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9651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5
本申请涉及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采用连续金属纤维和碳纤维形成经纬交织的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以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表面层,并以碳纤维布和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叠层粘和形成金属/碳/碳复合芯体,得到初始复合板坯体;碳纤维表面层包裹金属/碳/碳复合芯体,金属/碳/碳复合芯体与碳纤维表面层粘合;对初始复合板坯体进行固化、碳化、循环增密和成型加工处理,得到初始复合材料板;对初始复合材料板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涂层处理,得到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本申请有效降低板材电阻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碳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以碳纤维增强碳基体的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热导、高强度和低膨胀系数等优异性能,从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领域和强腐蚀环境领域,如可应用于电解领域,是新一代电解阴极板的潜力材料。然而,相对于金属而言,碳/碳板材的电阻率偏高,大尺寸应用中,易出现明显递减的电流密度梯度,在电解应用中,会影响电解沉积效率,如影响电解锰的沉积效率,因此,需对碳/碳复合材料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导电性能,满足电解阴极板等电学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板材导电性和强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沉积层、碳纤维包覆层和金属/碳/碳复合芯体,所述碳沉积层包覆于所述碳纤维包覆层外部,所述碳纤维包覆层包裹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所述碳纤维包覆层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沉积层、碳纤维包覆层(1)和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所述碳沉积层包覆于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外部,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包裹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与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紧密结合;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包括叠层设置的碳纤维层,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包括叠层设置的芯体碳纤维层(21)和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层(22),所述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层(22)包括经纬交织的连续金属纤维和碳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金属纤维包括连续铜纤维、连续铜合金纤维、连续铝纤维、连续镁纤维和连续钨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金属纤维的直径为0.1

0.5mm,所述碳纤维包括1K

12K根碳纤维单元,所述碳纤维单元的直径为5

7u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沉积层的厚度为15

100um;所述碳纤维包覆层(1)的厚度为0.5

2mm;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的厚度为3

25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密度为1.60

1.80g/cm3。6.一种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的制备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碳/碳复合材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连续金属纤维和碳纤维形成经纬交织的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S2:以碳纤维布形成碳纤维表面层,并以所述碳纤维布和所述金属/碳纤维复合网布叠层粘和形成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得到初始复合板坯体;所述碳纤维表面层包裹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所述金属/碳/碳复合芯体(2)与所述碳纤维表面层粘和;S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俊文陆家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鸿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