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山竹幼苗成活率的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367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株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山竹幼苗成活率的繁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山竹种子选种技术;(2)山竹催芽技术;(3)山竹芽苗移袋技术;(4)山竹芽苗管理技术;(5)山竹袋苗移栽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繁育方法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山竹子幼苗移植成活率,比常规移苗及移栽成活率提高40%以上。高4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山竹幼苗成活率的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株培育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山竹幼苗成活率的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莽吉柿(学名:Garcinia mangostana L.),俗称山竹,或山竺、山竺子、倒捻子。山竹原产于马来西亚群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非洲、西印度群岛、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等热带地区,东南亚地区主要种植的国家有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国,其中泰国种植面积最大,2004 年达到69000hm2(约103万亩),由于山竹种植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市面上的山竹多数是靠进口。而进口山竹果由于需要长途运输,通常选择在山竹果未充分成熟时就采摘,再加之长途运输,严重影响山竹果实品质。
[0003]国产山竹产业发展规模不大,现有的山竹产业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导致山竹产业发展受限,其中山竹子幼苗成活率低是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山竹幼苗成活率的繁育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大幅度提高山竹幼苗的繁殖效率;大幅度提高山竹幼苗移栽的成活率;操作方法简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繁育方法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山竹子幼苗繁育成活率,比常规移苗及移栽成活率提高 40%以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山竹幼苗成活率的繁育方法,所述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山竹种子选种技术;
[0008](2)山竹催芽技术;
[0009](3)山竹芽苗移袋技术;
[0010](4)山竹芽苗管理技术;
[0011](5)山竹袋苗移栽技术。
[0012]优选的,所述山竹种子选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13]于树上选取山竹充分成熟的果实,采收果实后获取山竹种子;
[0014]所述选取果实的时间为7~9月份。
[0015]优选的,所述催芽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16]浸泡种子浸泡10h后去除果肉纤维,使用清水搓洗种子2~3次后,将山竹种子置于在育苗盘中进行催芽;待种子出芽后进行移袋,培育袋装苗;
[0017]所述育苗盘中填有育苗基质;
[0018]所述育苗环境的遮荫度为85%,湿度为80%~90%,育苗盘中的基质含水量保持70%~80%。
[0019]优选的,所述去除果肉纤维时使用细沙或者纱布轻轻揉搓洗。
[0020]优选的,所述山竹芽苗移袋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21]待山竹种子出芽至芽苗2叶1心时,将山竹幼苗移入育苗袋培育袋苗;
[0022]所述将山竹幼苗移入育苗袋的时间为催芽后的30~40d。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育苗袋底放入平的瓦片,减弱主根往下生长的速度,促进侧根生长,育苗盘的把仔苗和基质一起小心移入育苗袋,主要防止育苗盘里的基质散开,以免影响移栽成活率,每袋1苗。雨天要注意排水,以免水渍烂种。
[0024]优选的,所述育苗袋的深度为20cm~30cm,直径为10cm~15cm,填有基质;
[0025]所述基质的组分包括:红壤土或表土、椰糠和腐熟羊粪,所述红壤土或表土、椰糠和腐熟羊粪的体积比为3:1:1。
[0026]优选的,所述山竹芽苗管理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27]将移苗袋置于遮荫度为85%、湿度为80%~90%的荫棚里培育,移苗袋的基质保持湿润含水量70%~80%;
[0028]晴天时,每天淋水1次;所述淋水的时间为早上或傍晚,所述临水的的程度为土壤湿润即可;
[0029]当移栽后第1对真叶颜色和面积稳定后加强水肥管理。
[0030]优选的,所述水肥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0031]所述施肥的施用频率为每1次/7~10d;
[0032]所述施肥时使用三元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5:15:15,所述三元复合肥的浓度为0.05%~0.1%;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袋苗的培育时间优选为18~24个月。
[0034]优选的,所述山竹袋苗移栽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35]待山竹袋苗长到30~50cm高时,即袋苗培育18~24个月可出圃进行大田移栽,移栽前7~10d停止浇水,适当干旱,使袋中基质更牢固,移栽时将袋苗放入种植穴中间先确定栽植的高度后,用剪刀把育苗袋“+”型剪到底部,并把育苗袋轻轻拿出,防止育苗基质松散,然后回土填满种植穴,禁止边回土边踩压土壤,以免基质或土球散了损伤山竹苗的根系,回土后做树盘,淋透定根水,树盘用地布或稻草覆盖,然后每株山竹苗搭建一个遮阳度75~80%的微型遮阳棚,保持土壤湿润,此处的水肥施用频次优选和上文的水肥管理一致,区别点在于肥料浓度为0.1%~0.2%,待山竹苗长势稳定后再过6个月即可拆除遮阳棚,进行山竹的常规管理;
[0036]所述大田移栽的时间为1~3月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文中涉及使用的试剂或器械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则按照常规实验条件进行,未明确说明有试剂公司说明书的,则按照说明书所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8]实施例
[0039]1、挑选海南五指山和保亭生产的泰国山竹果实,选择饱满的山竹种子,于2020年7月1日进行种子处理。包括对将挑选出的种子浸泡10小时,用细沙或者纱布轻轻揉搓洗去残
留的果肉纤维,然后清水里人工搓洗2

3次后,在育苗盘里催芽,育苗盘填满市场购买育苗专用基质,育苗盘置于遮荫度85%、湿度90%左右的荫棚,保持育苗盘基质湿润,待种子出芽后进行移袋,培育袋装苗。
[0040]2、2020年8月30日~2020年9月8日时,山竹的芽苗达到2叶1心的状态。对山竹幼苗进行移入育苗袋进行培育袋苗的处理。
[0041]培育袋的规格为深和直径30cm*10cm,填满基质,基质配方为红壤土:椰糠:羊粪=3:1:1(羊粪必须是腐熟),移苗时间在同年9月份,育苗袋底放入平的瓦片,减弱主根往下生长的速度,促进侧根生长,育苗盘的把仔苗和基质一起小心移入育苗袋,主要防止育苗盘里的基质散开,以免影响移栽成活率,每袋1苗。移苗袋置于遮荫度85%、湿度90%左右的荫棚里培育,移苗袋基质一直保持湿润,晴天时,每天淋水1次,早上或傍晚淋1次即可,淋至土壤湿润即可。雨天要注意排水,以免水渍烂种,山竹幼苗的第一对真叶由托叶间抽出,新抽出的真叶较小,颜色棕红,最后变绿,叶面积变大,待叶片稳定后加强水肥管理,每7~10d一次水肥,三元复合肥(15:15:15)浓度0.1%左右,勤施薄施,待袋苗长培育时间18~24个月到30~50cm高时可出圃进行移栽大田。
[0042]3、2022年3月10日~2022年4月4日,山竹苗出圃进行大田移栽,大田移栽前7~10d停止浇水,适当干旱,使袋中基质更牢固,移栽时将袋苗放入种植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山竹幼苗成活率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山竹种子选种技术;(2)山竹催芽技术;(3)山竹芽苗移袋技术;(4)山竹芽苗管理技术;(5)山竹袋苗移栽技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竹种子选种技术包括以下步骤:于树上选取山竹充分成熟的果实,采收果实后获取山竹种子;所述选取果实的时间为7~9月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浸泡种子浸泡10h后去除果肉纤维,使用清水搓洗种子2~3次后,将山竹种子置于在育苗盘中进行催芽;待种子出芽后进行移袋,培育袋装苗;所述育苗盘中填有育苗基质;所述育苗环境的遮荫度为85%,湿度为80%~90%,育苗盘中的基质含水量保持70%~8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果肉纤维时使用细沙或者纱布轻轻揉搓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山竹芽苗移袋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待山竹种子出芽至芽苗2叶1心时,将山竹幼苗移入育苗袋培育袋苗;所述将山竹幼苗移入育苗袋的时间为催芽后的30~40d。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袋的深度为20cm~30cm,直径为10cm~15cm,填有基质;所述基质的组分包括:红壤土或表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禧刘咲頔林兴娥丁哲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