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00kV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指标经济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经济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1000kV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指标经济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加强网架建设,尤其是特高压建设,可有效解决我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跨省跨区大范围调配的难题。交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措施,将成为电网重点投资方向。特高压电网的经济性关系到特高压网架的决策、规划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性分析方法是保证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加快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
[0003]近年来,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入推进,扩大投资规模与降低电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高压投资作为公司电网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方向是否精准、成本管控是否严格、资金管理是否集约、投资效益是否高效,将直接影响公司的总体效益。为推进提质增效、提升发展能力,切实需要提高特高压资产投入产出效率,夯实有效资产基础,不断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将资本投入到关键领域,最大限度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0004]但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1000kV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指标经济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程指标经济模型构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工程损耗模型的构建;通过构建基于建设成本模型、维修成本模型、损耗成本模型以及报废处置成本模型,来对整个工程的建设以及后期维护成本进行统一的规划;步骤2.工程收益模型的构建;通过构建基于售电收益模型、产业收益模型、节约燃煤收益模型以及节约线路损耗收益模型,来对整个工程的后期收益进行统一规划;步骤3.对步骤1和步骤2的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出整个工程的最后经济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00kV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指标经济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工程损耗模型的构建;所述的建设成本模型:主要集中在输电线路成本、变电站/开关站成本、铁塔及其基础建设成本和绝缘子成本四个方面,其建设成本为:其中、C
line
,C
trans
,C
tie
,C
metal
分别为输电线路建设成本、变电站/开关站的建设成本、输电线路铁塔及其基础部分成本和绝缘子与金具的成本,L
i
,n
i
,N
li
分别为输电线路第i段输电线路的长度、分裂导线的数量和线路的回路数m2为单位长度导线的质量,t/km、ξ为导线单位重量的价格,单位为万元/t,Ω
L
为输电线路长度的集合;k
d
为与输电导线截面,c
b
变电站及开关站的建设成本,其单位为,万元/MVA,S0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χ
i
为第i段导线的截面面积,单位为mm2,L
di
为第i段导线的长度,单位为km,L
B
为为其输电线路各段导线的集合,m
01
为导线单位重量,单位为t/(km.1000mm2),c
tie
为铁塔及其基础单位造价,c
metal
为绝缘子和金具的单位造价成本;所述的维修成本模型:综合考虑特高压电网实际,因变电站/开关站运行相对稳定,将变电站/开关站维修成本作为固定值进行简化处理,其维修成本为:其中、C
Mine
、C
MC
分别表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开关站维修成本,p
0i
为第i特高压输电线路平均每次故障的修复维护成本,λ
i
为第i条线路的年均故障数;所述的损耗成本模型:考虑到其输送容量大的特点,其损耗不容忽略,其损耗包括线路损耗和变电站/开关站损耗两部分,因此其损耗成本为其中、C
lines
、C
transs
分别表示线路损耗成本和变电站/开关站损耗成本,其中,线路损耗S
weL
由电阻功率损耗成本和电晕功率损耗成本两部分组成,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第/段的线电压,R
i
为第i段电阻,为功率因数角,C
s
为输送电价,f为工频频率,V
i2
为第i段电压有效值,F为电晕系数,d
li
为第i段导线相隔的距离,d
i
为第i段导线的直径,k
lc
为与分裂导线数、
运行电压和截面面积有关的修正系数,t
max
为最大利用小时数,S
we
为输送功率,μ为变电站和开关站损耗率,C
sold
为售电电价;所述的报废处置成本模型:报废处置成本主要包括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开关站报废处置成本两部分:其中、C
Bline
、C
Btrans
分别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开关站报废成本,R
I
、R
D
为分别为年利率和通货膨胀率,n0为输电线路的折旧年限,n
m
为全寿命周期m内变压器台数,C
b
为单位容量变压器的处置成本,A
b
为额定容量为S
N
的变压器占地面积,C
b0
为变压器的单位购置成本,C
bt
为变压器单位占地成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00kV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指标经济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工程收益模型的构建;通过构建基于售电收益模型、产业收益模型、节约燃煤收益模型以及节约线路损耗收益模型,来对整个工程的后期收益进行统一规划;所述的售电收益模型:通过售电可获得巨大的售电收益,其售电收益根据送端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雪,刘菁,李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