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肌抗阻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904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肌抗阻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它涉及医疗辅助恢复装置技术领域,腹部训练弹性带通过腹部座椅滚轮穿过座椅贴合患者腹部,背部顶出杆推动上侧背垫底座使背垫转动,辅助患者进行挺胸动作,胸部训练弹性带通过胸部座椅滚轮穿过座椅贴合患者胸部,肩部下压臂与患者肩部抵接并通过肩部复位弹簧施加压力,辅助患者进行沉肩动作,腹部训练弹性带和胸部训练弹性带可以在腹部收缩电机和胸部收缩电机驱动下对目标肌肉施加抗阻力和限制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腹部收缩模块、胸部收缩模块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胸式呼吸训练,实现两种呼吸方式下呼吸肌耐力和强度的训练,并通过背部顶出模块和肩部下压模块辅助患者进行呼吸姿态和动作频率的调整。呼吸姿态和动作频率的调整。呼吸姿态和动作频率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肌抗阻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呼吸肌抗阻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它涉及医疗辅助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全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全段逐年攀升的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对处于肺部功能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其中抗阻训练作为综合性肺康复方案的基石,能够更好地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肌肉功能。通过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能够增加肺活量,改善气道闭塞,减轻呼吸困难,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状况。因而能对稳定期慢阻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肌肉抗阻训练能够根据患者的承受负荷而进行调整 (如:强度和频率),这种良好的针对性方法使得抗阻式训练能够更好地适应个体的运动需求和运动目的。
[0003]目前,相关的呼吸肌抗阻训练设备种类较少,且主要为穿戴式设计,患者通过穿戴设备对目标肌群进行抗阻训练,借此增加呼吸肌耐力与强度,存在的问题有:1、穿戴式设计给患者增加了额外的重量,长时间训练中会对腿部产生较大压力,降低训练时间;2、抗阻力大小难以调节,无法适应个性化需求;3、仅能对单一位置的呼吸肌进行抗阻训练,且不具备呼吸姿态调整功能。
[0004]人体主要的呼吸方式可分为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这两种呼吸方式参与的肌群是不同的,而现有临床相关设备大多只能对单一位置施加抗阻力,缺少对不同种类呼吸肌的辅助和患者呼吸姿态引导作用,导致患者训练效果单一,不能长时间训练,肌肉疲劳后呼吸姿态变形,难以达到理想的呼吸肌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吸肌抗阻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
[0007]一种呼吸肌抗阻训练装置及使用方法,它包括座椅、腹部收缩模块、背部顶出模块、胸部收缩模块、肩部下压模块。腹部收缩模块包括:腹部收缩电机、腹部收缩模块支撑板、腹部电机支撑板、腹部电机联轴器、腹部水平输入轴、腹部收缩模块壳体、腹部水平锥齿轮、腹部竖直锥齿轮、腹部竖直减速轴、腹部竖直轴小带轮、腹部传动带、腹部输出轴大带轮、腹部第一输出轴、腹部第一输出轴齿轮、腹部训练弹性带、腹部第二输出轴、腹部第二输出轴齿轮、腹部座椅滚轮轴、腹部座椅滚轮轴承止推垫圈、腹部座椅滚轮轴承、腹部座椅滚轮;背部顶出模块包括:顶出模块壳体、顶出电机、顶出电机联轴器、顶出模块传动轴、顶出凸轮、凸轮限位卡环、背部顶出杆、背部复位弹簧、背部顶出杆套筒、上侧背垫底座、下侧背垫底座、背垫;胸部收缩模块包括:胸部收缩电机、胸部收缩模块支撑板、胸部电机支撑板、
胸部电机联轴器、胸部水平输入轴、胸部收缩模块壳体、胸部水平锥齿轮、胸部竖直锥齿轮、胸部竖直减速轴、胸部竖直轴小带轮、胸部传动带、胸部输出轴大带轮、胸部第一输出轴、胸部第一输出轴齿轮、胸部训练弹性带、胸部第二输出轴、胸部第二输出轴齿轮、胸部座椅滚轮轴、胸部座椅滚轮轴承止推垫圈、胸部座椅滚轮轴承、胸部座椅滚轮;肩部下压模块包括:肩部下压支座、肩部下压套筒、肩部复位弹簧、肩部下压滑块、肩部下压臂、肩部下压套筒底盖。腹部收缩模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座椅背侧底部,腹部收缩电机通过螺栓分别与腹部收缩模块支撑板和腹部电机支撑板固定连接,腹部收缩电机通过腹部电机联轴器带动腹部水平输入轴转动,腹部水平输入轴穿过腹部收缩模块壳体后另一端与腹部水平锥齿轮采用键连接,腹部水平锥齿轮带动腹部竖直锥齿轮和腹部竖直减速轴转动,腹部竖直减速轴另一端与腹部竖直轴小带轮采用键连接,腹部竖直轴小带轮通过腹部传动带带动腹部输出轴大带轮、腹部第一输出轴和腹部第一输出轴齿轮沿轴线转动,腹部第一输出轴齿轮与腹部第二输出轴齿轮啮合带动腹部第二输出轴沿轴线与腹部第一输出轴反方向转动,腹部第一输出轴和腹部第二输出轴上皆设有方形卡槽,腹部训练弹性带两端嵌入卡槽中与腹部第一输出轴和腹部第二输出轴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座椅在位于腹部训练弹性带水平位置处开设对称的方形通孔用于放置座椅两侧的腹部座椅滚轮,腹部座椅滚轮与腹部座椅滚轮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腹部座椅滚轮轴上设有腹部座椅滚轮轴承与座椅连接,腹部座椅滚轮轴承靠近座椅一侧设有腹部座椅滚轮轴承止推垫圈,腹部训练弹性带绕过座椅两侧的腹部座椅滚轮到达腹部位置,腹部训练弹性带两端在腹部收缩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收缩和舒张;背部顶出模块位于腹部收缩模块上方且顶出模块壳体与座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顶出电机通过顶出电机联轴器带动顶出模块传动轴转动,顶出模块传动轴另一端与顶出凸轮采用键连接,顶出凸轮远离顶出电机端设有凸轮限位卡环,顶出凸轮与背部顶出杆一端抵接,背部顶出杆另一端穿过与背部顶出杆套筒同轴的开设在座椅上的圆形通孔与下侧背垫底座铰接,顶出电机带动顶出凸轮转动,顶出凸轮带动背部顶出杆沿背部顶出杆套筒方向伸缩,周期性顶出下侧背垫底座,带动背垫沿上侧背垫底座轴向转动,背部顶出杆套筒与座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部设有背部复位弹簧,下侧背垫底座与背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胸部收缩模块位于背部顶出模块上方且与座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胸部收缩电机通过螺栓分别与胸部收缩模块支撑板和胸部电机支撑板固定连接,胸部收缩电机通过胸部电机联轴器带动胸部水平输入轴转动,胸部水平输入轴穿过胸部收缩模块壳体后另一端与胸部水平锥齿轮采用键连接,胸部水平锥齿轮带动胸部竖直锥齿轮和胸部竖直减速轴转动,胸部竖直减速轴另一端与胸部竖直轴小带轮采用键连接,胸部竖直轴小带轮通过胸部传动带带动胸部输出轴大带轮、胸部第一输出轴和胸部第一输出轴齿轮沿轴线转动,胸部第一输出轴齿轮与胸部第二输出轴齿轮啮合带动胸部第二输出轴沿轴线与胸部第一输出轴反方向转动,胸部第一输出轴和胸部第二输出轴上皆设有方形卡槽,胸部训练弹性带两端嵌入卡槽中与胸部第一输出轴和胸部第二输出轴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座椅在位于胸部训练弹性带水平位置处开设对称的方形通孔用于放置座椅两侧的胸部座椅滚轮,胸部座椅滚轮与胸部座椅滚轮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胸部座椅滚轮轴上设有胸部座椅滚轮轴承与座椅连接,胸部座椅滚轮轴承靠近座椅一侧设有胸部座椅滚轮轴承止推垫圈,胸部训练弹性带绕过座椅两侧的胸部座椅滚轮到达胸部位置,胸部训练弹性带两端在胸部收缩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收缩和舒张;肩部下压模块位于胸部收缩模块上方,并对称设置在座椅两侧,肩部下压支座与座椅通
过螺栓固定连接,肩部下压套筒与肩部下压支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肩部下压套筒与肩部复位弹簧一端抵接,肩部复位弹簧另一端与肩部下压滑块抵接,肩部下压滑块与肩部下压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肩部下压套筒与肩部下压套筒底盖螺纹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腹部收缩模块和胸部收缩模块进行抗阻训练时可相互配合工作,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腹部训练弹性带在患者进行腹式吸气时收缩,在患者呼气时舒张,胸部训练弹性带保持恒定长度限制胸部运动,进行胸式呼吸训练时,胸部训练弹性带在患者进行胸式吸气时收缩,在患者呼气时舒张,腹部训练弹性带保持恒定长度限制腹部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肌抗阻训练装置,它包括座椅(1)、腹部收缩模块(2)、背部顶出模块(3)、胸部收缩模块(4),肩部下压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部收缩模块(2)由腹部收缩电机(2

1)、腹部收缩模块支撑板(2

2)、腹部电机支撑板(2

3)、腹部电机联轴器(2

4)、腹部水平输入轴(2

5)、腹部收缩模块壳体(2

6)、腹部水平锥齿轮(2

7)、腹部竖直锥齿轮(2

8)、腹部竖直减速轴(2

9)、腹部竖直轴小带轮(2

10)、腹部传动带(2

11)、腹部输出轴大带轮(2

12)、腹部第一输出轴(2

13)、腹部第一输出轴齿轮(2

14)、腹部训练弹性带(2

15)、腹部第二输出轴(2

16)、腹部第二输出轴齿轮(2

17)、腹部座椅滚轮轴(2

18)、腹部座椅滚轮轴承止推垫圈(2

19)、腹部座椅滚轮轴承(2

20)、腹部座椅滚轮(2

21)组成;所述的背部顶出模块(3)由顶出模块壳体(3

1)、顶出电机(3

2)、顶出电机联轴器(3

3)、顶出模块传动轴(3

4)、顶出凸轮(3

5)、凸轮限位卡环(3

6)、背部顶出杆(3

7)、背部复位弹簧(3

8)、背部顶出杆套筒(3

9)、上侧背垫底座(3

10)、下侧背垫底座(3

11)、背垫(3

12)组成;所述的胸部收缩模块(4)由胸部收缩电机(4

1)、胸部收缩模块支撑板(4

2)、胸部电机支撑板(4

3)、胸部电机联轴器(4

4)、胸部水平输入轴(4

5)、胸部收缩模块壳体(4

6)、胸部水平锥齿轮(4

7)、胸部竖直锥齿轮(4

8)、胸部竖直减速轴(4

9)、胸部竖直轴小带轮(4

10)、胸部传动带(4

11)、胸部输出轴大带轮(4

12)、胸部第一输出轴(4

13)、胸部第一输出轴齿轮(4

14)、胸部训练弹性带(4

15)、胸部第二输出轴(4

16)、胸部第二输出轴齿轮(4

17)、胸部座椅滚轮轴(4

18)、胸部座椅滚轮轴承止推垫圈(4

19)、胸部座椅滚轮轴承(4

20)、胸部座椅滚轮(4

21)组成;所述的肩部下压模块(5)由肩部下压支座(5

1)、肩部下压套筒(5

2)、肩部复位弹簧(5

3)、肩部下压滑块(5

4)、肩部下压臂(5

5)、肩部下压套筒底盖(5

6)组成;所述的腹部收缩模块(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座椅(1)背侧底部,腹部收缩电机(2

1)通过螺栓分别与腹部收缩模块支撑板(2

2)和腹部电机支撑板(2

3)固定连接,腹部收缩电机(2

1)通过腹部电机联轴器(2

4)带动腹部水平输入轴(2

5)转动,腹部水平输入轴(2

5)穿过腹部收缩模块壳体(2

6)后另一端与腹部水平锥齿轮(2

7)采用键连接,腹部水平锥齿轮(2

7)带动腹部竖直锥齿轮(2

8)和腹部竖直减速轴(2

9)转动,腹部竖直减速轴(2

9)另一端与腹部竖直轴小带轮(2

10)采用键连接,腹部竖直轴小带轮(2

10)通过腹部传动带(2

11)带动腹部输出轴大带轮(2

12)、腹部第一输出轴(2

13)和腹部第一输出轴齿轮(2

14)沿轴线转动,腹部第一输出轴齿轮(2

14)与腹部第二输出轴齿轮(2

17)啮合带动腹部第二输出轴(2

16)沿轴线与腹部第一输出轴(2

13)反方向转动,腹部第一输出轴(2

13)和腹部第二输出轴(2

16)上皆设有方形卡槽,腹部训练弹性带(2

15)两端嵌入卡槽中与腹部第一输出轴(2

13)和腹部第二输出轴(2

16)采用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座椅(1)在位于腹部训练弹性带(2

15)水平位置处开设对称的方形通孔用于放置座椅(1)两侧的腹部座椅滚轮(2

21),腹部座椅滚轮(2

21)与腹部座椅滚轮轴(2

1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腹部座椅滚轮轴(2

18)上设有腹部座椅滚轮轴承(2

20)与座椅(1)连接,腹部座椅滚轮轴承(2

20)靠近座椅(1)一侧设有腹部座椅滚轮轴承止推垫圈(2

19),腹部训练弹性带(2

15)绕过座椅(1)两侧的腹部座椅滚轮(2

21)到达腹部位置,腹部训练弹性带(2

15)两端在腹部收缩电机的驱动下进行收缩和舒张;背部顶出模块位于腹部收缩模块(2)上方且顶出模块壳体(3

1)与座椅(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顶出电机(3

2)通过顶出电机联轴器(3

3)带动顶出模块传动轴(3

4)转动,顶出模块传动轴(3

4)另一端与顶出凸轮(3

5)采用键连接,顶出凸轮(3

5)远离顶出电机(3

2)端设有凸轮限位卡环(3

6),顶出凸轮(3

5)与背部顶出杆(3

7)一端抵
接,背部顶出杆(3

7)另一端穿过与背部顶出杆套筒(3

9)同轴的开设在座椅(1)上的圆形通孔与下侧背垫底座(3

11)铰接,顶出电机(3

2)带动顶出凸轮(3

5)转动,顶出凸轮(3

5)带动背部顶出杆(3

7)沿背部顶出杆套筒(3

9)方向伸缩,周期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金刚李长鹏孙海张嘉伟牛锁良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