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63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清洁工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液体输出部和液体回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出部包括三通阀、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壳体上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通口连接形成第一液体输出管道;所述第二出液口位于所述分隔板上且与所述液体回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通口连接形成第二液体输出管道。本申请在于为抽吸清洁器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内部清洁,保持清洁工具内部管道通畅和干净的清洁工具。内部管道通畅和干净的清洁工具。内部管道通畅和干净的清洁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表面清洁设备
,特别是一种清洁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抽吸清洁器是一类专门针对沙发、地毯等织物表面产品进行深度清洁的表面清洁设备,由于抽吸清洁器使用快速有效且不对织物表面产品造成伤害,应用逐渐广泛。而由于织物产品的多样性和面临脏污问题的复杂性,针对不同的待清洁产品和脏污状态,抽吸清洁器灵活配置不同的清洁工具作为附件以备不同情况的选择。在现有清洁工具中较常见的有具备流体输送系统和流体回收系统的清洁刷,流体输送系统用于将清洁液输送到待清洁产品表面,清洁刷上设有毛刷用于刷洗待清洁产品表面,流体回收系统用于抽取待清洁产品表面的污液和污物,从而使待清洁产品得到深度清洁。但是清洁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污水或污物会残留在清洁工具内部管道及流体回收系统中,会影响抽吸效果,并且容易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在后续使用会造成二次污染并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清洁工具,便于进行内部清洁,保持清洁工具内部管道通畅和干净,避免影响后续使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清洁工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液体输出部和液体回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出部包括三通阀、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壳体上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通口连接形成第一液体输出管道;所述第二出液口位于所述分隔板上且与所述液体回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通口连接形成第二液体输出管道;所述第一液体输出管道和所述第二液体输出管道分别由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控制。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洁工具,通过三通阀、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设置使清洁液输出管道变更为两条分开且独立控制的液体输出管道;其中,第一液体输出管道的第一出液口设置在壳体上与外界连通,通过第一控制阀控制,使清洁工具保留有向待清洁产品表面输送清洁液的能力;第二液体输出管道的第二出液口设置在分隔板上并与液体回收部连通,使得清洁工具具有向液体回收部输送清洁液的功能,在清洁工作进行时或结束后通过第二控制阀控制第二液体输出管道向液体回收部输送清洁液,再进行抽吸,实现对液体回收部及壳体内部进行自清洁,保持清洁工具内部管道的通畅和干净。
[0006]优选地,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所述液体回收部的抽吸口,所述第二出液口位于所述抽吸口的一端。通过优化第二出液口的位置,将第二出液口设置在靠近抽吸口的位置,对抽吸口的清洁效果更好,同时保证清洗液最大范围冲洗到整个液体回收部。
[0007]优选地,与所述抽吸口相邻设置有毛刷件,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在所述毛刷件同一侧面的壳体上。这进一步优化了抽吸口、毛刷件和第一出液口的位置,通过将第一出液口
和毛刷件设置在壳体的同一侧,在清洗液向待清洁产品表面喷出后,通过在同一侧上的毛刷件对待清洁物品进行刷洗,刷洗完毕再将抽吸口对着污水进行抽吸,使用过程不需旋转或调整清洁工具,更加符合使用者的清洁操作习惯,有利于提高清洁效率和用户体验。
[0008]优选地,所述清洁工具包括前后连接的手持部和刷头部,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手持部和刷头部。此方案将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分别设置在手持部和刷头部,进一步优化清洁工具的结构设置,合理利用既定空间,在不改变现有壳体结构和体积的前提下,保证两个液体输出管道的工作相互不受干扰。
[0009]优选地,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刷头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液体输出管道在所述手持部和刷头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液体输出管在所述手持部和刷头部分别对应设置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这进一步地优化了清洁工具的结构,手持部和刷头部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不同形状的刷头部同时有利于清洁工具的收纳。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刷头部,位于所述手持部的所述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内设有弹性封堵件,在手持部和刷头部拆卸状态下,所述第一液体输出管道通过所述弹性封堵件封闭管道。这进一步优化了上述方案,由于手持部和刷头部的可拆卸连接,导致第一液体输出管和第二液体输出管需要同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第一控制阀设置在刷头部,导致手持部和刷头部拆卸后,第一液体输出管道有渗水的情况,所以通过在手持部上的第一连接管或第二连接管内设置弹性封堵件,使得在拆卸后通过弹性封堵件封堵第一液体输出管道,避免渗水情况发生。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刷头部,位于所述手持部的所述第三连接管或第四连接管内设有弹性封堵件,在手持部和刷头部拆卸状态下,所述第二液体输出管道通过所述弹性封堵件封闭管道。这是上述方案的另一种替代方案,通过弹性封堵件封闭第二液体输出管道,避免拆卸后渗水的情况发生。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液体输出管的端部设有第一喷嘴件和第二喷嘴件,所述第一喷嘴件和所述第二喷嘴件卡扣连接形成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进水口设有所述第一喷嘴件上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储水腔的出水口设有所述第二喷嘴件上并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这是对第一出液口的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在出液口前设置储水腔,保证第一出液口的出水压力,使清洁液能更有效地喷射到待清洁产品上。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喷嘴件上设有倾斜的导水面,所述导水面与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出液口。这是对上述方案的优化,通过导水面的设置,优化第一出液口的结构,有利于清洁液更加均匀地导向待清洁物体表面,便于清洁。
[0014]优选地,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与所述壳体的另外一端相连接。清洁工具通过软管与主机连接,同时将清洁液从主机输送给清洁工具,并且将液体回收部回收的污水和污物通过软管抽吸回主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清洁工具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清洁工具的液体输出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清洁工具的整体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清洁工具手持部和刷头部拆开示意图;
[0020]图6为图1所示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1.壳体;102.分隔板;103.液体输出部;104.液体回收部;105.三通阀;106.第一出液口;107.第二出液口;108.第一通口;109.第一液体输出管道;110.第二通口;111.第二液体输出管道;112.第一控制阀;113.第二控制阀;114.抽吸口;115.毛刷件;116.手持部;117.刷头部;118.第一连接管;119.第二连接管;120.第三连接管;121.第四连接管;122.弹性封堵件;123.第一喷嘴件;124.第二喷嘴件;125.储水腔;126.进水口;127.出水口;128.导水面;129.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工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液体输出部和液体回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出部包括三通阀、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壳体上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通口连接形成第一液体输出管道;所述第二出液口位于所述分隔板上且与所述液体回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液口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通口连接形成第二液体输出管道;所述第一液体输出管道和所述第二液体输出管道分别由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所述液体回收部的抽吸口,所述第二出液口位于所述抽吸口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抽吸口相邻设置有毛刷件,所述第一出液口设置在所述毛刷件同一侧面的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工具包括前后连接的手持部和刷头部,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手持部和刷头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刷头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液体输出管道在所述手持部和刷头部分别对应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龙范雪峰黎毓照张豪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浦罗迪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