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805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包括承载板,固定侧板,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侧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的底面;固定支杆,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支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的底面右侧;带刹万向轮,所述带刹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杆的底端;扶手,所述扶手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板的顶面右侧;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固定贯穿所述承载板设置;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通所述储料箱的底面设置;车轴,所述车轴贯穿所述固定侧板设置。该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能便于将豆种有序的等间距进行播种,保障豆种播种位置间距一致,实现有规律的播种,保障大豆的生长,同时在播种后可自动使土壤将豆种覆盖,提高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播种
,具体为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播种机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我国是一个农业种植大多,大豆是我国农户常种植的农作物,大豆是一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压豆油、炼酱油和提炼蛋白质,因此大豆是中国饮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大豆在我国已有千年的种植历史,在大豆栽种时,需要在地面开槽,将豆种置于槽内,并使用土壤将豆种覆盖;
[0003]但目前使用的大豆栽培用的播种机播种位置的准确性较差,难以保障播种位置的间距一致,播种位置杂乱,毫无规律,使得播种的豆种之间,有些过于靠近,有些过于疏远,从而将影响大豆的生长,同时在播种后还需要人工将土壤覆盖在豆种上,不仅造成农户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工作效率地下;
[0004]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包括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侧板(2),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侧板(2)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板(1)的底面;固定支杆(3),所述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固定支杆(3)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板(1)的底面右侧;带刹万向轮(4),所述带刹万向轮(4)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杆(3)的底端;扶手(5),所述扶手(5)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板(1)的顶面右侧;储料箱(6),所述储料箱(6)固定贯穿所述承载板(1)设置;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贯通所述储料箱(6)的底面设置;车轴(8),所述车轴(8)贯穿所述固定侧板(2)设置,且所述车轴(8)与所述固定侧板(2)轴承连接;车轮(9),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车轮(9)固定安装于所述车轴(8)的轴端;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的底面;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储料箱(6)的底面,且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相连接;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出料管(7)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侧板(2)的内侧面;开槽覆土机构,所述开槽覆土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锥形齿轮组(10),所述锥形齿轮组(10)安装在所述车轴(8)上,且所述锥形齿轮组(10)位置两个所述固定侧板(2)之间;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顶端与所述承载板(1)的底面轴承连接,且所述转动杆(11)的底端与所述锥形齿轮组(1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皮带轮(12),所述主动皮带轮(12)固定套装在所述转动杆(11)的表面;传动轴(13),所述传动轴(13)的顶端与所述储料箱(6)的底面轴承连接,且所述传动轴(13)位于所述出料管(7)的左侧;从动皮带轮(14),所述从动皮带轮(14)固定套装在所述传动轴(13)的表面,且所述从动皮带轮(14)与所述主动皮带轮(12)通过传动皮带(15)传动连接;凸轮(16),所述凸轮(16)固定安装于所述传动轴(13)的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大豆栽培的手动开槽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挡料板(17),所述挡料板(17)贯穿所述出料管(7)的左侧壁设置,且所述挡料板(17)与所述出料管(7)的左侧壁滑动连接;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固定安装于所述挡料板(17)的左侧面,且所述连接板(18)位于所述凸轮(16)的左侧;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固定安装于所述出料管(7)的左侧面,且所述固定杆(19)贯穿所述连接板(18)设置,并且所述固定杆(19)与所述连接板(18)滑动连接;
拉簧(20),所述拉簧(20)套设于所述固定杆(19)的外侧,且所述拉簧(20)的右端与所述出料管(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拉簧(20)的左端与所述连接板(1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豆栽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森莫武平莫爱素向花香覃耀冠蒙月群蒋华科刘珊珊明樊强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