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接口保护装置及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力
,尤其是一种充电接口保护装置及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出行工具慢慢的由燃油车向电动车方向转变。因此电动车成为了近几年老百姓最受关注的交通工具,但它在给老百姓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针对新版电摩、电轻摩在重点电路、电池安全性检测上提高了标准。一方面,是为了确保车体的安全耐用;另一方面,在锂电渗透率越来越高的时代,加快锂电池对电摩产品的适配。
[0003]在现有技术中,无论电动车的充电口和放电口均与车载电源电连接,在车载电源工作于放电状态时,充电口及放电口均带电,在非充电状态下,充电口带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防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充电接口保护装置及电动车,以解决整车电池充电接口有电压输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接口保护装置,包括位于车身的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接口保护装置,包括位于车身的充电接口和车内的电池,所述充电接口设有正极充电端子、负极充电端子和充电信号检测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电MOS管模组、充电MOS管模组和二极管模组,所述放电MOS管模组的第一端口连接电池正极,所述放电MOS管模组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充电MOS管模组的第二端口,且所述放电MOS管模组与所述充电MOS管模组的体二极管通过所述第二端口反接,所述充电MOS管模组的第一端口连接所述正极充电端子,所述放电MOS管模组和充电MOS管模组的控制端口连接所述二极管模组的阳极,所述二极管模组的阴极连接所述充电信号检测端子,所述负极充电端子连接电池负极;当所述充电信号检测端子接收到外部充电信号时,所述放电MOS管模组导通,电池电压通过所述放电MOS管模组、所述充电MOS管模组的体二极管至所述正极充电端子输出,所述正极充电端子接收外部响应该电压的充电电压,使所述充电MOS管模组导通,所述充电电压经过所述充电MOS管模组、放电MOS管模组给所述电池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MOS管模组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相连,且连接共端作为所述放电MOS管模组的第一端口连接电池正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放电MOS管模组的控制端口,连接所述二极管模组中的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充电信号检测端子;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漏极相连,且均作为所述放电MOS管模组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充电MOS管模组的相应第二端口;所述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体二极管阳极均连接漏极、体二极管阴极均连接源极;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作为放电MOS管,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二极管和第一二极管组成放电管栅极驱动电路,当所述充电信号检测端子接收到外部充电信号时,所述电池电压通过所述放电管栅极驱动电路将所述第一MOS管、第二MOS管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MOS管模组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相连,且连接共端作为所述充电MOS管模组的第一端口连接正极充电端子;所述第四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平平,朱力,张传龙,张璐璐,金源,
申请(专利权)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