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92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涉及加压测试技术领域,针对市场上的加压装置不具备散热能力,测试过程精确度不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超高压气泵,且所述超高压气泵进气管外端连接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包括滤网,所述超高压气泵一侧连接有泄压阀,且所述泄压阀顶部设置有第一气压表,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换气机构,且所述换气机构包括电机和反向电机,所述壳体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且所述万向轮包括止刹杆和卡位盘,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压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测试的精准度,增长了使用寿命,检修更方便,且移动运输更为方便。更为方便。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压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活与工作中,我们有许多场景里用到的物品在出厂前均需要经过超高压常温测试,测试合格才能对外售卖使用,目前市场上的超高压测试用加压装置不具备散热能力,测试过程中装置内的温度会随着气体的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升高,导致测试过程精确度不高,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解决了市场上的超高压测试用加压装置不具备散热能力,导致测试过程精确度不高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超高压气泵,且所述超高压气泵的进气管外端连接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包括滤网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超高压气泵的一侧连接有泄压阀,且所述泄压阀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压表,所述壳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为换气机构,且所述换气机构包括电机和反向电机,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且所述万向轮包括止刹杆和卡位盘,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设置有。
[000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玻璃观察窗,且所述壳体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换气窗。
[0007]优选的,所述超高压气泵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母接口,所述超高压气泵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且所述超高压气泵的底端设置由螺栓与壳体进行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罩包括罩斗,所述罩斗的一端设置为外螺纹接口,且所述罩斗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套壳,所述罩斗与安装套壳之间设置有滤网。
[0009]优选的,所述泄压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压表,且所述泄压阀的一侧设置为进气口,所述泄压阀的另一侧设置为出气口。
[0010]优选的,所述换气机构包括外壳,且所述换气机构还包括电机和反向电机,所述电机和反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且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扇叶,所述传动轴穿过壳体与外壳。
[0011]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下方焊接有转动板,且所述转动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止刹杆穿过其表面的轨道,且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轮子,所述轮子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位盘。
[0012]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压表,且所述控制面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旋钮,所述控制面板与超高压气泵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换气机构,使得壳体内的空气在电机与反向电机的不断运转下,一边向外吹出温度较高的空气,一边将常温的空气吸入,减小了装置温度升高对测试产生的影响,提升了测试的精准度。
[0015]2、本技术通过在进气管的外端安装了过滤罩,使得超高压气泵吸入的空气均是被滤网过滤了的空气,确保了超高压气泵内部不会进入灰尘污垢,减小了超高压气泵出现故障的概率,增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一气压表与第二气压表,使得本技术能够通过观察两个气压表的读书变化而判断出本装置是否有漏气现象,方便装置出现故障时进行检修。
[0017]4、本技术通过设置了万向轮,使得本技术便于移动运输,且通过设置了之刹杆与卡位盘,使得本技术在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能够简易的进行原地定位,防止工作运转中装置发生位移。
[0018]综上所述,该装置提升了测试的精准度,增长了使用寿命,检修更方便,且移动运输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壳体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罩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泄压阀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换气机构分解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的万向轮分解示意图。
[0026]图中标号:1、壳体;101、玻璃观察窗;102、第一安装孔;103、第二安装孔;104、换气窗;2、超高压气泵;201、进气管;202、螺母接口;203、出气管;204、螺栓;3、过滤罩;301、罩斗;302、外螺纹接口;303、安装套壳;304、滤网;4、泄压阀;401、第一气压表;402、进气口;403、出气口;5、换气机构;501、外壳;502、电机;503、传动轴;504、扇叶;505、反向电机;6、万向轮;601、轴承;602、转动板;603、安装板;604、止刹杆;605、轮子;606、卡位盘;7、控制面板;701、第二气压表;702、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参照图1

图7,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超高压气泵2,且超高压气泵2的进气管201外端连接有过滤罩3,过滤罩3包括滤网304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超高压气泵2的一侧连接有泄压阀4,且泄压阀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压表401,壳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为换气机构5,且换气机构5包括电机502和反向电机
505,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6,且万向轮6包括止刹杆604和卡位盘606,壳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7,且控制面板7的表面设置有701,控制面板7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压表701,且控制面板7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旋钮702,控制面板7与超高压气泵2电性连接,控制超高压气泵2的运转,壳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玻璃观察窗101,方便观察到第一气压表401的读数,且壳体1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2和第二安装孔103,壳体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换气窗104,供气体交换,超高压气泵2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201,且进气管2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母接口202,方便过滤罩3的安装,超高压气泵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203,用于与测试装置相连接,且超高压气泵2的底端设置由螺栓204与壳体1进行固定,确保工作过程稳定。
[0029]如图4,图5所示,过滤罩3包括罩斗301,罩斗301的一端设置为外螺纹接口302,用于与螺母接口202进行安装,且罩斗301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套壳303,方便更换新的滤网304,罩斗301与安装套壳303之间设置有滤网304,泄压阀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压表401,能够观察到进气口402与出气口403之间的气压,且泄压阀4的一侧设置为进气口402,泄压阀4的另一侧设置为出气口40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超高压气泵(2),且所述超高压气泵(2)的进气管(201)外端连接有过滤罩(3),所述过滤罩(3)包括滤网(304)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超高压气泵(2)的一侧连接有泄压阀(4),且所述泄压阀(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气压表(401),所述壳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换气机构(5),且所述换气机构(5)包括电机(502)和反向电机(505),所述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6),且所述万向轮(6)包括止刹杆(604)和卡位盘(606),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7),且所述控制面板(7)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气压表(7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玻璃观察窗(101),且所述壳体(1)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2)和第二安装孔(103),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换气窗(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压气泵(2)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201),且所述进气管(20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母接口(202),所述超高压气泵(2)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203),且所述超高压气泵(2)的底端设置由螺栓(204)与壳体(1)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压常温测试用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罩(3)包括罩斗(301),所述罩斗(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英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颉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