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清洁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64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清洁垃圾桶,包括桶体和顶盖,所述桶体内部套设有垃圾袋,且所述顶盖箍设于所述桶体顶部开口处,所述垃圾袋开口压紧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桶体顶侧之间,所述桶体下方设置有底托组件,且所述桶体底端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支撑底托组件的辅助组件;所述桶体顶侧边沿环绕设置有多组容置槽,所述顶盖外侧向下弯折形成围设于所述容置槽外侧的下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桶体顶端开口处的顶盖上设置伸入桶体内底部的底罩,利用跟随顶盖同步抽出的底罩将桶体内泄漏的垃圾向外刮出,从而在取出垃圾袋以清理垃圾时可自动清除垃圾桶内壁泄漏粘附的垃圾,改善人工清理的繁琐性,降低清理难度,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清洁垃圾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垃圾存放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自动清洁垃圾桶。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垃圾桶是存放医疗垃圾的主要储存容器。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垃圾桶为方便收纳垃圾,通常是套袋使用,而垃圾袋容易被尖锐的医疗垃圾扎破,存在垃圾漏出垃圾袋的弊端,后续需要人工拿出泄漏在垃圾袋和垃圾桶之间的垃圾,清洁难度大,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自动清洁垃圾桶,在桶体顶端开口处的顶盖上设置伸入桶体内底部的底罩,利用跟随顶盖同步抽出的底罩将桶体内泄漏的垃圾向外刮出,从而在取出垃圾袋以清理垃圾时可自动清除垃圾桶内壁泄漏粘附的垃圾,改善人工清理的繁琐性,降低清理难度,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清洁垃圾桶,包括桶体和顶盖,所述桶体内部套设有垃圾袋,且所述顶盖箍设于所述桶体顶部开口处,所述垃圾袋开口压紧于所述顶盖与所述桶体顶侧之间,所述桶体下方设置有底托组件,且所述桶体底端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支撑底托组件的辅助组件;
[0007]所述桶体顶侧边沿环绕设置有多组容置槽,所述顶盖外侧向下弯折形成围设于所述容置槽外侧的下沿,该顶盖内侧环绕固定有多组穿过所述容置槽且竖向延伸到所述桶体内部的连杆,多组连杆底端共同连接有顶端开口的圆台状底罩,该底罩顶侧设置有贴紧于所述桶体内壁的刮边环,该刮边环中部设置有滤盘,所述刮边环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滤盘的承托环。
[0008]采用上述自动清洁垃圾桶,需要将桶体内装满垃圾的垃圾袋取出时,向上提拉顶盖以利用连杆牵拉底罩上移,利用底罩配合连杆支撑垃圾袋从桶体内脱出,并通过底罩的刮边环对桶体内壁粘附的杂质进行向上刮除,实现桶体内泄漏垃圾的自动清理动作;在垃圾桶使用过程中,通过垃圾桶内逐渐增多的垃圾自重下压桶体,进而实现辅助组件与底托组件的相对移动,此时活塞在气筒内产生向上的相对滑动,以利用活塞配合延伸管将桶体内壁与垃圾袋之间的空气向气筒内抽吸,进而抽出垃圾袋与桶体内壁的空气,确保垃圾袋吸紧贴附于桶体内壁上,避免顶盖在桶体顶端开口处盖紧后垃圾袋与桶体内壁之间产生气
体鼓包,进而保证垃圾袋的正常装载能力,并利用活塞块顶侧弹簧对气筒以及桶体进行缓冲承托,以在向垃圾桶内投放重物垃圾时提供缓冲,避免重物砸破垃圾桶的桶体底壁。
[0009]作为优选,所述滤盘为中部均布漏孔的圆盘状结构,所述顶盖为硬橡胶材质,且所述顶盖内部底侧与所述桶体外壁相接处相平齐。
[0010]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桶体外壁的固定耳,该固定耳内部设置有气筒,所述气筒为中空圆筒结构,所述气筒底端竖向延伸到所述固定耳下方,且所述气筒底端靠近所述桶体一侧设置有连通该桶体的延伸管。
[0011]作为优选,所述底托组件包括同轴设置于所述桶体下方的触地环,该触地环外圆周侧对应气筒设置有多组L形撑杆,所述撑杆顶端竖向穿入所述气筒底端内侧,且所述撑杆与所述气筒相接处通过橡胶密封圈滑动密封。
[0012]作为优选,所述撑杆顶端固定有活塞块,该活塞块为橡胶圆盘,且所述活塞块与所述气筒组成活塞结构,该活塞块上方设置有抵紧于所述气筒内顶壁的弹簧,所述延伸管外端部伸入所述气筒内部。
[0013]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压缩行程大于所述触地环与所述桶体底侧间距。
[0014]作为优选,所述顶盖顶侧环绕设置有多组防滑槽,所述延伸管轴线高度高于所述刮边环顶侧高度。
[0015]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桶体顶端开口处的顶盖上设置伸入桶体内底部的底罩,利用跟随顶盖同步抽出的底罩将桶体内泄漏的垃圾向外刮出,从而在取出垃圾袋以清理垃圾时可自动清除垃圾桶内壁泄漏粘附的垃圾,改善人工清理的繁琐性,降低清理难度,并在桶体下方设置作为缓冲结构的底托组件,以在向垃圾桶内投放重物垃圾时提供缓冲,避免重物砸破垃圾桶的桶体底壁,以及利用底托组件与桶体的相对滑动过程将桶体与垃圾袋之间的空气抽出,确保垃圾袋贴紧到桶体内壁,改善现有垃圾袋套袋后内侧容易鼓包进而影响盛装能力的弊端,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桶体;101、容置槽;2、垃圾袋;3、顶盖;301、连杆;302、底罩;302a、刮边环;303、承托环;304、滤盘;305、防滑槽;4、底托组件;401、触地环;402、撑杆;403、活塞块;404、弹簧;5、辅助组件;501、固定耳;502、气筒;503、延伸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自动清洁垃圾桶,包括桶体1和顶盖3,桶体1内部套设有垃圾袋2,且顶盖3箍设于桶体1顶部开口处,垃圾袋2开口压紧于顶盖3与桶体1顶侧之间,桶体1下方设置有底托组件4,且桶体1底端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支撑底托组件4的辅助组件5;
[0025]桶体1顶侧边沿环绕设置有多组容置槽101,顶盖3外侧向下弯折形成围设于容置槽101外侧的下沿,该顶盖3内侧环绕固定有多组穿过容置槽101且竖向延伸到桶体1内部的连杆301,垃圾袋2顶侧边沿延伸到连杆301顶侧与顶盖3之间,通过容置槽101容纳连杆301顶端,以确保顶盖3可将垃圾袋2顶侧边沿压紧于桶体1顶侧,多组连杆301底端共同连接有顶端开口的圆台状底罩302,该底罩302顶侧设置有贴紧于桶体1内壁的刮边环302a,该刮边环302a中部设置有滤盘304,刮边环302a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清洁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和顶盖(3),所述桶体(1)内部套设有垃圾袋(2),且所述顶盖(3)箍设于所述桶体(1)顶部开口处,所述垃圾袋(2)开口压紧于所述顶盖(3)与所述桶体(1)顶侧之间,所述桶体(1)下方设置有底托组件(4),且所述桶体(1)底端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支撑底托组件(4)的辅助组件(5);所述桶体(1)顶侧边沿环绕设置有多组容置槽(101),所述顶盖(3)外侧向下弯折形成围设于所述容置槽(101)外侧的下沿,该顶盖(3)内侧环绕固定有多组穿过所述容置槽(101)且竖向延伸到所述桶体(1)内部的连杆(301),多组连杆(301)底端共同连接有顶端开口的圆台状底罩(302),该底罩(302)顶侧设置有贴紧于所述桶体(1)内壁的刮边环(302a),该刮边环(302a)中部设置有滤盘(304),所述刮边环(302a)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滤盘(304)的承托环(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清洁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盘(304)为中部均布漏孔的圆盘状结构,所述顶盖(3)为硬橡胶材质,且所述顶盖(3)内部底侧与所述桶体(1)外壁相接处相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清洁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5)包括固定于所述桶体(1)外壁的固定耳(501),该固定耳(501)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牧青茹艺祖恩厚郭凯高晓乐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