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地基工程用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建筑地基工程用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应用于建筑工程;基坑需要进行支护,防止土层变形以及坑边堆土倒流等状况的发生,避免影响基坑内注入的泥浆以及钢筋笼,较深的基坑多采用排桩支护、桩锚桩柱等,较浅的基坑并未设有,且基坑靠近地面边缘最容易发生土质松动,因此现设计一种建筑地基工程用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地基工程用支护结构,以解决较浅基坑边缘围挡防护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地基工程用支护结构,包括围挡结构以及若干限位结构,若干所述限位结构分别可拆卸安置于围挡结构上;
[0005]所述围挡结构由四组结构相同的围挡组件首尾相连组成,且通过长杆螺栓限位,并每组围挡组件上均设置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辅助组件。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围挡组件包括第一围挡板、第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地基工程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挡结构(1)以及若干限位结构(4),若干所述限位结构(4)分别可拆卸安置于围挡结构(1)上;所述围挡结构(1)由四组结构相同的围挡组件首尾相连组成,且通过长杆螺栓(2)限位,并每组围挡组件上均设置有一对结构相同的辅助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工程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组件包括第一围挡板(11)、第二围挡板(12)、调节板(13)以及第一调节螺栓(14);所述第一围挡板(11)为凹型结构,且左端上下连隔壁均开设有对称贯通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围挡板(11)上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右侧壁相连通的第一调节槽,且第一围挡板(11)右侧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二围挡板(12)为凸形结构,且第二围挡板(12)右端与第一围挡板(11)左端相契合,所述第二围挡板(12)右端上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贯通的套孔,且上壁左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围挡板(12)左端与第一围挡板(11)可拆卸契合,且第二围挡板(12)左侧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第一收纳槽相同的第二收纳槽,所述调节板(13)两端分别活动插装于第一收纳槽以及第二收纳槽内,所述第一调节螺栓(14)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第一调节槽以及第二调节槽内,且分别活动旋接于调节板(13)左右两端上壁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工程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3)包括辅板(31)、限位管(32)、轴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顺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