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061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包括上下焊接的铜质基片和镍质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镍质基片沿长度方向向下冲压下镂空孔且折弯下沉出焊接压片,焊接压片上设置沿长度方向的分流槽,分流槽两侧的焊接压片上下压出两焊接电芯极耳的凸点;所述铜质基片上对应下镂空孔冲出上镂空孔。其结构简单,能兼顾成本、轻量化控制,提高与多电芯焊接的焊接强度、避免虚焊炸焊不良问题隐患。虚焊炸焊不良问题隐患。虚焊炸焊不良问题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具体说是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新型应用场景不断壮大。园林工具日益呈现小型化、轻型化、无绳化。但是由于产品使用功率要求不断的增大,适配一些大功率产品,以前的电池包过流能力远远满足不了使用现状。大多数电池模组的电芯都是大电流放电的,如果过流超过过流能力就会导致短路,过热,会造成热量扩展,将会造成整个电池系统起火,严重可能会导致爆炸;现如今电池模组普遍采用复合汇流片,不仅仅节约空间,对设备要求低,进而还能满足大功率输出要求。现有的如专利号201610044584.1生产的汇流片只是简单的采用铜带和镍带复合,但在实际使用中,对于轻量化控制,焊接牢固性以及多电芯焊接导致的虚焊炸焊问题,均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兼顾成本、轻量化控制,提高与多电芯焊接的焊接强度、避免虚焊炸焊不良问题隐患的铜镍复合汇流片。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包括上下焊接的铜质基片和镍质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镍质基片沿长度方向向下冲压下镂空孔且折弯下沉出焊接压片,焊接压片上设置沿长度方向的分流槽,分流槽两侧的焊接压片上下压出两焊接电芯极耳的凸点;所述铜质基片上对应下镂空孔冲出上镂空孔。
[0005]所述铜质基片为紫铜材质。
[0006]所述凸点为椭圆凸点。
[0007]所述椭圆凸点的椭圆长轴沿镍质基片长度方向。
[0008]本铜镍复合汇流片由镍质基片和铜质基片激光焊接而成,在镍质基片上由于电芯并联焊接较多,放电电流需求大,每颗电芯放电电流从镍片汇集到铜排上,输出给负载,减少了过流不够问题,铜比镍的价格低,节约了成本;汇流片上焊接压片与电芯极耳焊接处设置两个椭圆形凸点,通过电阻焊接不但抗拉拔力强而且过流能力大,焊接压接汇流片更加紧密,减少虚焊现象;冲压下镂空孔并成型每个焊接压片上都有分流槽设计,增加散热功能,从而有效防止了热失控的风险,节约多余材料,结合铜质基片对应镂空,综合有利于支架的轻量化和产品的经济效益,节约成本。镍质基片折弯下沉有下沉余量,多个折弯下沉的焊接压片分别焊接多个电芯,有效避免电阻焊接面平整导致的多点焊接后焊接质量问题,单个电芯对应单个焊接压片焊接接触良好,确保震动缓冲,避免虚焊炸焊不良问题。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1]图中:铜质基片1、限位孔2、上镂空孔3、镍质基片4、下镂空孔5、折弯部6、焊接压片7、分流槽8、椭圆凸点9。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

2所示: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包括上下焊接的铜质基片1和镍质基片4,铜质基片1上设置对应镍质基片4的限位孔2,铜质基片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多个上镂空孔3,镍质基片4沿长度方向向下冲压多个分别对应上镂空孔的下镂空孔5,每个下镂空孔长度方向一侧折弯下沉经折弯部6水平平行于镍质基片接出焊接压片7,焊接压片7上设置沿长度方向的分流槽8,分流槽两侧的焊接压片上下压出两焊接电芯极耳、长轴沿长度方向的椭圆凸点9;
[0014]在本实施例中,铜质基片选择为紫铜材质。
[0015]在本实施例中,铜质基片和镍质基片的焊接为常规技术,一般为激光焊机或钎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镍复合汇流片,包括上下焊接的铜质基片和镍质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镍质基片沿长度方向向下冲压下镂空孔且折弯下沉出焊接压片,焊接压片上设置沿长度方向的分流槽,分流槽两侧的焊接压片上下压出两焊接电芯极耳的凸点;所述铜质基片上对应下镂空孔冲出上镂空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琦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