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红军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08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5
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所属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轮体,安装板顶端左侧安装有把手,安装板外壁顶端前后两侧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多个种子存储箱,安装板内侧装配有调节机构。该装置能够实现对播种的种子粒数进行调节和控制,既能实现根据不同土质调整同种植株的不同播种种子数量的需求,还能够适用于不同植株种子数量播种的不同需求,有效避免了播撒过多造成的种子浪费以及种子过少出苗率低的弊端,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便利,还能够对洒出的种子路径进行限定,保证每一个种子接收槽内腔的种子能够在同一位置进行下落,保证了落种的集中性。保证了落种的集中性。保证了落种的集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


[0001]本技术属于农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

技术介绍

[0002]播种机是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
[0003]经检索,中国技术专利CN214228852U一种农用播种机公开了如下内容:“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农用播种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端下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下侧右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右端连接有第一车轮,所述箱体右端下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下侧左端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左端连接有第二车轮,第二车轮左端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箱体两侧中部开设有第一滚动轴承,箱体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端位于第一滚动轴承之中,该装置可以根据路程均匀播种,同时翻土、播种、填土、施肥达到一体化,节省人力物力”;
[0004]上述专利案件虽然实现了播种、翻土、播种、填土、施肥的一体化流程,但是无法对播种的种子粒数进行调节和控制,每个坑位的种子播种数量过多则会造成种子的浪费,若播种数量过少则无法保证后续植株的出苗率,因此,根据不同植株精准控制和调节种子的播种数量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播种机存在的无法对播种的种子粒数进行调节和控制,每个坑位的种子播种数量过多则会造成种子的浪费,若播种数量过少则无法保证后续植株的出苗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能够实现对播种的种子粒数进行调节和控制,既能实现根据不同土质调整同种植株的不同播种种子数量的需求。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轮体,所述安装板顶端左侧安装有把手,所述安装板外壁顶端前后两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多个种子存储箱,所述安装板内侧装配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
[0007]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外壁后侧,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套筒,且所述套筒前侧与所述安装板外壁内侧转动连接,所述套筒外壁等距安装有多个外转盘,所述外转盘的外壁沿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种子接收槽,所述外转盘的内腔中部内嵌有内转盘,所述内转盘安装于调节杆的外壁上,且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的内壁前后两侧,所述内转盘的外壁沿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腔滑动内嵌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外壁安装有移动杆,且所述移动杆内嵌于所述种子接收槽的内腔,所述调节杆外壁安装有蜗轮,所述套筒外壁贯穿设置有蜗杆,且所述蜗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内壁上,所述蜗轮外壁与所述蜗杆外壁啮合连接。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外壁内侧由前向后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外壁安装有多个限位壳体,所述限位壳体套设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外转盘的外壁,且所述种子存储箱由上至下贯穿所述限位壳体的外壁,所述限位壳体的外壁底端开设有出料孔。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孔开设于所述限位壳体外壁底端与水平线相切位置处。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移动杆与每个所述种子接收槽的位置相对应。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驱动槽倾斜开设于所述内转盘的外壁上。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蜗轮的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留有缝隙。
[0013]本技术的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14]1、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对播种的种子粒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缺陷,本申请通过调节移动杆在种子接收槽内腔的位置,能够实现对进入种子接收槽内腔种子的数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对每次每个坑位播种种子的数量进行控制,通过调节杆、驱动槽和驱动块的配合,能够促使所有移动杆一同在对应位置的种子接收槽内腔进行同步移动,通过蜗杆、蜗轮和调节杆的配合,能够驱动调节杆转动并保证转动后的调节杆位置稳定,该装置能够实现对播种的种子粒数进行调节和控制,既能实现根据不同土质调整同种植株的不同播种种子数量的需求,还能够适用于不同植株种子数量播种的不同需求,有效避免了播撒过多造成的种子浪费以及种子过少出苗率低的弊端,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便利;
[0015]2、通过安装杆、限位壳体和出料孔的设置,能够对经由种子接收槽洒出的种子路径进行限定,保证种子能够沿着限位壳体内壁经出料孔向下落入坑位,进一步保证每一个种子接收槽内腔的种子能够在同一位置进行下落,保证了落种的集中性;
[0016]综上,该装置能够实现对播种的种子粒数进行调节和控制,既能实现根据不同土质调整同种植株的不同播种种子数量的需求,还能够适用于不同植株种子数量播种的不同需求,有效避免了播撒过多造成的种子浪费以及种子过少出苗率低的弊端,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便利,还能够对洒出的种子路径进行限定,保证每一个种子接收槽内腔的种子能够在同一位置进行下落,保证了落种的集中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的主视剖面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的俯视剖面图;
[0019]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的主视图;
[0021]图1

4中,1、安装板,2、轮体,3、把手,4、连接板,5、种子存储箱,6、调节机构, 61、电机,62、套筒,63、外转盘,64、种子接收槽,65、内转盘,66、调节杆,67、驱动槽,68、驱动块,69、移动杆,610、蜗轮,611、蜗杆,7、限位机构,71、安装杆,72、限位壳体,73、出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实施例
[0024]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如图1

4所示,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能够作为后续其他部件的安装基础,安装板1底端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轮体2,轮体2能够沿着地面进行移动,进而实现设备整体的移动,安装板1顶端左侧安装有把手3,通过推动把手3能够便于对设备施加外力促使设备进行移动,安装板1外壁顶端前后两侧连接有连接板 4,连接板4的外壁贯穿设置有三个种子存储箱5,种子存储箱5能够借助连接板4的作用实现位置稳定,安装板1内侧装配有调节机构6,通过调节机构6实现设备每次播种种子数量的调节,调节机构6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7,通过限位机构能够促使种子每次沿着同一位置下落;
[0025]调节机构6包括电机61,电机61为现有技术设备,其在本实施例中满足使用需求即可,不对其进行过多赘述和限定,电机61安装于安装板1外壁后侧,电机61输出端连接有套筒 62,且套筒62前侧与安装板1外壁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自动化农用播种机,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底端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轮体(2),所述安装板(1)顶端左侧安装有把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外壁顶端前后两侧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外壁贯穿设置有多个种子存储箱(5),所述安装板(1)内侧装配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内腔设置有限位机构(7);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电机(61),所述电机(6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外壁后侧,所述电机(61)输出端连接有套筒(62),且所述套筒(62)前侧与所述安装板(1)外壁内侧转动连接,所述套筒(62)外壁等距安装有多个外转盘(63),所述外转盘(63)的外壁沿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种子接收槽(64),所述外转盘(63)的内腔中部内嵌有内转盘(65),所述内转盘(65)安装于调节杆(66)的外壁上,且所述调节杆(66)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套筒(62)的内壁前后两侧,所述内转盘(65)的外壁沿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驱动槽(67),所述驱动槽(67)内腔滑动内嵌有驱动块(68),所述驱动块(68)外壁安装有移动杆(69),且所述移动杆(69)内嵌于所述种子接收槽(64)的内腔,所述调节杆(66)外壁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潘红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