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肝豆状核变性的辅助治疗或保健领域,具体涉及绿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取获得的绿茶提取物(GTE)可通过改善肝脏的形态结构、促进体内铜离子代谢排泄和改善肝脏氧化还原平衡,能够减轻肝脏病理损伤,且是源自天然植物的环境友好又安全的物质,因此,绿茶提取物可以用于制备肝豆状核变性药物。物可以用于制备肝豆状核变性药物。物可以用于制备肝豆状核变性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肝豆状核变性的辅助治疗或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
’
s病(Wilson
’
s disease,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HLD患者由于13号染色体基因ATP7B突变,肝脏中编码铜跨膜转运的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合成障碍,使得机体排铜障碍,过量的铜离子沉积在肝脏、肾脏、脑、角膜等组织器官致病,出现肝硬化、角膜K
‑
F环以及神经系统障碍等多种病理表现。铜过载和肝损伤是许多疾病产生的原因,两者存在紧密联系,如肝豆状核变性、原发性铜中毒和老年痴呆等都与铜过量蓄积有关。作为一种可以治疗的先天代谢性疾病,目前HLD临床治疗主要是基于金属络合剂驱铜治疗,促进尿铜(D
‑
青霉胺)排泄或抑制铜在肠道吸收,但毒副反应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约30%的患者因严重不良应而被迫停药。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寻找能辅助治疗HLD的活性成分显得尤为必要。
[0003]目前用于肝豆状核变性研究的动物模型主要有铜负荷大鼠、LEC(Long
‑
Evens Cinnamon)大鼠、ATP7B基因敲除小鼠以及TX小鼠。TX小鼠(toxicmilk mouse)是由DL近交系小鼠繁殖到第68代所产生的自然突变品系,相较于其他几种动物模型,TX小鼠与人ATP7B基因同源性高达82%,早期铜会在肝脏大量累积,随后发展为结节性肝纤维、胆管增生和炎细胞浸润,与HLD患者病理过程和临床铜生化特征类似,有助于深入探讨HLD的病理发生机制,且易于繁育,价格相对低廉,可操作性强,是目前研究HLD最稳定和最理想的动物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绿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药物中的应用。
[0005]通过以下制备工艺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绿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干绿茶原料进行筛选粉碎后,加入8倍量纯化水回流提取至少3次,然后合并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滤液;
[0008](2)将所述浓缩滤液进行离心式喷雾干燥,获得粉末,然后将所述粉末溶于NaCl溶液得到绿茶提取物。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1)中将滤液农作至相对密度1.06
‑
1.12。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2)中离心式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80
‑
200℃,出风温度为90
‑
100℃。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2)中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9%。
[0012]一种如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绿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辅助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药物中的应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为600
‑
1000mg/kg/d,给药时间1个月。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药物的给药剂量为600mg/kg/d、800mg/kg/d或1000mg/kg/d。
[0015]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
[0016]绿茶是一种不发酵茶,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茶多酚、L
‑
茶氨酸、生物碱和茶多糖等,绿茶具有抗氧化、抗炎症、预防癌症、缓解心血管疾病、减肥降脂、降血糖、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改善代谢综合征等多种功效。茶多酚是GTE抗氧化能力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100倍,能够调节体内氧自由基与自由基清除剂的平衡,对化学性(CCl4)、脂肪性(肥胖)、酒精性、药物性(对乙酰氨基酚)毒性模型小鼠的肝损伤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茶氨酸是绿茶中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占茶叶干重的1%
‑
2%,能够与二价铜形成复合物,并且,茶氨酸的提取方法之一就是与碳酸铜结合形成沉淀,表明茶氨酸与铜有较强的亲和力。此外,由于茶氨酸分子量小,且极易溶于水,生物利用度高,可通过血脑屏障,阻碍线粒体形成自由基,产生大脑保护作用,这也是茶氨酸的一个重要健康作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绿茶提取物是新研发的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本专利技术发现绿茶提取物通过改善肝脏的形态结构、促进体内铜离子代谢排泄和改善肝脏氧化还原平衡,能够减轻肝脏病理损伤,且是源自天然植物的环境友好又安全的物质,未见副作用,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绿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应用。
[0018]附图简要说明
[0019]图1为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HE染色,
×
200),其中:A,B,C,D,E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GTE低、中、高剂量组(600、800、1000mg/kg);
[0020]图2为各组小鼠肝、脑、肾、便、尿铜含量变化,其中,A,B,C,D,E分别为:小鼠肝、脑、肾、便、尿铜含量;
[0021]图3为各组小鼠血浆AKP、ALT、AST活性变化;其中,A,B,C分别为:小鼠血浆AKP、ALT、AST活性。
[0022]图4为各组小鼠肝组织MDA、SOD和GSH水平变化;其中,A,B,C分别为:小鼠肝组织MDA、SOD活性和GSH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表)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是限制性的。这些实施例不会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另外,对于下述实施例中未说明或未详细说明的技术,均为现有技术,因而不再详细说明。
[0024]1、材料
[0025]本实施例所用制备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常规方法,
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
[0026]1.1绿茶提取物(GTE溶液)的获取
[0027]1)干绿茶原料筛选粉碎后,加入8倍量纯化水回流提取3次,合并滤液,60℃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1.12;
[0028]2)将步骤1)中浓缩后的滤液进行离心式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0
‑
200℃,出风温度为90
‑
100℃,得到绿茶提取物粉末,再将绿茶提取物粉末溶于0.9%NaCl溶液得到GTE溶液。
[0029]1.2动物模型
[0030]32只雄性TX小鼠和8只正常雄性DL小鼠(25
±
5g),月龄均为4个月,饲养于安徽农业大学SPF级动物实验室,进行传代繁殖。实验前所有动物于安静通风,温度:24
±
2℃,湿度:55%,明暗各12h自由进食饮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绿茶原料进行筛选粉碎后,加入8倍量纯化水回流提取至少3次,然后合并滤液,在60℃下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滤液;(2)将所述浓缩滤液进行离心式喷雾干燥,获得粉末,然后将所述粉末溶于NaCl溶液得到绿茶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滤液农作至相对密度1.06
‑
1.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离心式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80
‑
200℃,出风温度为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安,曹仕健,张旺,吴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