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可靠的双极电凝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94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方便可靠的双极电凝钳,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杆,套杆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钳,套杆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钳,套杆内壁上方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口,活动钳的上方通过条形开口延伸至套杆上表面的一侧,活动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的下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板,第一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旋转调节的方式对双极电凝钳的夹紧大小进行快速的调节,使得双极电凝钳能够无需人员进行控制夹紧,进而降低了人员因为操作力度不稳定而造成器官受损的情况,让双极电凝钳在使用的时候更加安全稳定且可靠方便。定且可靠方便。定且可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便可靠的双极电凝钳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方便可靠的双极电凝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发展,腔镜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病人康复快、适应手术范围广等优点,逐渐取代部分开放手术方式,深受医院和患者欢迎,腔镜微创手术中必须使用到许多腔镜手术器械比如单极消融电极,等离子电刀或者超声刀对目标组织进行切割分离或止血,同时还需要使用到分离钳、抓钳、吸引器或者双极电凝钳等辅助器械。
[0003]现有的双极电凝钳在使用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按压驱动结构带动夹钳进行转动夹紧的,而这样的方式需要操作人员具有高强度的控制力,才能够安全稳定的对患者的组织和血管等人体器官进行夹持,如果操作人员力度控制不稳定则很容易造成患者器官受损,进而导致双极电凝钳操作十分困难且十分不方便。
[0004]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可靠的双极电凝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双极电凝钳在使用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按压驱动结构带动夹钳进行转动夹紧的,而这样的方式需要操作人员具有高强度的控制力,才能够安全稳定的对患者的组织和血管等人体器官进行夹持,如果操作人员力度控制不稳定则很容易造成患者器官受损,进而导致双极电凝钳操作十分困难且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方便可靠的双极电凝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钳,所述套杆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钳,所述套杆内壁上方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活动钳的上方通过条形开口延伸至套杆上表面的一侧,所述活动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的下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所述第二齿板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杆臂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内壁前后两侧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活动钳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和固定钳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路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套杆内壁下方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与第一齿板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上表面与第二齿板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路。
[0011]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钮,所述转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钮片。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转钮相匹配的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的表面刻有刻度线。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通过设置壳体、套杆、固定钳、活动钳、条形开口、扇形齿轮、第一齿板、连接板、第二齿板、环形齿轮、转轴,从而能够采用旋转调节的方式对双极电凝钳的夹紧大小进行快速的调节,使得双极电凝钳能够无需人员进行控制夹紧,进而降低了人员因为操作力度不稳定而造成器官受损的情况,让双极电凝钳在使用的时候更加安全稳定且可靠方便。
[0015]2、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线路、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线路,从而能够在双极电凝钳使用的时候将双极电凝钳与外接的电极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槽和第一滑块,从而能够在第一齿板进行移动的时候对其进行导向处理,通过设置导向块和第二导向槽及第二滑块,从而能够在第二齿板进行移动的时候对其进行导向处理。
[0016]3、通过设置把手和防滑纹路,从而能够在使用双极电凝钳的时候对其进行拿起使用,并且在使用的时候能够防止其发生滑动,通过设置转钮和钮片,从而能够便于带动双极电凝钳进行调节夹持,通过设置刻度盘和刻度线,从而能够在对双极电凝钳进行调节夹持的时候,便于人员观察调节的角度和判断夹紧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套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壳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刻度盘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壳体;2、套杆;3、固定钳;4、活动钳;5、条形开口;6、扇形齿轮;7、第一齿板;8、连接板;9、第二齿板;10、环形齿轮;11、转轴;12、第一连接端;13、第一连接线路;14、第二连接端;15、第二连接线路;16、第一导向槽;17、第一滑块;18、导向块;19、第二导向槽;20、第二滑块;21、把手;22、防滑纹路;23、转钮;24、钮片;25、刻度盘;26、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方便可靠的双极电凝钳,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杆2,套杆2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钳3,套杆2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钳4,能够进行调节的钳体,套杆2内壁上方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口5,便于活动钳4在套杆2内部进行转动,活动钳4的上方通过条形开口5延伸至套杆2上表面的一侧,活动钳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这里采用的扇形齿轮6为180
°
转动的扇形齿轮6,在生产的时候能够只需正常齿轮的一半材料,扇形齿轮6的下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板7,第一齿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第一齿板7和第二齿板9的设备,连接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
有第二齿板9,第二齿板9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环形齿轮10,环形齿轮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杆臂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前后两侧转动连接,采用旋转调节的方式对双极电凝钳的夹紧大小进行快速的调节,使得双极电凝钳能够无需人员进行控制夹紧,进而降低了人员因为操作力度不稳定而造成器官受损的情况,让双极电凝钳在使用的时候更加安全稳定且可靠方便。
[0024]如图1所示,壳体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12和第二连接端14,第一连接端12和活动钳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路13连通,可以使得外界的电机与活动钳4之间进行连通使用,第二连接端14和固定钳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路15连通,可以使得外界的电机与固定钳3之间进行连通使用,在双极电凝钳使用的时候将双极电凝钳与外接的电极进行连接,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1,把手21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路22,在使用双极电凝钳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方便可靠的双极电凝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套杆(2),所述套杆(2)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钳(3),所述套杆(2)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钳(4),所述套杆(2)内壁上方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开口(5),所述活动钳(4)的上方通过条形开口(5)延伸至套杆(2)上表面的一侧,所述活动钳(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6),所述扇形齿轮(6)的下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齿板(7),所述第一齿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板(9),所述第二齿板(9)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环形齿轮(10),所述环形齿轮(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杆臂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壁前后两侧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可靠的双极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端(12)和第二连接端(14),所述第一连接端(12)和活动钳(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路(13)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14)和固定钳(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线路(1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中陈新丰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微创医疗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