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质土体深浅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7526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是一种淤泥质土体深浅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设在深基坑和浅基坑内,在沿浅基坑周侧围合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钻孔灌注桩,在多个第一钻孔灌注桩的上端共同连接有第一冠梁,在浅基坑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筏板,深基坑设在浅基坑内侧,在沿深基坑周侧围合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钻孔灌注桩,在多个第二钻孔灌注桩的上端共同连接有第二冠梁,在深基坑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筏板,在深基坑内沿深基坑四周的每一侧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斜坡撑承台,在多个斜坡撑承台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穿过第二筏板和第二冠梁相连接的钢斜撑。通过先施工浅基坑在施工深基坑的施工方式提高施工效率;符合地铁评估委员会对基坑的抗振动要求以及基坑变形观测要求。基坑变形观测要求。基坑变形观测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质土体深浅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淤泥质土体深浅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各种具有地下拓展空间的建筑越来越多,基坑常有出现;在我司所承建的一处项目,其位于沿海地区、工程地处城市核心区临近地铁,其地质多为淤泥质土体,该种土质深度大、质量差,淤泥质土体具有渗透性差、压缩性高、抗剪强度较低、具有显著的触变性等特点,在工程中属于不良地质;而且地铁列车在移动时,车轮与轨道接触引起轨道周期性的振动,以及车轮在轨道接缝处引起的冲击振动,这些振动经钢轨通过道床传到隧道结构,在通过隧道结构传递到周围的图层中,进而通过土层向四周传播,诱发了二次振动;因此,地铁评估委员会对此项目的基坑抗振动要求、基坑变形观测要求极高。
[0003]在基坑施工时,仅采用单一的支护形式难以同时满足进度要求和经济要求,难以满足地铁评估委员会的抗振动要求和基坑变形观测要求,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合理设计支护结构、保证基坑安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质土体深浅基坑支护结构,设在深基坑和浅基坑内,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浅基坑周侧围合的设置有多个第一钻孔灌注桩,多个第一钻孔灌注桩之间呈一定间距设置,在多个第一钻孔灌注桩的上端共同连接有第一冠梁,在浅基坑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筏板,在相邻的第一钻孔灌注桩之间均设置有抗滑移组件,抗滑移组件浇筑在第一筏板内,所述深基坑设置在浅基坑内侧,浅基坑和深基坑错位布设,在沿所述深基坑周侧围合的设置有多个第二钻孔灌注桩,多个第二钻孔灌注桩之间呈一定间距设置,在多个第二钻孔灌注桩的上端共同连接有第二冠梁,在深基坑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筏板,在相邻的第二钻孔灌注桩之间均设置有抗滑移组件,抗滑移组件浇筑在第二筏板内,在深基坑内沿深基坑四周的每一侧均匀的设置有多个斜坡撑承台,在多个斜坡撑承台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穿过第二筏板和第二冠梁相连接的钢斜撑;所述抗滑移组件包括均呈几字型结构的上抗滑移钢筋和下抗滑移钢筋以及钢筋支架,上抗滑移钢筋固定在钢筋支架的顶部、下抗滑移钢筋固定在钢筋支架的底部,上抗滑移钢筋和下抗滑移钢筋沿钢筋支架上、下对称设置、彼此之间相互平行,上抗滑移钢筋和下抗滑移钢筋的几字型的上端部抵接在相邻的第一钻孔灌注桩或相邻的第二钻孔灌注桩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土体深浅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撑承台包括截面呈直角梯形的承台以及多个承台桩,多个承台桩并排设置在承台的下底面并和承台固定连接;所述钢斜撑的其中一端固定在承台梯形的倾斜面上,钢斜撑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冠梁的内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质土体深浅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斜撑由两根H400*400*13*12型钢拼接所制成,在承台的倾斜面内预埋有第一预埋锚板,钢斜撑的一端和第一预埋锚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冠梁的内侧面上预埋有第二预埋锚板,钢斜撑的另一端设置有倾斜面,钢斜撑的另一端和第二预埋锚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土体深浅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筏板的底部靠近第二钻孔灌注桩的一侧、沿第二钻孔灌注桩周侧围合的设置有多个双轴深层搅拌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质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祁迪都业亮梁晔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