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3251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涉及斜坡及排水沟的改进,避免了平畦栽培中雨后栽培面积水、通风性差诱发的湿度大问题,减轻了雨涝后的草莓根系窒息受损,降低了发病率;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有效满足草莓植株生长需水的同时,通过在子苗区两条滴灌带中间增加一条微喷带措施,不仅满足供水的均匀性,同时可满足田间防护、叶面肥补充及极端干热天气的降温保护等功效,减弱幼苗免收外界高温的影响,节约了人力劳作。节约了人力劳作。节约了人力劳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草莓种苗繁育期,炭疽病是最主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炭疽病菌侵染最适气温为28

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特别是连续阴雨后,生长密度大、植株幼嫩及通风透光差的苗地发病严重,可在短时期内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幼苗感染炭疽病害后又通过种苗调运,造成广泛扩散,严重影响幼苗定植后的成活率,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草莓连作地,给培育壮苗带来了严重障碍,是继草莓白粉病和灰霉病又一个严重制约中国草莓产业发展病害。因此,为了避免草莓种苗的这种病害,需要开发针对草莓的防病害的育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育苗方法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该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草莓种苗发病率,还为种苗生长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该方法包括整地、栽种及田间管理,关键点是,所述的整地为在草莓母苗播种行两侧设置斜坡,斜坡为草莓子苗生长区域,斜坡底部设置排水沟;所述的田间管理包括针对草莓母苗播种行设置的第一灌溉单元,以及针对草莓子苗生长区域设置的第二灌溉单元。
[0006]所述的斜坡与地面夹角为5

10度。
[0007]所述的斜坡与地面夹角为8度。
>[0008]所述的草莓母苗播种行位于平畦区域,平畦区域两侧外部为斜坡,平畦区域的宽度为20

40cm,斜坡的水平宽度为80

120cm。
[0009]所述的平畦区域的宽度为30cm,斜坡的水平宽度为100cm。
[0010]所述的排水沟宽度为20

40cm,深度为20

30cm。
[0011]所述的排水沟宽度为25cm,深度为25cm。
[0012]所述的第一灌溉单元为滴灌单元;草莓子苗生长区域中草莓子苗呈现间隔分布的生长行,所述的第二灌溉单元包括按照生长行相间设置的微喷单元和滴灌单元。
[0013]本专利技术的创新思维在于,将平畦栽种变更为斜坡栽种,对于草莓这种地上果实品类的植株,是区别于地下果实品类如薯类的垄上种植的,薯类的垄上种植是为了给果实提供较好的生长空间,而本专利技术中草莓的这种种植方式是为了在7

8月高温自然气候条件下增加田间植株群体间透气性从而降低雨季田间土壤湿度,优化植株抗病菌生长环境。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中斜坡、排水沟的结构设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平畦栽培雨后栽培面积水、通风性差诱发的湿度大问题,减轻了雨涝后的草莓根系窒息受损情况,降低了发病率;
[0016]2)、在有效满足草莓植株生长需水的同时,通过在草莓子苗两条生长行分布中的相邻滴灌单元之间增加一条微喷单元,不仅满足供水的均匀性,同时可满足田间防护、叶面肥补充及极端干热天气的降温保护等功效,减弱幼苗免受外界高温的影响,节约了人力劳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草莓育种的示意图。
[0018]图2是坡面状态下灌溉湿润区域截面示意图。
[0019]图3是无坡面和有坡面的湿润锋坐标系示意图。
[0020]附图中,1、草莓母苗,2、斜坡,3、草莓子苗,4、排水沟,5、平畦区域,6、滴灌单元,7、微喷单元,8、坡面上垂直于滴灌带滴灌点向下湿润锋距离,9、坡面上垂直于滴灌带滴灌点向上湿润锋距离,10、滴灌点与最远湿润锋直线距离,11、滴灌点,12、滴灌点与最远湿润锋垂直距离,13、坡面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该方法包括整地、栽种及田间管理,所述的整地为在草莓母苗1播种行两侧设置斜坡2,斜坡2为草莓子苗3生长区域,斜坡2底部设置排水沟4;所述的田间管理包括针对草莓母苗1播种行设置的第一灌溉单元,以及针对草莓子苗3生长区域设置的第二灌溉单元。
[0022]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首先,先进行移栽区域的整地,草莓母苗1播种行位于平畦区域5,平畦区域5两侧外部为斜坡2,平畦区域5的宽度为30cm,斜坡2的水平宽度为100cm;所述的排水沟4宽度为25cm,深度为25cm。
[0023]降雨后,水沿着斜坡向下流至排水沟内,避免了草莓母苗和草莓子苗栽种区域的积水,同时,斜坡的设置为草莓提供了立体栽种区域,提供了通风条件;
[0024]斜坡2与地面夹角为8度,该角度的设置,能够结合透气性、土表径流、土壤流失、土壤蓄水能力以及通风性等方面的平衡;
[0025]第一灌溉单元为滴灌单元6;草莓子苗3生长区域中草莓子苗3呈现呈现间隔分布的生长行,所述的第二灌溉单元包括按照生长行相间设置的微喷单元7和滴灌单元6,即为一行滴灌一行微喷的间隔分布形式,这样不仅满足供水的均匀性,同时可满足田间防护、叶面肥补充及极端干热天气的降温保护等功效,减弱幼苗免受外界高温的影响,节约了人力劳作。
[0026]为验证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优越性,从不同坡度选择的影响、不同角度坡面育苗对田间病害的影响以及斜坡育苗与平地育苗雨后田间存水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试验。
[0027]一、最佳坡度角的选取:
[0028]灌溉均匀度是支撑作物正常生长的基础,因此本试验中坡度角合理设定依据是研究出灌溉锋面偏移值不显著的栽培坡度范围。
[0029]预设斜坡坡度φ分别为0
°
、5
°
、10
°
、15
°
、20
°
,其中0
°
为对照组,其余为试验组,斜坡的水平宽度为100cm,根据直角三角形正切和余弦公式,坡度为φ的斜坡垂直高度为
100cm
×
tanφ,坡面长度为100cm/cosφ,因此,5
°
、10
°
、15
°
、20
°
坡面对应的斜坡垂直高度分别为8.75cm、17.63cm、26.79cm以及36.39cm,坡面长度分别为100.38cm、101.54cm、103.53cm以及106.43cm。
[0030]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土坡成型,进行滴灌试验,每个坡面放置两条滴灌带,滴灌带的位置分别放在坡面5等分点的第2和第4等分点,各个试验组的坡面同时开始滴灌,滴灌完毕后,从垂直于滴灌带方向滴灌点对坡面进行截面的横切,如图1所示,测量距离滴灌点最远湿润锋距离和垂直距离、坡面上垂直于滴灌带滴灌点向上湿润锋距离和向下湿润锋距离。
[0031]单个滴灌点滴水共2323.30ml,根据滴灌后湿润锋切面形状及各数据的分析,以及参考文献“[1]王秉谦.滴灌土壤湿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该方法包括整地、栽种及田间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地为在草莓母苗(1)播种行两侧设置斜坡(2),斜坡(2)为草莓子苗(3)生长区域,斜坡(2)底部设置排水沟(4);所述的田间管理包括针对草莓母苗(1)播种行设置的第一灌溉单元,以及针对草莓子苗(3)生长区域设置的第二灌溉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坡(2)与地面夹角为5

1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坡(2)与地面夹角为8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露地草莓小斜坡育苗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草莓母苗(1)播种行位于平畦区域(5),平畦区域(5)两侧外部为斜坡(2),平畦区域(5)的宽度为20

4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建华王子凡齐连芬李燕王丹丹张庆银田东良耿晓彬侯瑞锋刘琼白玲梁云凯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普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