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补强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基桩补强结构
,具体为一种灌注桩补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灌注桩是在桩位上直接开孔,开好孔后,再将混凝土从桩口倒入,一段时间后,混凝土成型后便会形成与灌注桩同样形成的支墩,混凝土注入后,为确保灌注桩的稳定性,通常会在灌注桩的外部再搭设补强加固结构,用来对其支撑限位,保证支墩成型的质量,一般的补强加固结构,不方便根据桩柱的直径限位固定,使用具有局限性;并且拆装较麻烦,增加了工作负担;桩体与地面接触,路面过车时,容易产生震动,影响结构的稳定性,现在出现一种可对不同规格的桩体限位、拆装较简单以及稳定性较强的灌注桩补强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桩补强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方便根据桩柱的直径限位固定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灌注桩补强加固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间处装配有灌注桩主体,所述灌注桩主体外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环,所述灌注桩主体外部的左侧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补强加固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间处装配有灌注桩主体(8),所述灌注桩主体(8)外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环(7),所述灌注桩主体(8)外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防护环(9),第一防护环(7)和第二防护环(9)之间的两端安装有连接螺栓(12),所述第一防护环(7)的内侧设置有内连接板(15),所述内连接板(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撑板(14),所述加强支撑板(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连接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补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环(7)呈半圆状,所述第一防护环(7)和第二防护环(9)处于同一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补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环(7)和灌注桩主体(8)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腾都建设基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