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娇专利>正文

一种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21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包括双鼻导管本体、设置于双鼻导管本体上的吸氧部,以及与双鼻导管本体两端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双鼻导管本体上具有断裂处,其将双鼻导管本体分隔为两部,所述双鼻导管本体上,且对应该断裂处设置有衔接件,该衔接件将双鼻导管本体以可拼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的双鼻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因患者鼻腔周围的营养管等其他管路较多,而影响双鼻导管正常固定、使用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了传统的双鼻导管,其长度有限,不便于调节,影响患者生活自理的问题。者生活自理的问题。者生活自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耗材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

技术介绍

[0002]氧疗作为数十年来最常用的可直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过程中运用广泛。
[0003]其中鼻导管吸氧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吸氧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单鼻导管和双鼻导管吸氧,然而在临床过程中,双鼻导管的使用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双鼻导管已然无法满足目前本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双鼻导管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具体说明:
[0004]1、经鼻同时安置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鼻胆管的患者需要氧疗治疗时,此情况下管道多而杂,固定位置局限,临床上常用双鼻导管吸氧,然此时的双鼻导管其周围已被其他管路所影响,对双鼻导管的正常使用产生阻碍,吸氧管不能有效的放置在鼻腔内;
[0005]2、氧气管长度有限,患者翻身、活动受限。
[0006]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吸氧管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双鼻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因患者鼻腔周围的营养管等其他管路较多,而影响双鼻导管正常固定、使用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了传统的双鼻导管,其长度有限,不便于调节,影响患者生活自理的问题。
[0008]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包括双鼻导管本体、设置于双鼻导管本体上的吸氧部,以及与双鼻导管本体两端相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双鼻导管本体上具有断裂处,其将双鼻导管本体分隔为两部,所述双鼻导管本体上,且对应该断裂处设置有衔接件,该衔接件将双鼻导管本体以可拼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
[0010]所述连接管连通有伸缩部。
[0011]进一步,所述衔接件包括两块拼接部,所述拼接部为半圆柱状,且该拼接部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槽状的沉孔,当两块所述拼接部内侧相对时,构成一个管状结构,其用于对双鼻导管本体的断裂处进行包裹。
[0012]进一步,所述沉孔的内侧设置有加压凸块,所述双鼻导管本体上配置有与加压凸块相适配的凹陷部。
[0013]进一步,所述拼接部的外部套设有弹性件。
[0014]进一步,所述双鼻导管本体上,且对应吸氧部的两端设置有柔性部,且该柔性部背
离双鼻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束紧绳,所述柔性部的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与束紧绳相适配的通孔。
[0015]进一步,所述束紧绳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束紧绳上螺纹连接有螺帽,且通孔的内径小于该螺帽的横截面直径。
[0016]进一步,所述柔性部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卡板;
[0017]该吸氧管还包括放置于患者耳廓外部的环绕部,且该环绕部呈弧形状,所述环绕部的外侧壁圆周方向开设有滑槽,且该滑槽内部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板相适配的限位槽。
[0018]进一步,所述环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挂环和卡勾。
[0019]进一步,所述环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魔术贴刺面和魔术贴粘面。
[0020]进一步,所述环绕部为硅胶材质制作而成。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该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通过将双鼻导管本体分隔为两部,并以衔接件将分为两节的双鼻导管进行连接,当需对鼻腔内已经插入多根导管的患者进行供氧时,可先将双鼻导管本体呈分裂状,使其成为两节,以便于双鼻导管本体自由的绕开其他导管,避免了其他导管对双鼻导管本体造成使用阻碍,随后再经由衔接件对双鼻导管本体的断裂处进行衔接包裹,本申请技术方案可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将双鼻导管本体以断裂两节的方式,自由的绕开其他导管,避免出现导管杂乱无章,而导致双鼻导管本体出现打结、缠绕或固定不便的情况。
[0023]2、该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其通过在连接管连通有伸缩部,其可根据需要,选择性的经由伸缩部调节吸氧管的整体长度,从而解决了传统氧气管长度有限,且不可调节,限制患者自理能力的问题。
[0024]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的双鼻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因患者鼻腔周围的营养管等其他管路较多,而影响双鼻导管正常固定、使用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决了传统的双鼻导管,其长度有限,不便于调节,影响患者生活自理的问题。
[0025]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双鼻导管本体断裂状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衔接件工作状态局部剖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衔接件工作状态局部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双鼻导管本体断裂处局部立体示意图I;
[0031]图6为本技术的双鼻导管本体断裂处局部立体示意图I I;
[0032]图7为本技术的两块衔接件拼接状态示意图;
[0033]图8为本技术的衔接件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4]图9为本技术的柔性部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技术的柔性部及束紧绳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6]图11为本技术的伸缩部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7]图12为本技术安装有卡板的柔性部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8]图13为本技术安装有挂环及挂钩的环绕部局部立体示意图I;
[0039]图14为本技术安装有挂环及挂钩的环绕部局部立体示意图I I;
[0040]图15为本技术安装有魔术贴刺面的环绕部局部立体示意图。
[0041]图中:1、双鼻导管本体;2、吸氧部;3、连接管;4、衔接件;401、拼接部; 5、伸缩部;6、加压凸块;7、凹陷部;8、弹性件;9、柔性部;10、束紧绳;11、通孔;12、螺帽;13、卡板;14、环绕部;15、滑槽;16、限位槽;17、挂环;18、卡勾;19、魔术贴刺面;20、魔术贴粘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包括双鼻导管本体(1)、设置于双鼻导管本体(1)上的吸氧部(2),以及与双鼻导管本体(1)两端相连通的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鼻导管本体(1)上具有断裂处,其将双鼻导管本体(1)分隔为两部,所述双鼻导管本体(1)上,且对应该断裂处设置有衔接件(4),该衔接件(4)将双鼻导管本体(1)以可拼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管(3)连通有伸缩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件(4)包括两块拼接部(401),所述拼接部为半圆柱状,且该拼接部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槽状的沉孔,当两块所述拼接部内侧相对时,构成一个管状结构,其用于对双鼻导管本体(1)的断裂处进行包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的内侧设置有加压凸块(6),所述双鼻导管本体(1)上配置有与加压凸块(6)相适配的凹陷部(7)。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部的外部套设有弹性件(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科用便捷式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鼻导管本体(1)上,且对应吸氧部(2)的两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娇
申请(专利权)人:余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