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465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存储介质,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包括:线圈、旋转轴、磁极和用于驱动旋转轴的驱动部件,其中,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线圈的轴心,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磁极;所述磁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磁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部件;所述线圈通过导线与所述车辆的逆变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磁极绕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以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经所述逆变器转化成高压直流电信号,以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包进行充电,将用于驱动部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至电池包,从而增加车辆电池包的电量,达到增加车辆续航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运动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迎来了一场能源革命,纷纷由传统的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油电混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增程式混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诸多这些车型理论的提出,目的是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电能,而承接电能的装置就是通常所说的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包的储电量,决定了车辆的续航,继而决定了车辆的安全,能耗等诸多性能。
[0003]为了增加车辆续航,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各大主机厂纷纷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比如增加电芯从而增加电池包的体积,通过多种结构化设计来增大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采用新型材料来提高电池电量,通过能量回收来节约和存储更多电量等方式,但同时需要兼顾车身自重等诸多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运动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存储介质。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运动充电装置,用于车辆,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包括:线圈、旋转轴、磁极和用于驱动旋转轴的驱动部件,其中,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线圈的轴心,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磁极;所述磁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磁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部件;所述线圈通过导线与所述车辆的逆变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磁极绕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以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经所述逆变器转化成高压直流电信号,以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包进行充电。
[0006]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运动充电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进一步地,运动充电装置还包括:升降结构,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升降结构上,所述升降结构用于控制所述旋转轴进行升降,以使所述运动充电装置伸出到车辆地板的上方或隐藏在所述车辆地板的下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踏板,所述踏板连接所述磁极的第二端,所述踏板可被车内用户驱动并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充电装置还包括:拉环和连接杆,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极的第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拉环,所述拉环可被所述车内用户驱动,在所述拉环的作用力下,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磁极绕所述旋转轴旋转。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运动充电装置,通过驱动部件驱动磁极绕旋转轴旋转,将用于驱动部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至电池包,从而增加车辆电池包的电量,达到增加车辆续航的目的。进一步的,用户通过脚踏或拉环在车内运动,可以增加车辆电池包
的电量,使得车辆更加智能化,为用户带来更贴切的用车体验。
[001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车身域控制器发出的发电控制指令;获取车辆状态信号;根据所述发电控制指令和所述车辆状态信号控制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在所述车辆内的位置。
[0012]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3]进一步地,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号控制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在所述车辆内的位置,包括:若所述发电控制指令为开启指令,且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存在碰撞信号,则控制所述升降结构不升起,以使所述运动充电装置隐藏在所述车辆地板的下方;若所述发电控制指令为所述开启指令,且根据车辆状态信号判断所述车辆不存在碰撞信号,则控制所述升降结构升起,以使所述运动充电装置伸出到所述车辆地板的上方;若所述发电控制指令为关闭指令,则控制所述升降结构下降,以使所述运动充电装置隐藏在所述车辆地板的下方。
[0014]进一步地,在控制所述升降结构升起之后,还包括:判断是否有感应电流;若存在所述感应电流,将所述感应电流转化为高压直流电信号;将所述高压直流电信号传输至电池包,以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
[0015]进一步地,在将所述高压直流电信号传输至电池包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电池包是否处于满电状态;若是,控制所述高压直流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电池包,否则,控制所述高压直流电信号停止传输至所述电池包。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识别发电控制指令和车辆状态信号,对运动充电装置进行控制,以使运动充电装置产生感应电流后,对车辆的电池包进行充电,将用于驱动部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至电池包,从而增加车辆电池包的电量,达到增加车辆续航的目的。进一步的,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电池包的电量,对电池包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以防止电池包过充。
[0017]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运动充电装置。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识别发电控制指令和车辆状态信号,对运动充电装置进行控制,以使运动充电装置产生感应电流后,对车辆的电池包进行充电,将用于驱动部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至电池包,从而增加车辆电池包的电量,达到增加车辆续航的目的。进一步的,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电池包的电量,对电池包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以防止电池包过充。
[0019]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程序,所述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通过识别发电控制指令和车辆状态信号,对运动充电装置进行控制,以使运动充电装置产生感应电流后,对车辆的电池包进行充电,将用于驱动部件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存储至电池包,从而增加车辆电池包的电量,达到增加车辆续航的目的。进一步的,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检测电池包的电量,对电池包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以防止电
池包过充。
[0021]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运动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27]目前,为了增加车辆续航,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各大主机厂纷纷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比如增加电芯从而增加电池包的体积,通过多种结构化设计来增大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采用新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车辆,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包括:线圈、旋转轴、磁极和用于驱动旋转轴的驱动部件,其中,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线圈的轴心,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磁极;所述磁极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磁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部件;所述线圈通过导线与所述车辆的逆变器连接,所述驱动部件可驱动所述磁极绕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以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经所述逆变器转化成高压直流电信号,以对所述车辆的电池包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结构,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升降结构上,所述升降结构用于控制所述旋转轴进行升降,以使所述运动充电装置伸出到车辆地板的上方或隐藏在所述车辆地板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踏板,所述踏板连接所述磁极的第二端,所述踏板可被车内用户驱动并绕所述旋转轴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运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环和连接杆;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磁极的第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拉环,所述拉环可被所述车内用户驱动,在所述拉环的作用力下,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磁极绕所述旋转轴旋转。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运动充电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接收车身域控制器发出的发电控制指令;获取车辆状态信号;根据所述发电控制指令和所述车辆状态信号控制所述运动充电装置在所述车辆内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映峰张伟利唐冬孙贺翟志欣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