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热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908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导热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制备工艺生产的氮化铝陶瓷热导率不高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复合粉体的制备;(2)陶瓷浆料的制备;(3)流延成型;(4)等静压成型;(5)排胶;(6)烧结。制备出的氮化铝陶瓷不仅具备优异的导热性能,同时提高了氮化铝陶瓷的机械性能。同时提高了氮化铝陶瓷的机械性能。同时提高了氮化铝陶瓷的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热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导热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氮化铝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型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电绝缘性、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无毒以及与硅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等一系列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新一代高集成度半导体基片和电子器件封装的理想材料,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理论上,氮化铝的热导率为320W/(m
·
K),但是实际生产出的氮化铝陶瓷热导率与理论值相差甚远,一般在180W/(m
·
K)以下。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0910190563.0公开了一种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氮化铝陶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氮化铝粉、烧结助剂、增塑剂、粘结剂、润滑剂混合配制成混合物;(2)对步骤(1)获得的混合物依次进行过筛、加压造粒、过筛,获得氮化铝陶瓷原料;(3)将步骤(2)获得的氮化铝陶瓷原料,放入模具中进行热压,获得氮化铝坯;(4)将步骤(3)获得的氮化铝坯在450~600℃下保温2~5h;(5)将步骤(4)获得的氮化铝坯在真空条件下,通入氮气,在1650~1900℃的条件下烧结,并保温后,冷却至室温,获得氮化铝陶瓷。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氮化铝陶瓷密度为3.35~3.39g/cm3,导热率为160~180W/(m
·
K)。
[0003]随着微电子封装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氮化铝基板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制出热导率大于200W/(m
·<br/>K)的氮化铝陶瓷迫在眉睫。为此,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如专利申请号CN201710559883.3公开了一种氮化铝陶瓷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次球磨:将氮化铝粉体、烧结助剂、分散剂、所述溶剂混合后进行首次球磨;(2)二次球磨: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与增塑剂、粘结剂、脱泡剂混合进行二次球磨,得到混合浆料;(3)真空除泡: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浆料真空脱泡进行除泡;(4)步骤(3)脱泡后的混合浆料经流延平铺在膜带上加热,放置晾干,然后从膜带上剥离得到氮化铝流延薄片;(5)叠层压片:将步骤(4)得到的氮化铝流延薄片裁剪,然后叠层,进行温等静压,得到氮化铝生坯;(6)排胶:将步骤(5)得到的氮化铝生坯的容器中通入氧气或空气氛中,加热,排除氮化铝生坯中的有机物,得到氮化铝坯体;(7)烧结:在惰性气氛中,将步骤(6)得到的氮化铝坯体烧结,即得到氮化铝陶瓷。通过该方法制备出的氮化铝陶瓷基板热导率可达220W/(m
·
K),密度可达3.3418g/cm3。
[0004]目前,高导热的氮化铝陶瓷材料的种类仍然非常少,有需要开发出新的高导热氮化铝陶瓷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导热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制备工艺生产的氮化铝陶瓷热导率不高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高导热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复合粉体的制备:
[0009]将氟化铵、氯化钙溶于质量分数为8~15%的醋酸水溶液中,升温至40~60℃搅拌反应2~4h,接着加入醋酸钇、氯化钕、醋酸锆以及柠檬酸,继续搅拌1~3h,再加入淀粉磷酸钠并调节溶液体系的pH值至5.5~6.5,然后加入氮化铝粉体继续搅拌1~3h,旋转蒸发得到粘稠物,将粘稠物经过烘干、充分研磨后进行煅烧,得到复合粉体;
[0010](2)陶瓷浆料的制备:
[0011]将复合粉体、溶剂、分散剂、脱泡剂加入球磨机中进行初次球磨,然后加入粘合剂和增塑剂进行二次球磨,再采用真空脱泡机对球磨后的物料进行真空脱泡,得到陶瓷浆料;
[0012](3)流延成型:
[0013]将步骤(2)得到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机流延成型,得到生坯带,再根据成品的尺寸和形状将生坯带进行冲压,得到生坯片;
[0014]所述流延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放卷辊和收卷辊,所述放卷辊和收卷辊之间依次设有流延单元和烘干单元,所述流延单元包括浆料箱和刮刀,所述浆料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浆料箱的侧壁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浆料箱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浆料箱的侧壁外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的端部贯穿浆料箱的侧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挡板,所述挡板将浆料箱内部分割并形成S形通道,所述刮刀包括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所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顶部设有刮刀安装座,所述刮刀安装座的顶部两侧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机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通过隔板分隔成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第三烘干室,所述第一烘干室前后侧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二烘干室前后侧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三烘干室前后侧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三加热板,所述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第三烘干室的温度逐渐升高;
[0015](4)等静压成型:
[0016]将步骤(3)所得的生坯片放入冷等静压机中进行压制,压力为210~250MPa,保压时间为8~16min;
[0017](5)排胶:
[0018]在各个生坯片的表面敷一层隔粘粉,然后进行叠层,再放入排胶炉中进行排胶,排胶温度为520~560℃,排胶时间为3~5h;
[0019](6)烧结:
[0020]将排胶后的生坯片在惰性气体气氛下进行热压烧结,烧结后冷却至室温,除粉抛光后即得氮化铝陶瓷。
[0021]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氮化铝粉体为微米级氮化铝粉体,中位粒径为1~3μm。
[0022]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氮化铝粉体、氟化铵、氯化钙、醋酸钇、氯化钕、醋酸锆、柠檬酸、淀粉磷酸钠的质量比为95~105:0.3~0.5:1:1.5~3:0.6~1.2:2.2~2.8:6~10:0.8~1.5。
[0023]进一步的改进是:步骤(1)中煅烧的具体过程为:以1~3℃/min的速率升温至220~250℃,保温1~2h,然后以3~5℃/min的速率升温至560~640℃,保温2~4h。
[0024]进一步的改进是:步骤(1)中氮化铝粉体使用前进行预处理,在810~850℃的空气
气氛下热处理40~100min。
[0025]进一步的改进是:以复合粉体质量100%计,溶剂、分散剂、脱泡剂、粘合剂和增塑剂的添加量分别为42~56%、0.9~1.8%、0.1~0.5%、6~12%、2~6%。
[0026]进一步的改进是:步骤(2)中初次球磨时间为4~8h,二次球磨时间为8~16h。
[0027]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第三烘干室的侧壁上均设有微波发生器。
[0028]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热压烧结的具体过程为:烧结温度为1700~1750℃,烧结时间为4~8h,压力为2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热氮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复合粉体的制备:将氟化铵、氯化钙溶于质量分数为8~15%的醋酸水溶液中,升温至40~60℃搅拌反应2~4h,接着加入醋酸钇、氯化钕、醋酸锆以及柠檬酸,继续搅拌1~3h,再加入淀粉磷酸钠并调节溶液体系的pH值至5.5~6.5,然后加入氮化铝粉体继续搅拌1~3h,旋转蒸发得到粘稠物,将粘稠物经过烘干、充分研磨后进行煅烧,得到复合粉体;(2)陶瓷浆料的制备:将复合粉体、溶剂、分散剂、脱泡剂加入球磨机中进行初次球磨,然后加入粘合剂和增塑剂进行二次球磨,再采用真空脱泡机对球磨后的物料进行真空脱泡,得到陶瓷浆料;(3)流延成型:将步骤(2)得到的陶瓷浆料通过流延机流延成型,得到生坯带,再根据成品的尺寸和形状将生坯带进行冲压,得到生坯片;所述流延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放卷辊和收卷辊,所述放卷辊和收卷辊之间依次设有流延单元和烘干单元,所述流延单元包括浆料箱和刮刀,所述浆料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浆料箱的侧壁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浆料箱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浆料箱的侧壁外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搅拌轴的端部贯穿浆料箱的侧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挡板,所述挡板将浆料箱内部分割并形成S形通道,所述刮刀包括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所述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的顶部设有刮刀安装座,所述刮刀安装座的顶部两侧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通过机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通过隔板分隔成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第三烘干室,所述第一烘干室前后侧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二烘干室前后侧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三烘干室前后侧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三加热板,所述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第三烘干室的温度逐渐升高;(4)等静压成型:将步骤(3)所得的生坯片放入冷等静压机中进行压制,压力为210~250MPa,保压时间为8~16min;(5)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胜施纯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