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46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进油组件,包括偏心泵、进油盖和泄压阀,泄压阀分别连通偏心泵和进油盖;驱动组件,包括定子组件、驱动轴和转子组件,驱动轴一端连接于偏心泵,定子组件包括机壳和磁钢,磁钢连接于机壳内侧壁,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碳刷、扭簧和接线柱,转子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于磁钢内,碳刷通过扭簧与转子换向器相抵;出油组件,包括泵盖,泵盖设有碳刷架,扭簧连接于碳刷架,碳刷架设有碳刷安装槽,碳刷通过碳刷安装槽安装于碳刷架;控制组件,包括线路板,线路板连接于泵盖,线路板通过接线柱连接于碳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线路板集成到启动泵内部,节约安装空间。节约安装空间。节约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启动泵
,尤其是指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柴油系统普遍采用压燃式点火方式,其系统布局从油箱至滤清器;齿轮泵、直列泵、发动机、手动的按压泵内置于滤清器之中,柴油因其吸水性、结腊、粘稠性、硬度高等特性,加上齿轮泵在应用上面是不允许有大于10um以上的颗粒物通过,至使管路上一般需要放置1升或2升的一个滤罐。一般大型卡车燃油管路都较长,至使启动时间很长,极寒天气,启动不了时还需人工辅助,此外,现有启动泵大都采用无刷电机加外部控制器方案,所需安装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取消控制器外壳,将线路板集成到启动泵内部,节约了安装空间,并能够代替现有内置于滤清器之中的手动式按压泵,使其能自动完成排完管路空气,达到启动顺畅,利用电子电路主动控制电机转速,达到恒定之目的,使燃油泵流量恒定,从而实现降噪与稳定系统的功效。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包括:
[0005]进油组件,所述进油组件包括偏心泵、进油盖和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分别连通所述偏心泵和进油盖;
[0006]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组件、驱动轴和转子组件,所述驱动轴一端连接于偏心泵,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机壳和磁钢,所述磁钢连接于机壳内侧壁,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碳刷、扭簧和接线柱,所述转子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于磁钢内,所述碳刷通过扭簧与转子换向器相抵;
[0007]出油组件,所述出油组件包括泵盖,所述泵盖设有碳刷架,所述扭簧连接于碳刷架,所述碳刷架设有碳刷安装槽,所述碳刷通过碳刷安装槽安装于碳刷架;
[0008]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连接于泵盖,所述线路板通过接线柱连接于碳刷。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泵盖还包括连接盘、以及分别设于连接盘两端的安装腔和法兰盘,所述碳刷架下端连接有出油盘,所述碳刷架连接于出油盘下端,所述出油盘侧端设有出油孔,所述线路板设于安装腔内,所述接线柱与安装腔底部之间设有接线密封环,所述安装腔上端还设有密封盖。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盘的端面设有连接座以及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用于安装于线路板相连的线束,所述连接座内设有连接螺栓以及套设于连接螺栓的护套。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外壳和支架,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进油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外壳侧壁设有挡环,所述支架套设于所述外壳,所述支架一端与挡环相抵,所述支架另一端与法兰盘相抵,所述法兰盘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支架一端与挡环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碳刷架设有定位台阶以及定位卡头,所述机壳一端设有与定位卡头配合的定位卡槽以及用于容纳碳刷安装槽的开槽,所述机壳一端与定位台阶相抵。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U型卡簧和磁瓦卡扣,所述磁钢通过U型卡簧和磁瓦卡扣连接于机壳内侧壁。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偏心泵包括泵体、转轮和滚柱,所述驱动轴一端连接于转轮,所述转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泵体中心,所述转轮周向均匀分布有用于容纳滚柱的容置槽。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转接块,所述转接块两端分别卡接所述转子组件和所述转轮。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油盖设有进油槽,所述进油槽与泵体中心连通,所述进油盖靠近转子组件的一端连接有陶瓷盖板,所述陶瓷盖板上开有出油槽。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油盖一端设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盖设有过滤网和安装座,所述泄压阀设于安装座内,所述泄压阀包括阀芯、堵头、密封环、阀座、和弹簧,所述堵头连接于安装座,所述弹簧通过堵头连接于阀座内,所述阀芯通过弹簧连接于阀座,所述阀座通过密封环所述进油盖密封连接。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能够代替现有内置于滤清器之中的手动式按压泵,使其能自动完成排完管路空气,达到启动顺畅,利用电子电路主动控制电机转速,达到恒定之目的,使燃油泵流量恒定,从而实现降噪与稳定系统的功效,此外,启动泵内部集成了控制电路,取消控制器外壳,将线路板集成到启动泵内部,节约安装空间,使得装配工艺性更优,控制器与启动泵连接导线取消,使得系统电磁抗干扰性能更好,防水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恒流量无刷启动泵总成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恒流量无刷启动泵总成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恒流量无刷启动泵总成第一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恒流量无刷启动泵总成第二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泵盖的第一侧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泵盖的第二侧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偏心泵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滚柱和转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技术过滤盖与过滤阀配合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技术转子组件与偏心泵配合示意图。
[0031]图11是本技术机壳安装示意图。
[0032]图12是本技术U型卡簧和磁瓦卡扣配合示意图。
[0033]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偏心泵;11、泵体;12、转轮;13、滚柱;14、容置槽;2、进油盖;21、进油槽;22、盖密封圈;223、泄压阀;31、阀芯;32、堵头;33、密封环;34、阀座;35、弹簧;4、定子组件;41、机壳;42、磁钢;43、U型卡簧;44、磁瓦卡扣;5、驱动轴;6、转子组件;61、转子;62、碳刷;63、扭簧;64、接线柱;65、接线密封环;
[0034]7、泵盖;71、碳刷架;711、碳刷安装槽;712、定位台阶;713、定位卡头;72、连接盘;721、连接座;722、接线座;723、连接螺栓;724、护套;73、安装腔;74、法兰盘;75、出油盘;751、出油孔;76、密封盖;81、线路板;9、线束;10、外壳;101、支架;102、挡环;103、第一密封圈;104、第二密封圈;105、定位卡槽;106、开槽;200、转接块;300、陶瓷盖板;301、出油槽;400、过滤盖;401、过滤网;402、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组件,所述进油组件包括偏心泵(1)、进油盖(2)和泄压阀(3),所述泄压阀(3)分别连通所述偏心泵(1)和进油盖(2);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组件(4)、驱动轴(5)和转子组件(6),所述驱动轴(5)一端连接于偏心泵(1),所述定子组件(4)包括机壳(41)和磁钢(42),所述磁钢(42)连接于机壳(41)内侧壁,所述转子组件(6)包括转子(61)、碳刷(62)、扭簧(63)和接线柱(64),所述转子(61)通过驱动轴(5)转动连接于磁钢内,所述碳刷(62)通过扭簧(63)与转子(61)换向器相抵;出油组件,所述出油组件包括泵盖(7),所述泵盖(7)设有碳刷架(71),所述扭簧(63)连接于碳刷架(71),所述碳刷架(71)设有碳刷安装槽(711),所述碳刷(62)通过碳刷安装槽(711)安装于碳刷架(71);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线路板(81),所述线路板(81)连接于泵盖(7),所述线路板(81)通过接线柱(64)连接于碳刷(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盖(7)还包括连接盘(72)、以及分别设于连接盘(72)两端的安装腔(73)和法兰盘(74),所述碳刷架(71)下端连接有出油盘(75),所述碳刷架(71)连接于出油盘(75)下端,所述出油盘(75)侧端设有出油孔(751),所述线路板(81)设于安装腔(73)内,所述接线柱(64)与安装腔(73)底部之间设有接线密封环(65),所述安装腔(73)上端还设有密封盖(7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72)的端面设有连接座(721)以及接线座(722),所述接线座(722)用于安装于线路板(81)相连的线束(9),所述连接座(721)内设有连接螺栓(723)以及套设于连接螺栓(723)的护套(72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控制器式柴油有刷启动泵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10)和支架(101),所述外壳(10)套设于所述进油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外壳(10)侧壁设有挡环(102),所述支架(101)套设于所述外壳(10),所述支架(101)一端与挡环(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朱万友蔡良宝郑奇宇梁锦宋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