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还田后种植番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9745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后种植番茄的方法,属于蔬菜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还田后土壤处理、追肥管理、二氧化碳补充。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番茄的方法可以降低番茄的脐腐病发病率,收获的番茄中脐腐病发病率为1.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还田后种植番茄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后种植番茄的方法,属于蔬菜栽培


技术介绍

[0002]秸秆还田的方式大致分为五种: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就是将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然后直接翻压于土壤中,是最简单直接且有效的还田方法。
[0003]番茄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且受众广泛的蔬菜,市场需求量高,但是由于设施栽培管理技术落后,农户们在设施施肥中长期偏施甚至重施氮肥,加上连作,造成土壤环境的恶化,氮磷钾比例失调,设施内土壤盐分浓度逐年增加,盐渍化严重。
[0004]人体中80%的硝酸盐来自于蔬菜,土壤盐分积累后,番茄作物出现生理性干旱,即根系周围的渗透压升高,根系吸收能力受阻,番茄中会聚集过量的硝酸根,番茄果实中硝酸盐过多,在人体内经过微生物作用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会使人体受到严重损害。
[0005]研究表明,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后,秸秆会使土壤中的硝酸盐通过代谢途径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铵,最后被用于生成蛋白质,使种植出的番茄硝酸盐含量降低。
[0006]但是秸秆在粉碎翻压还田后,腐烂的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养分失衡,有机质在发酵的过程中对于碳氮比有一定的要求,秸秆的含碳量比较高,在腐烂的过程中就要消耗土壤中的一些氮元素,如果按照往常的管理,会造成氮元素的失衡,进行番茄种植后,前期还是需要增加氮肥的用量,同时,秸秆碎片过大会使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水分易发生流失,精细粉碎或者增加肥料使用量,农民的种植成本并未下降,而且连作后,收获的番茄果实质量不佳,易发生自毒现象,第二年的产量明显下降,同时脐腐病发病率较高。
[0007]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可以降低番茄中硝酸盐的含量,但是前期需要氮肥量多,灌溉用水多,连作后,易发生自毒现象,第二年的产量明显下降,同时脐腐病发病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通过还田后土壤处理,追肥后的二氧化碳补充,进行番茄的种植,实现在连作后,降低番茄的自毒现象,缓解产量的下降现象,同时降低脐腐病的发病率。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还田后种植番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还田后土壤处理、追肥管理、二氧化碳补充。
[0010]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还田后土壤处理的方法为,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后,将地表45

55cm深的还田后土壤进行翻土,并与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进行混合,每亩的还田后土壤混合4.0

4.5m3的
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混合后重新回填,回填后4

6天后对番茄苗进行移栽;所述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活化膨胀、磷酸盐处理;所述活化膨胀的方法为,将45

55kg的蛭石、1.5

2.5kg的碳酸钠混合均匀,投入研磨机,研磨至全部通过400

60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投入煅烧炉,在505

515℃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时间为150

170min,煅烧后得到活化膨胀蛭石颗粒;所述磷酸盐处理的方法为,将1.3

1.7kg的活化膨胀蛭石颗粒、4.5

5.5kg的柠檬酸溶液混合,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4.5

5.5h,搅拌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柠檬酸处理膨胀蛭石,然后将1.3

1.7kg的柠檬酸处理膨胀蛭石、10

15kg的磷酸盐处理液混合,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9

12h,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所述柠檬酸溶液的pH为4.6

4.8;所述磷酸盐处理液中,六偏磷酸钠的浓度为0.03

0.06g/L,三聚磷酸钠的浓度为0.05

0.07g/L,其余为去离子水。
[0011]所述追肥管理的方法为,在还田后土壤处理之后,将番茄苗移栽至设施并定植,番茄的开花期开始时,对番茄进行追肥,追肥的量为每亩追施氮元素13.2

13.8kg,每亩追施磷元素6.1

6.5kg,每亩追施钾元素10.2

10.9kg。
[0012]所述二氧化碳补充的步骤包括一阶段补气、二阶段补气;所述一阶段补气的方法为,追肥后的第4

6天开始,对设施内进行二氧化碳补充,补充的时间点为每天的13:00

14:00,使用稀硫酸和碳酸氢铵进行发气,将二氧化碳含量补充至1050

1150ppm,到达浓度后,停止发气,连续补充5天;所述二阶段补气的方法为,在番茄果实膨大期开始时,对设施内进行二氧化碳补充,补充的时间点为每天的12:30

13:30,使用稀硫酸和碳酸氢铵进行发气,将二氧化碳含量补充至1200

1300ppm,到达浓度后,停止发气,连续补充7天。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种植番茄的方法可以降低番茄中硝酸盐的含量,收获的番茄中硝酸盐含量为115.6

120.4 mg/kg;本专利技术种植番茄的方法可以降低番茄的脐腐病发病率,收获的番茄中脐腐病发病率为1.45

1.77%;本专利技术种植番茄的方法可以缓解由于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后,连作产生的自毒现象,产量不发生明显降低,番茄第一年的亩产量为7208

7310kg,番茄第二年的亩产量为7155

7206kg,番茄第三年的亩产量为7098

7168kg;本专利技术种植番茄的方法可以降低番茄空室现象的发生,收获的番茄中空室率为0.68

1.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1)还田后土壤处理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后,将地表50cm深的还田后土壤进行翻土,并与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进行混合,每亩的还田后土壤混合4.2m3的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混合后重新回填,回填后5天后对番茄苗进行移栽;
所述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a、活化膨胀将50kg的蛭石、2kg的碳酸钠混合均匀,投入研磨机,研磨至全部通过50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投入煅烧炉,在510℃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时间为160min,煅烧后得到活化膨胀蛭石颗粒;b、磷酸盐处理将1.5kg的活化膨胀蛭石颗粒、5kg的柠檬酸溶液混合,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h,搅拌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柠檬酸处理膨胀蛭石,然后将1.5kg的柠檬酸处理膨胀蛭石、12kg的磷酸盐处理液混合,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0h,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磷酸盐处理蛭石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还田后种植番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还田后土壤处理、追肥管理、二氧化碳补充;所述还田后土壤处理的方法为,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后,将地表45

55cm深的还田后土壤进行翻土,并与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进行混合,每亩的还田后土壤混合4.0

4.5m3的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混合后重新回填,回填后4

6天后对番茄苗进行移栽;所述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活化膨胀、磷酸盐处理;所述活化膨胀的方法为,将45

55kg的蛭石、1.5

2.5kg的碳酸钠混合均匀,进行研磨,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投入煅烧炉,在505

515℃下进行煅烧,煅烧的时间为150

170min,煅烧后得到活化膨胀蛭石颗粒;所述磷酸盐处理的方法为,将1.3

1.7kg的活化膨胀蛭石颗粒、4.5

5.5kg的柠檬酸溶液混合,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4.5

5.5h,搅拌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柠檬酸处理膨胀蛭石,然后将1.3

1.7kg的柠檬酸处理膨胀蛭石、10

15kg的磷酸盐处理液混合,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9

12h,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磷酸盐处理蛭石颗粒;所述追肥管理的方法为,在还田后土壤处理之后,将番茄苗移栽至设施并定植,番茄的开花期开始时,对番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素波徐友信林桂玉胡莹莹胡永军张传伟李衍素张荣焕魏宏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科技学院山东七彩庄园蔬菜食品基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