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从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得到幼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946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从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得到幼苗的方法,先将荷叶铁线蕨孢子带叶采收,将播种基质进行高温灭菌爆晒处理;播种容器洗净,晾干;在播种容器底层放入透水层、然后装入处理后的播种基质,至容器口3~5cm时停止,浇多菌灵溶液,整平;将带叶采收还未散落的孢子剥落收集,加水制成孢子悬浮液,然后在混合基质上铺滤纸,将孢子悬浮液喷在滤纸上,最后在滤纸上盖一层轻型基质完成播种;培养得到荷叶铁线蕨幼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进行生产,方法简便,配子体萌发时间短,孢子体成苗和幼苗移栽成活率高,大大降低时间和生产成本,对此国家一级重点野生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从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得到幼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濒危珍稀植物繁育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从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得到幼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荷叶铁线蕨又名荷叶金钱草、铁丝草,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下的一个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我国长江三峡一带,海拔高度80

430m。其自然繁殖能力弱,数量稀少,三峡工程兴建后海拔175m以下的原产地将被淹没,另受移民活动等人为影响,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2021年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0003]CN106688842中公开了一种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的方法,其播种技术尚有诸多急需优化部分,原有技术最佳基质只有泥炭和河沙,组分过于简单不能满足荷叶铁线蕨孢子的最佳萌发微环境要求,将孢子囊内孢子直接用刀片拨落到纸上不能保证孢子播种深度、密度和均匀度的一致性。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原有技术不足,创新关键环节技术措施,使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前后两种播种方式具有本质性区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从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得到幼苗的方法,配子体萌发时间短,孢子体成苗和幼苗移栽成活率高,大大降低时间和生产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从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得到幼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在荷叶铁线蕨孢子囊孔开启时,带叶采收还未散落的孢子;
[0007]S2、将播种基质进行高温灭菌,然后覆膜在太阳下爆晒处理;播种容器洗净,晾干;在播种容器底层放入透水层、然后装入处理后的播种基质,至容器口3~5cm时停止,浇多菌灵溶液,整平;
[0008]S3、将S1带叶采收还未散落的孢子剥落收集,加水制成孢子悬浮液,然后在S2所得基质上铺滤纸,将孢子悬浮液喷在滤纸上,最后在滤纸上盖一层轻型基质完成播种;
[0009]S4、在播种容器上覆盖保鲜膜,膜内侧喷水保湿,播种容器底部放入装水的底盘中进行培养,第一周每天对底盘的水进行兑换,并加入多菌灵,保鲜膜内侧喷水保湿;第2周起,每3天换水去除杂质,及对保鲜膜内侧喷水保湿;孢子体幼苗形成后,将播种容器从底盘取出,去除保鲜膜,每天表面喷水养护,待新叶长至直径1~1.5cm时进行幼苗移栽。
[0010]进一步地,所述播种基质采用耶糠、木屑、蛭石和河沙按质量比2~3:1~2:2~3:5~6混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播种基质中还含有壤土,其与耶糠、木屑、蛭石和河沙的质量比为3~4:2~3:1~2:2~3:5~6。
[0012]进一步地,播种容器为圆台型花盆,内口径20~30cm,高20~25cm。
[0013]进一步地,S3中孢子与水的质量比为1:80~120,喷洒量为10ml~20ml。
[0014]进一步地,S3中的轻型基质为耶糠、木屑或蛭石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进一步地,S3中的轻型基质的厚度为10~15cm。
[0016]进一步地,S4培养时在温室大棚内进行,温度25℃~28℃,湿度60%~85%。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荷叶铁线蕨孢子非常细小,如果直接以土壤或砂砾作为基质,孢子会被埋过深影响出苗率,孢子萌发时间延;另外,如果基质过于密实,孢子易被包裹紧密形成无氧环境,造成孢子缺氧腐烂,本专利技术在总结前期繁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基质配比,以壤土和河沙为重型基质,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耶糠、木屑、蛭石等轻型基质制备成混合基质,降低其密度提高孔隙率,并对养分合理搭配,以营造利于孢子萌发的外部环境。
[0019]2、为了进一步保证荷叶铁线蕨孢子出苗的整齐度,本专利技术先将成熟的荷叶铁线蕨孢子加水制成悬浮液,在消毒完毕待播种的混合基质上铺一张定量滤纸,将孢子悬浮液均匀喷在滤纸上,最后做覆盖一层薄薄的轻型基质,能够保证播种深度均匀,同时实现了孢子播种密度的均匀性。
[0020]3、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孢子剥离后可随采随播,不需要进行冷藏或沙藏,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约了时间,降低了繁殖成本。本专利技术孢子体成苗和幼苗移栽成活率高,大大降低时间和生产成本,对此国家一级重点野生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4中配子体形成的照片。
[0022]图2是实施例4中播种100d后孢子体幼苗生长情况的照片。
[0023]图3是实施例4中孢子体幼苗移栽60d后生长情况的照片。
[0024]图4是实施例4中孢子体幼苗移栽换盆生长1年后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1:一种快速从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得到幼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1)荷叶铁线蕨的孢子在6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间成熟,期间当孢子囊孔刚开启,孢子还未散落时及时带叶采收作为播种材料。
[0028]2)播种基质为耶糠:木屑:蛭石:河沙按质量比2:1:2:5混合,然后在高温灭菌锅内高温灭菌30min,后覆膜在太阳下暴晒4h备用;播种容器为塑料花盆,规格型号为320型号外口径29.6cm,内口径25.4cm,高20.7cm,底部直径17.8cm,花盆用开水加洗衣粉浸泡20min后洗净、晾干备用。将处理过的播种基质装入花盆,装至距盆口3

5cm,盆底垫碎瓦片或泡沫便于沥水,播种基质装置完毕后用配制成800倍的多菌灵溶液浇透水,将表面平整,去除表面杂质。
[0029]3)将前面带叶采收还未散落的孢子剥落收集,加水制成孢子悬浮液,孢子与纯净水的质量比为1:100,然后在2)所得基质上铺滤纸,将孢子悬浮液喷在滤纸上20ml,最后在滤纸上盖一层1mm厚蛭石轻型基质,完成播种;
[0030]4)在播种容器上覆盖保鲜膜,膜内侧喷水保湿(喷水方式为揭开保鲜膜一角,喷壶向容器内喷水直至膜壁挂水珠),播种容器底部放入装水的底盘中进行培养,培养在温室大棚中进行,温度25℃~28℃,湿度60%~85%。底盘装水深度为3~5cm的清水,第一周每天对底盘的水进行兑换,并加入多菌灵,保鲜膜内侧喷水保湿;第2周起,每3天换水去除杂质,及对保鲜膜内侧喷水保湿;孢子体幼苗形成后,将播种容器从底盘取出,去除保鲜膜,每天表面喷水养护,长出3片及以上真叶的荷叶铁线蕨幼苗进行移栽。
[0031]实施例2,以实施例1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2)中的播种基质为耶糠:木屑:蛭石:河沙按质量比3:1:3:6混合。
[0032]实施例3:以实施例1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2)中的播种基质为耶糠:木屑:蛭石:河沙按质量比2:1:3:6混合。
[0033]实施例4:以实施例1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2)中的播种基质还包括壤土,其与耶糠:木屑:蛭石: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从荷叶铁线蕨孢子播种繁殖得到幼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荷叶铁线蕨孢子囊孔开启时,带叶采收还未散落的孢子;S2、将播种基质进行高温灭菌,然后覆膜在太阳下爆晒处理;播种容器洗净,晾干;在播种容器底层放入透水层、然后装入处理后的播种基质,至容器口3~5cm时停止,浇多菌灵溶液,整平;S3、将S1带叶采收还未散落的孢子剥落收集,加水制成孢子悬浮液,然后在S2所得基质上铺滤纸,将孢子悬浮液喷在滤纸上,最后在滤纸上盖一层轻型基质完成播种;S4、在播种容器上覆盖保鲜膜,膜内侧喷水保湿,播种容器底部放入装水的底盘中进行培养,第一周每天对底盘的水进行兑换,并加入多菌灵,保鲜膜内侧喷水保湿;第2周起,每3天换水去除杂质,及对保鲜膜内侧喷水保湿;孢子体幼苗形成后,将播种容器从底盘取出,去除保鲜膜,每天表面喷水养护,长出3片及以上真叶的荷叶铁线蕨幼苗进行移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笛黄桂云张海波敦必成李林宝马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