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531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包括两夹紧机构,每一夹紧机构均包括一安装壳体;每一安装壳体的一端还均开设一连接孔,包壳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一连接孔内;其中一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沿其轴向还开设一与连接孔连通的通气流道,且该安装壳体的外壁还设有与通气流道连通的通气接口;每一连接孔内还均安装一套设于包壳管外壁的密封件;每一安装壳体设有连接孔的一端还固定连接一连接环,且每一连接环内还均安装一套设于包壳管外壁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用于将密封件压紧限位于连接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分体的设计,可有利于试验动态拉压过程中,不会导致密封件松脱、掉落,进而保证试验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试验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试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内压疲劳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

技术介绍

[0002]核燃料包壳管在反应堆内的实际工况中,通常是处于承受多轴应力的状态,而由于包壳管壁厚远小于管径,复杂的多轴应力状态可以简化为双轴应力状态,即轴向和环向应力状态。利用气体或者液体内压实现管材的环向应力,同时附加轴向拉伸或压缩载荷以实现不同比例加载的双轴蠕变试验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试验技术。
[0003]而在双轴蠕变试验过程中,包壳管置于高温(1000℃)真空炉中,通过夹持系统支撑且传递附加的轴向拉、压载荷,同时将包壳管内腔与内压系统连通,其是包壳管与内压系统的中间通道,而现有的夹持系统,即夹具大多设计复杂,且密封效果差,不能适应于长期高温试验,易容易导致试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包括两夹紧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包括两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夹紧机构均包括一安装壳体;每一安装壳体的一端还均开设一连接孔,包壳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一连接孔内;其中一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沿其轴向还开设一与连接孔连通的通气流道,且该安装壳体的外壁还设有与通气流道连通的通气接口;每一连接孔内还均安装一套设于包壳管外壁的密封件;每一安装壳体设有连接孔的一端还固定连接一连接环,且每一连接环内还均安装一套设于包壳管外壁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用于将密封件压紧限位于连接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依次布置于连接孔内的第一密封卡套、第二密封卡套,包壳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密封卡套、第二密封卡套布置;所述第二密封卡套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螺丝孔,第一螺丝孔用于安装螺丝以将第一密封卡套、第二密封卡套锁紧限位于连接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卡套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凸台,且限位凸台插设于第一密封卡套内;所述限位凸台的外壁还套设有C型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栋钟运涛王朋飞张瑞谦李顺平陈乐李革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