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回热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828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回热器,包括壳体、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若干换热管,换热管穿过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第一管板与第二管板将壳体内部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换热管设置于第二腔室内,换热管将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在壳体上设置进气口,在壳体上出气口,在第二腔室上设置进液口与出液口,在第三腔室底部设置有回油口;出气口靠近换热管的一侧向内伸出形成挡板。整个卧式回热器设计结构简单,高效的热交换能力,使低压侧未过热的液态制冷剂充分有效过热,高压侧液态制冷剂能够过冷,大幅度提高压缩机的制冷效率;提高气液分离的效率,保护压缩机稳定运行;回油效果良好,系统安全性得到提高。性得到提高。性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回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温制冷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回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对低碳环保,节能高效的呼声日益高涨,冷冻冷藏行业将如何提高制冷设备的能效比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显得尤为关键。
[0003]在冷冻冷藏行业的制冷机组,为降低能耗,通常会选择单机双级螺杆式压缩机,压缩机在运行时,蒸发器内未过热的液态制冷剂随气体吸入压缩机气缸,造成液积现象。一旦压缩机出现液积现象,液积产生的高压会使气缸内的受力元件变形和损坏。一般为防止压缩机积液,会在压缩机的吸气口前设置气液分离器或者回热器。而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只起到分离气态和液态作用,由于有液体的存在会增加了压缩机吸气的阻力,影响压缩机的制冷能力;现有的回热器换热面积过小,无法显著提高压缩机的制冷效率;同时,气液分离器与回热器为两个独立的部件,若同时使用将占据较大空间,同时成本也相应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起到气液分离又能实现热交换效果的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回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回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设置于壳体(100)内的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设置于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之间的若干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3)穿过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所述第一管板(1)与第二管板(2)将壳体(100)内部分为第一腔室(110)、第二腔室(120)以及第三腔室(130),所述换热管(3)设置于第二腔室(120)内,所述换热管(3)将所述第一腔室(110)与第三腔室(130)连通,在所述壳体(100)上设置用于连通第一腔室(110)的进气口(4),在所述壳体(100)上设置用于连通第三腔室(130)的出气口(5),在所述第二腔室(120)上设置有进液口(6)与出液口(7),在所述第三腔室(130)底部设置有回油口(8);所述出气口(5)靠近换热管(3)的一侧向内伸出形成挡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回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6)位于第二腔室(120)底部且靠近出气口(5)一侧设置;所述出液口(7)位于第二腔室(120)底部且靠近进气口(4)一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回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腔室(120)内部设置有若干错开排列的折流板(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回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折流板(10)呈上下错开的方式进行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高效低温制冷系统用卧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嘉文曹德云
申请(专利权)人:四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