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间挂网支护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桩间挂网支护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钢柱和钢筋混凝土桩在工程建设中的用途愈发广泛,桩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灌注桩,按照桩的设置效应还可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以及挤土桩,在进行桩间施工时往往会使用到一种支护体系对进行支撑防护,以往的桩间挂网支护体系在安装拆卸时效率较低,并且挂网本体之间在进行纵向的连接时比较麻烦,导致不够适用;以往的支护体系与桩间连接不够稳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同时在横向拼接时不够稳定,因此需要对一种桩间挂网支护体系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间挂网支护体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于安装拆卸,并且挂网本体之间不便于纵向连接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间挂网支护体系,包括挂网本体和第一固定杆,所述挂网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间挂网支护体系,包括挂网本体(1)和第一固定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网本体(1)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杆(5),所述第二固定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第二固定杆(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间挂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圈(8),所述安装座(9)等间距分布在第二固定杆(5)的外部,所述安装座(9)对称分布在第二固定杆(5)的顶端和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间挂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定位钩(6),所述定位钩(6)卡接在定位孔(7)的内部可拆卸,所述定位钩(6)与安装座(9)的位置相吻合。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创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腾都建设基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