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圆片生产中的检测性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963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圆片生产中的检测性能方法,所述检测性能方法针对压电陶瓷生产的性能抽样,根据样品材质选择采用了空气极化或油极化,包括有的取样、成型、排塑、烧结、瓷磨是压电陶瓷圆片的样品制作,而后清洗、涂银、烘银、渗银、选择极化方式、清洗、测量、静置、二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性能抽样检测方案,保证了检测过程的稳定性与严谨性,提高压电陶瓷的生产效率,有效减少多余劳动量,确保陶瓷的检测数据及时反馈。确保陶瓷的检测数据及时反馈。确保陶瓷的检测数据及时反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圆片生产中的检测性能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电陶瓷检测及筛选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圆片生产中的检测性能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中随机抽取一小部分样品单位进行检验,然后根据不合格品的多少或质量特性,按照一定规则对产品批的质量状况作出判断,称为抽样检验。在压电陶瓷生产中,需要对完成喷雾造粒后的部分浆料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检测,如最后测试结果误差在规定范围内,则本批次的原料符合生产要求。
[0003]现有的检测流程过于繁琐,无法在生产过程中对其压电陶瓷本体的性能质量进行快速标准检测,通过现有的人工和操作标准对其进行检测进度缓慢效率过低,无法对其陶瓷本体检测后的数据进行快速统计,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圆片生产中的检测性能方法,所述检测性能方法针对压电陶瓷生产的性能抽样,根据样品材质选择采用了空气极化或油极化,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S1:将加工完成的压电陶瓷圆片用超声清洗机洗净,用刷涂银机对压电陶瓷圆片的一面涂银,然后放入烘箱15分钟后取出并冷却,对压电陶瓷圆片的另一面涂银,再次放入烘箱中15分钟后取出;
[0006]步骤S2:将烘银后的压电陶瓷圆片置于渗银窑中渗银6h后取出并冷却,同时根据样品材质为p51情况选择步骤S3的空气极化,或根据样品材质为p81情况选择步骤S4的油极化;
[0007]步骤S3:其中若选择空气极化,则将每个压电陶瓷圆片用工装夹好,并确认是否固定好,夹具未满则用绝缘胶带夹住,待烘箱达到预定160

180摄氏度时,将装置放入烘箱;设置加压20分钟;完成极化后打开烘箱,使用电风扇进行冷却;温度低于50度后可以取出圆片等待检验,后转到步骤S6;
[0008]步骤S4:若选择油极化,则先确认好正负极并进行标记,将每个压电陶瓷圆片用工装夹好,夹具未满则用废旧小圆片抬起夹具,保证圆片浸没在绝缘介质中;关好操作台门后,设置加压时间,缓慢增加电压,观察等待极化;完成极化后用镊子夹出,并把每个圆片摊开放在清洗栏中放置冷却;
[0009]步骤S5:完成油极化的压电陶瓷圆片冷却充分后,使用金属镊子导通圆片两电极进行放电操作,确保放电完成再开始清洗;将圆片连同清洗栏依次放入四个装有汽油的清洗盆中,适当浸泡和摇动;清洗完成后取出清洗栏放置在操作台上,待圆片上沾有的汽油挥发干后取出圆片装好等待检验;
[0010]步骤S6:按照编号将每个压电陶瓷圆片(三片即可)分类置于泡沫盒内;
[0011]步骤S7:使用准静态d
33
测试仪通过抽测每类压电陶瓷圆片的压电常数检查极化是否完全,若存在压电常数偏低的圆片则将该其圆片取出;
[0012]步骤S8:按照工艺要求使用电容测试仪、精密阻抗分析仪、自动元件分析仪等仪器设备测试圆片的性能参数:tanδ(介电损耗)、k
p
(机电耦合系数)、ε
rT3
(自由相对电容率)、N
d
(频率常数)并记录;
[0013]步骤S9:静置三天后再次测量圆片全部参数并记录,若各项参数符合工艺标准则该批次原料符合生产需求。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中的压电陶瓷圆片是根据检测要求和相应的检测仪器设计形状,其制作步骤具体如下:
[0015]步骤a:将经过离心喷雾造粒干燥剂雾化干燥后得到的浆料取出,用手动压机将其压制成直径25mm厚度1.7mm的压电陶瓷圆片;
[0016]步骤b:依次将每个压电陶瓷圆片编号后垒起来层排列好置于垫片上,用茂福炉将圆片加热10h至750℃,保温2h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取出完成排塑;
[0017]步骤c:将每个圆片取出摊开在托盘上,用锆粉均匀地洒在圆片上,然后均匀地垒成几列并盖上陶瓷盖板后置于垫片上;用11型炉将圆片加热5h至1000℃,再加热3h到1330℃或1305℃,保温2h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完成烧结;
[0018]步骤d:瓷磨工磨平面使圆片表面光滑平整,将加工完成的圆片用超声清洗机洗净。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中p81油极化的绝缘介质是指的变压器油120℃以下中温极化的理想介质,同时p81材料极化温度100

110℃。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p51既可空气极化,也可油极化,针对极化电压不高的薄元件p51,空气极化温度为150

200℃,而p51在油极化过程中的绝缘介质必须采用甲基硅油,其极化温度要求高于120℃。油极化过程中p81的加压时间是6min,电压为185kv;而p51的加压时间是10min,电压为150kv。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压电陶瓷圆片生产中的检测性能方法,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出现成品率偏低的可能性,大大保证了压电陶瓷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压电陶瓷圆片生产中的检测性能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一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圆片生产中的检测性能方法,所述检测性能方法针对压电陶瓷生产的性能抽样,同时根据样品材质为p51情况选择空气极化,包括如下步骤:
[0026]步骤S1:将加工完成的压电陶瓷圆片用超声清洗机洗净,用刷涂银机对压电陶瓷
圆片的一面涂银,然后放入烘箱15分钟后取出并冷却,对压电陶瓷圆片的另一面涂银,再次放入烘箱中15分钟后取出;
[0027]步骤S2:将烘银后的压电陶瓷圆片置于渗银窑中渗银6h后取出并冷却;
[0028]步骤S3:其中选择空气极化,则将每个压电陶瓷圆片用工装夹好,并确认是否固定好,夹具未满则用绝缘胶带夹住,待烘箱达到预定180摄氏度时,将装置放入烘箱;设置加压20分钟;完成极化后打开烘箱,使用电风扇进行冷却;温度低于50度后可以取出圆片等待检验;
[0029]步骤S4:按照编号将每个压电陶瓷圆片分类置于泡沫盒内;
[0030]步骤S5:通过抽测每类压电陶瓷圆片的压电常数检查极化是否完全,若存在压电常数偏低的圆片则将该其圆片取出;
[0031]步骤S6:按照工艺要求使用电容测试仪、精密阻抗分析仪、自动元件分析仪等仪器设备测试圆片的性能参数:tanδ(介电损耗)、k
p
(机电耦合系数)、ε
rT3
(自由相对电容率)、N
d
(频率常数)并记录;
[0032]步骤S7:使用准静态d
33
测试仪静置三天后再次测量圆片全部参数并记录,若各项参数符合工艺标准则该批次原料符合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圆片生产中的检测性能方法,所述检测性能方法针对压电陶瓷生产的性能抽样,根据样品材质选择采用了空气极化或油极化,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加工完成的压电陶瓷圆片用超声清洗机洗净,用刷涂银机对压电陶瓷圆片的一面涂银,然后放入烘箱15分钟后取出并冷却,对压电陶瓷圆片的另一面涂银,再次放入烘箱中15分钟后取出;步骤S2:将烘银后的压电陶瓷圆片置于渗银窑中渗银6h后取出并冷却,同时根据样品材质为p51情况选择步骤S3的空气极化,或根据样品材质为p81情况选择步骤S4的油极化;步骤S3:其中若选择空气极化,则将每个压电陶瓷圆片用工装夹好,并确认是否固定好,夹具未满则用绝缘胶带夹住,待烘箱达到预定160

180摄氏度时,将装置放入烘箱;设置加压20分钟;完成极化后打开烘箱,使用电风扇进行冷却;温度低于50度后可以取出圆片等待检验,后转到步骤S6;步骤S4:若选择油极化,则先确认好正负极并进行标记,将每个压电陶瓷圆片用工装夹好,夹具未满则用废旧小圆片抬起夹具,保证圆片浸没在绝缘介质中;关好操作台门后,设置加压时间,缓慢增加电压,观察等待极化;完成极化后用镊子夹出,并把每个圆片摊开放在清洗栏中放置冷却;步骤S5:完成油极化的压电陶瓷圆片冷却充分后,使用金属镊子导通圆片两电极进行放电操作,确保放电完成再开始清洗;将圆片连同清洗栏依次放入四个装有汽油的清洗盆中,适当浸泡和摇动;清洗完成后取出清洗栏放置在操作台上,待圆片上沾有的汽油挥发干后取出圆片装好等待检验;步骤S6:按照编号将每个压电陶瓷圆片分类置于泡沫盒内;步骤S7:使用准静态d
33
测试仪通过抽测每类压电陶瓷圆片的压电常数检查极化是否完全,若存在压电常数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文浩王强蒋杏兵
申请(专利权)人:海鹰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