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63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食用菌培养料的发酵容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包括多个顶部敞口且可堆叠的发酵筐,每个所述发酵筐内腔的底部均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机构,每个所述发酵筐表面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每个所述发酵筐底部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压膜机构。该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通过将另一个发酵框堆叠在上方,上方发酵框底部的多个第一压板形成的压紧圈和第一橡胶垫圈将薄膜向下压,进而将塑料膜的四侧下压,使得塑料膜的四边向上折起至竖直状态,实现将塑料膜压紧,同时位于上方的发酵筐可作为下方的发酵筐的上盖,减少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多个发酵筐堆叠的方式,占地面积更小。占地面积更小。占地面积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


[0001]本技术属于食用菌培养料的发酵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

技术介绍

[0002]羊肚菌是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真菌,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可达10厘米,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的凹坑。羊肚菌培养料是羊肚菌生产时的一个关键环节,培养料包括小麦、稻壳、麸皮等,羊肚菌的培养料在使用前需进行发酵才能使用。
[0003]羊肚菌的培养料在使用前需进行发酵,在发酵时,需通过培养料放入发酵容器内建堆撒水,使用塑料膜封紧闷堆发酵,但在塑料膜铺盖时,大多发酵容器是单独设置使用独立的上盖压紧薄膜,使得每个发酵容器都需要配备一个上盖,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旨在解决在塑料膜铺盖时,大多发酵容器是单独设置使用独立的上盖压紧薄膜,使得每个发酵容器都需要配备一个上盖,成本较大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包括多个顶部敞口且可堆叠的发酵筐,每个所述发酵筐内腔的底部均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机构,每个所述发酵筐表面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每个所述发酵筐底部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压膜机构;
[0006]所述压膜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发酵筐底部的四块第一压板,四块所述第一压板首尾依次相连形成压紧圈,所述压紧圈可卡嵌至下方一个所述发酵筐敞口处的内腔,所述压紧圈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圈。
[0007]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的顶部放置有过滤布。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板,每个所述发酵筐表面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板的支撑板。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竖向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竖板形成扣手。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发酵筐的底部均竖向连通有排放管,每个所述排放管的底端均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放管的塞头。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发酵筐两侧面的底部均横向贯穿地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
[0012]优选的,位于最顶端的所述发酵筐的顶部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底部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圈,所述上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3]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在将培养料放入发酵筐内后,通过从前之后在最低端的发酵筐的顶部铺上塑料膜,在塑料膜铺盖完成后,可通过将另一个发酵框堆叠在上方,上方发酵框底部的多个第一压板形成的压紧圈和第一橡胶垫圈将薄膜向下压,进而将塑料膜的四侧下压,使得塑料膜的四边向上折起至竖直状态,实现将塑料膜压紧,同时位于上方的发酵筐可作为下方的发酵筐的上盖,减少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多个发酵筐堆叠的方式,占地面积更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发酵筐;2、把手;3、上盖;4、支撑网;5、固定板;6、固定螺栓;7、连接板;8、竖板;9、第一压板;10、排放管;11、第一橡胶垫圈;12、过滤布;13、支撑板;14、塞头;15、第二压板;16、第二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包括多个顶部敞口且可堆叠的发酵筐1,每个发酵筐1内腔的底部均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机构,每个发酵筐1表面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每个发酵筐1底部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压膜机构。
[0021]通过多个可堆叠的发酵筐1,可减少占地使用面积,同时过滤机构便于将培养料中多余水分进行过滤,同时发酵筐1底部的压膜机构会将塑料膜进行压紧。
[0022]压膜机构包括位于发酵筐1底部的四块第一压板9,四块第一压板9首尾依次相连形成压紧圈,压紧圈可卡嵌至下方一个发酵筐1敞口处的内腔,压紧圈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圈11。
[0023]塑料膜从前往后铺盖,同时塑料膜略大于两侧。
[0024]在塑料膜铺盖时,通过上方发酵筐1底部的压紧圈将塑料膜压在下方发酵筐1内壁处,同时第一橡胶垫圈11会进一步使贴紧下方发酵筐1的内壁处,使得塑料膜的四边向上折起至竖直状态,实现将塑料膜压紧。
[0025]进一步的,过滤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5,两个固定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网4,支撑网4的顶部放置有过滤布12。
[0026]过滤布12避免培养料从支撑网4的滤孔中掉落,同时不会阻碍水分的正常过滤。
[0027]支撑网4对过滤布12起到支撑作用。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培养料放置过滤布12上后,培养料中的对于水分会通过过滤布12进行过滤,同时会通过支撑网4中的滤孔掉落至发酵筐1的底部。
[0029]进一步的,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板7,每个发酵筐1表面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连接板7的支撑板13。
[003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板7与第一压板9的长度相等,在发酵筐1位于最低端时,连接板7可起到支撑作用,在放置在支撑板13上时,可对发酵筐1起到辅助固定效果。
[0031]进一步的,每个支撑板13的底部均竖向固定连接有竖板8,支撑板13与竖板8形成扣手。
[00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的扣手,便于搬动发酵筐1。
[0033]进一步的,每个发酵筐1的底部均竖向连通有排放管10,每个排放管10的底端均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放管10的塞头14。
[0034]排放管10的长度短于第一压板9的长度,避免发酵筐1位于最低端时排放管10损坏。
[0035]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发酵筐1内的水较多时,拔出塞头14,发酵筐1内的水会通过排放管10排出。
[0036]进一步的,每个发酵筐1两侧面的底部均横向贯穿地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6,每个固定板5的外侧均开设有与固定螺栓6相适配的螺纹孔。
[0037]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网4长期使用后,可拆卸固定螺栓6,进而将固定板5取出,可方便对支撑网4进行清洗。
[0038]进一步的,位于最顶端的发酵筐1的顶部放置有上盖3,上盖3底部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压板15,第二压板15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圈16,上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2。
[0039]第二压板15与第一压板9结构相同,同时通过设置的把手2便于拎动上盖3。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顶部敞口且可堆叠的发酵筐(1),每个所述发酵筐(1)内腔的底部均可拆卸地设置有过滤机构,每个所述发酵筐(1)表面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每个所述发酵筐(1)底部的四侧均固定连接有压膜机构;所述压膜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发酵筐(1)底部的四块第一压板(9),四块所述第一压板(9)首尾依次相连形成压紧圈,所述压紧圈可卡嵌至下方一个所述发酵筐(1)敞口处的内腔,所述压紧圈的外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垫圈(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5),两个所述固定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网(4),所述支撑网(4)的顶部放置有过滤布(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肚菌培养料的发酵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板(7),每个所述发酵筐(1)表面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连接板(7)的支撑板(1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腾龙许忠金媛媛李娟李豹蔡永萍樊洪泓鲍大鹏朱芸奚夏丽赵明文蒋宁陈彦林群英钱森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之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