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横向航迹引导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无人机横向航迹引导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横向航迹引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的目标航迹由多个目标航点组成,相邻两个目标航点之间是一个目标航段,目标航段分为直线目标航段、圆弧目标航段。
[0003]当前,多是采用动力/运动误差算法或虚拟目标点算法,计算直线目标航段的航向指令角、圆弧目标航段的航向指令角,对无人机进行横向引导,使无人机追踪目标航迹,飞过或飞越目标航点,其中:
[0004]动力/运动误差算法,是一类对于模型的依赖程度很强的算法,在模型准确时,可对无人机横向航迹取得很好的引导效果,一旦模型不够准确,会产生较大的误差,甚至是产生灾难性后果;
[0005]虚拟目标点算法,多用于对动态目标点进行追踪,而无人机的目标航点相对静止,难以准确适用。
[0006]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0007]需注意的是,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横向航迹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直线目标航段的控制量:其中,e
ay
为无人机的侧偏距,是直线目标航段的控制量;x、y为无人机的坐标;x
P(i+1)
、y
P(i+1)
为直线目标航段的起始航点;x
P(i+2)
、y
P(i+2)
为直线目标航段的终止航点;基于向量场方法,计算直线目标航段的航向指令角:其中,χ
c
(e
ay
)为直线目标航段的航向指令角;χ
inf
为无人机在远离直线目标航段时的航向角;k为直线目标航段航向指令角计算系数;计算圆弧目标航段的控制量:计算圆弧目标航段的控制量:计算圆弧目标航段的控制量:为无人机与北向之间的夹角,是圆弧目标航段的控制量;d为无人机与圆弧目标航段圆心间的距离,是圆弧目标航段的控制量;x
c
、y
c
为圆弧目标航段的圆心坐标;基于向量场方法,计算直线目标航段的航向指令角:其中,χ
c
(d
‑
ρ,λ)为圆弧目标航段的航向指令角;λ为无人机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飞行方向;ρ为圆弧目标航段的半径;k
o
为圆弧目标航段航向指令角计算系数;以直线目标航段的航向指令角χ
c
(e
ay
)、圆弧目标航段的航向指令角χ
c
(d
‑
ρ,λ),对无人机横向航迹进行引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横向航迹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横向航迹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
无人机沿顺时针方向飞行时,λ=1;无人机沿逆时针方向飞行时,λ=
‑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横向航迹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于无人机的侧偏距e
ay
、直线目标航段的航向指令角χ
c
(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文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