13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块包括电性连接片(135)、导电线路(132),所述电性连接片(135)安装在所述雾化芯顶面(133)上,所述电性连接片(135)与所述发热元件(131)相连,所述导电线路(132)一端与所述电性连接片(135)相连,所述导电线路(132)另一端与所述电极触点(134)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连接片(135)为两个,所述导电线路(132)为两个,所述电极触点(134)为两个,所述发热元件(131)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电性连接片(135)相连,所述发热元件(131)另一端与其中另一个所述电性连接片(135)相连,两个所述导电线路(132)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性连接片(135)相连,两个所述导电线路(132)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极触点(134)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130)包括雾化芯底面(136),所述电极触点(134)位于所述雾化芯(130)侧面、或者所述电极触点(134)位于雾化芯底面(136)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机构为烟雾吸嘴(170),所述油杯烟雾通道(114)一端设有出烟孔(111),所述出烟孔(111)与所述烟雾吸嘴(170)位置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烟雾通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彪夏友银
申请(专利权)人:东江精创注塑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