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智能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387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异型智能光缆,该异型智能光缆包括传感缆芯、内护层和外护层,其中,传感缆芯的横截面呈圆形;内护层的横截面呈扇形,内护层包括外弧面、内弧面和两个侧面,外弧面和内弧面同心设置,两个侧面分别用于连接外弧面和内弧面的两端,传感缆芯位于内护层中;外护层至少包覆于内弧面,外护层用于和具有弧面的被测对象的外壁贴合。上述设置使得内护层在安装于管道时,能贴合管道的外壁,使得异型智能光缆和管道之间不易发生错位,提高了布线效率。另外,由于异型智能光缆和管道之间是面接触,提高了抗侧压能力且提高测试精度和敏感度。且提高测试精度和敏感度。且提高测试精度和敏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型智能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缆
,尤其涉及一种异型智能光缆。

技术介绍

[0002]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利用光纤自身既作为信号传输介质又作为传感单元的特点,来连续获取光纤沿线振动、应变以及温度等物理量的分布情况,从而实现分布式长距离测量的功能。具体来说,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的特性,可沿光纤长度方向连续的传感被测量(如温度、压力、应力和应变等),传输过程中,光纤既是传感介质,又是被测量的传输介质,可以在整个光纤长度上对沿光纤分布的环境参数进行连续测量,同时获得被测量的空间分布状态和随时间变化的信息。
[0003]目前,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结构形变、交通流量、车辆类型的监测以及管道渗漏、施工震动等各种监测场景中,由于线缆敷设的环境比较复杂,多数被监测对象为圆形的管道或者缆线,与现有传感光缆不能紧密贴合,由于传感光缆和管道均为圆形,导致二者之间容易发生错位,布线效率低。另外,传感光缆和管道的接触面积较小,容易发生较大的形变,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异型智能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缆芯(1);内护层(2),所述内护层(2)的横截面呈扇形,所述内护层(2)包括外弧面(21)、内弧面(22)和两个侧面(23),所述外弧面(21)和所述内弧面(22)同心设置,两个所述侧面(23)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外弧面(21)和所述内弧面(22)的两端,所述传感缆芯(1)位于所述内护层(2)中;外护层(3),至少包覆于所述内弧面(22),所述外护层(3)用于和具有弧面的被测对象的外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智能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智能光缆包括位置传感器(4),所述位置传感器(4)用于向外界发送位置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型智能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4)设于所述内护层(2)和所述外护层(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型智能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3)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位置传感器(4)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或所述内护层(2)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位置传感器(4)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或所述外护层(3)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内护层(2)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围设成安装腔,所述位置传感器(4)设于所述安装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型智能光缆,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谢松华刘显华王首佳韩庆涛文继超申卫攀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亨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