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极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9355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极耳装置。包括底座、水平压板、垫块和定位片,底座一侧设有支撑套杆,水平压板通过转动杆与支撑套杆铰接,底座上表面开设有槽口,垫块和定位片固设于槽口内,定位片位于垫块背离支撑套杆的一侧并与垫块表面形成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极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的
,具体涉及一种折极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3C数码类软包电芯的市场上追求高容量小体积的产品,需要尽量压缩成品电池的厚度。软包电芯在PACK(即组合成电池组)时需要在顶封深坑面放置PCB板等元器件,因此要求电芯对应的背面坑深尽量做到最小,坑深一般要求为X≤0.2,从而预防成品电池厚度超标。同时也相对应的要求在封装前将极耳弯折到所需位置,确保封装后电芯正面坑深有足够的厚度空间。
[0003]现有实验室做手工样时铝塑膜为人工手折,不冲壳的工艺,极耳弯折位置存在较大波动性,不能稳定保证坑深X≤0.2的要求,从而影响电芯成品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折极耳装置,能稳定将极耳弯折至指定位置,使电芯封装后背面坑深具有一致性和可控性,保证了电芯成品的较小厚度。
[0005]本技术的折极耳装置,包括底座、水平压板、垫块和定位片,所述底座一侧设有支撑套杆,所述水平压板通过转动杆与所述支撑套杆铰接,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槽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水平压板(4)、垫块(6)和定位片(5),所述底座(2)一侧设有支撑套杆(13),所述水平压板(4)通过转动杆(12)与所述支撑套杆(13)铰接,所述底座(2)上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垫块(6)和定位片(5)固设于所述槽口内,所述定位片(5)位于垫块(6)背离支撑套杆(13)的一侧并与垫块(6)表面形成90
°
夹角,所述垫块(6)凸出于底座(2)表面的高度等于电芯(1)背面坑深高度,所述定位片(5)凸出于底座(2)表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垫块(6)高度,所述定位片(5)的侧面与电芯(1)前端面限位配合,所述定位片(5)的顶部与电芯(1)的极耳(3)底部限位配合,所述水平压板(4)可绕所述支撑套杆(13)转动并将所述极耳(3)下压至垫块(6)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压板(4)包括第一压板(41)和垂直于所述第一压板(41)设置的第二压板(42),所述第一压板(41)的底面为与所述垫块(6)表面相互配合的平面结构,所述第一压板(41)朝向电芯(1)的一侧设有上沿部(14),所述上沿部(14)的底部通过第一弹性构件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柳明周雷军张文豪闻寅叶清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