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906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及系统,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沿模压施力方向排列,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玻璃预形体,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中各玻璃预形体由所述玻璃抛光平片各自形成;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所述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所述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减少了工艺步骤,降低了制作成本。降低了制作成本。降低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片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学仪器中经常使用复合透镜,以达到消像差、减尺寸等目的。一种典型的消色差复合透镜,左侧为双凸形的正透镜,使用折射率为低折射率材料制造,例如用BK7玻璃,右侧为弯月形的负透镜,使用高折射率材料制造,例如用F2玻璃,两片玻璃之间最常用的办法是用胶来粘接,成为胶合的复合透镜。
[0003]这样的复合透镜,需要控制的参数包括左透镜的曲率半径及透镜轴向厚度,右透镜的曲率半径及透镜轴向厚度,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抛光4个曲面及胶合。
[0004]在一已知技术中,专利技术名称为整片式玻璃模造复合镜片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为200810149108.1,提供了一种采用“两步模压法”制造复合透镜的方法,即第一步先模压出“高屈服温度”的“硬”透镜,第二步再在已成型的“硬”透镜表面上加“软”材料,模压出“低屈服温度”的“软”透镜,从而硬软透镜结合成复合透镜。然而,分步成型方法的工艺步骤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减少了工艺步骤,降低了制作成本。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包括:
[0007]提供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
[0008]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沿模压施力方向排列,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玻璃预形体,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中各玻璃预形体由所述玻璃抛光平片各自形成;
[0009]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所述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所述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
[0010]可选地,在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所述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所述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之后,还包括:
[0011]去除所述复合透镜坯的边角,形成所述复合透镜。
[0012]可选地,所述高温熔融的模压温度大于所述玻璃抛光平片的屈服温度,小于所述玻璃抛光平片的软化温度。
[0013]可选地,在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所述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所述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之前,还包括:
[0014]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两端对外的至少一个通光面做曲率修整。
[0015]可选地,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中,相邻所述玻璃预形体形成的融合界面是平面。
[0016]可选地,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融合界面及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两端对外的通光面,沿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通光方向的投影形状是正方形、六方形、八方形、长条矩形或圆形。
[0017]可选地,所述复合透镜坯的融合界面,沿所述复合透镜坯的通光方向是如下面型的至少一种:
[0018]旋转不对称的轮胎面、旋转对称的球面或非球面、圆柱面或非圆柱面;
[0019]所述复合透镜坯的两端对外的通光面,沿所述复合透镜坯的通光方向是如下面型的至少一种:
[0020]旋转不对称的轮胎面、旋转对称的球面或非球面、圆柱面或非圆柱面。
[0021]可选地,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包括:
[0022]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在至少两次模压中,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分别模压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不同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
[002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系统,包括上模仁、下模仁和套筒,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置于所述套筒中;
[0024]下压所述上模仁,使高温熔融的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形成复合玻璃预形体,以及再次下压所述上模仁,使高温熔融的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变形为复合透镜坯。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提供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沿模压施力方向排列,高温熔融,并沿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玻璃预形体,复合玻璃预形体中各玻璃预形体由玻璃抛光平片各自形成。将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由此,不使用玻璃预形体与模具相接触的表面作为复合透镜的通光面,而使用玻璃预形体与模具不接触的、在自由空腔内形成的表面作为复合透镜的通光面,复合透镜的通光方向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进一步地,提供不同材料的至少两件玻璃抛光平片,通过第一次的高温熔融实现各玻璃抛光平片的融合,形成复合玻璃预形体;并通过第二次的高温熔融实现各玻璃预形体的再次融合,实现复合透镜中各透镜的复合。相比于通过胶合的方式实现复合透镜中各透镜的复合,省略了多个零件曲表面的抛光加工以及胶合的过程。相比于已知技术,各通光曲面在自由腔内成型,不需要多种曲面模具。从而实现了减少了工艺步骤,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透镜坯的俯视中央剖面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复合玻璃预形体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的立体示意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复合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的立体示意图;
[003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复合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
[003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复合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0038]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透镜坯的正视中央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抛光平片沿模压施力方向排列,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玻璃预形体,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中各玻璃预形体由所述玻璃抛光平片各自形成;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所述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所述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所述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所述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之后,还包括:去除所述复合透镜坯的边角,形成所述复合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熔融的模压温度大于所述玻璃抛光平片的屈服温度,小于所述玻璃抛光平片的软化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所述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所述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复合玻璃预形体两端对外的至少一个通光面做曲率修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杨树柏周海青王龙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毫米星光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