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741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包括用户侧换热器,所述用户侧换热器的连接端一侧与膨胀阀连通,用户侧换热器的连接端另一侧与压缩机连通,所述膨胀阀、压缩机的自由端与选通型换热机组连通,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膨胀阀、用户侧换热器、压缩机串联形成闭合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空气源、水源两种热源联合利用,协同互补,与空气作为唯一热源相比,可提高运行能效;与水作为唯一热源相比,可降低运行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一台机组双介质能互补运行,满足热泵机组供暖季稳定制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热泵超低温运行cop值降低,保障热泵机组在供暖季,全季节能运行,提升运行能效。提升运行能效。提升运行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源热泵机组吸收室外空气中的热量,实现冬季供暖,具有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节能效果突出的优点,但运行效果易受环境温度、湿度影响。
[0003]供暖季,当室外气温较低时,空气源热泵低温制热,运行效率低;随着室外温度的持续下降,甚至无法运行。当室外空气湿度较大时,空气源热泵蒸发器表面易结霜,降低换热能力甚至损坏设备。
[0004]为实现空气源热泵全供暖季高能效运行,且避免极端天气下热泵无法启动甚至损坏设备,提出一种可在严寒地区供暖全季稳定高效运行的双介质能互补热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包括用户侧换热器,所述用户侧换热器的连接端一侧与膨胀阀连通,用户侧换热器的连接端另一侧与压缩机连通,所述膨胀阀、压缩机的自由端与选通型换热机组连通,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膨胀阀、用户侧换热器、压缩机串联形成闭合回路。
[0007]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包括风冷支路和水冷支路,所述风冷支路和水冷支路并联。
[0008]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的风冷支路包括风冷式换热器,所述风冷式换热器的两个连接端与膨胀阀、压缩机相连通。
[0009]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的水冷支路包括水冷式换热器,所述水冷式换热器的两个连接端与膨胀阀、压缩机相连通。
[0010]所述水冷式换热器的换热连接端分别与低温水源供水、低温水源回水连通。
[0011]所述风冷式换热器的换热连接端与室外风冷换热器风机连通。
[0012]所述用户侧换热器的换热连接端与用户侧回水、用户侧供水连通。
[0013]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包括Ⅰ号三通阀,所述Ⅰ号三通阀一端与膨胀阀连通,Ⅰ号三通阀的另外两端与风冷式换热器、水冷式换热器连通。
[0014]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还包括Ⅱ号三通阀,所述Ⅱ号三通阀一端与压缩机连通,Ⅱ号三通阀的另外两端与风冷式换热器、水冷式换热器连通。
[0015]所述Ⅰ号三通阀、Ⅱ号三通阀的管径相同。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将空气源、水源两种热源联合利用,协同互补,与空气作为唯一热源相比,可提高运行能效;与水作为唯一热源相比,可降低运行成本。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一台机组双介质
能互补运行,满足热泵机组供暖季稳定制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0017]本专利技术风冷式换热器和水冷式换热器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变化交替使用,在供暖初期和末期,室外空气温度较高时,使用风冷式换热器提取空气中的热量。在供暖中期,室外空气温度较低时,使用水冷式换热器提取水源中的热量。本专利技术避免了热泵超低温运行cop值降低,保障热泵机组在供暖季,全季节能运行,提升运行能效。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热泵机组风冷式换热器侧并联一套水冷式换热器,解决空气源热泵在供暖中期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机组表面结霜甚至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保证热泵机组全供暖季不间断稳定制热,保障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机组制热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 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
ꢀꢀ
风冷式换热器
ꢀꢀꢀꢀꢀꢀꢀꢀꢀꢀ2ꢀꢀ
水冷式换热器3
ꢀꢀ
膨胀阀
ꢀꢀꢀꢀꢀꢀꢀꢀꢀꢀꢀꢀꢀꢀꢀꢀ4ꢀꢀ
压缩机5
ꢀꢀ
用户侧换热器
ꢀꢀꢀꢀꢀꢀꢀꢀꢀꢀ6ꢀꢀ
风冷侧电磁阀A7
ꢀꢀ
风冷侧电磁阀B
ꢀꢀꢀꢀꢀꢀꢀꢀ8ꢀꢀ
水冷侧电磁阀A9
ꢀꢀ
水冷侧电磁阀B
ꢀꢀꢀꢀꢀꢀꢀꢀ
10 制冷剂铜管11 室外风冷换热器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包括用户侧换热器5,所述用户侧换热器5的连接端一侧与膨胀阀3连通,用户侧换热器5的连接端另一侧与压缩机4连通,所述膨胀阀3、压缩机4的自由端与选通型换热机组连通,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膨胀阀3、用户侧换热器5、压缩机4串联形成闭合回路。
[0021]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包括风冷支路和水冷支路,所述风冷支路和水冷支路并联。
[0022]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的风冷支路包括风冷式换热器1,所述风冷式换热器1的两个连接端与膨胀阀3、压缩机4相连通。
[0023]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的水冷支路包括水冷式换热器2,所述水冷式换热器2的两个连接端与膨胀阀3、压缩机4相连通。
[0024]所述水冷式换热器2的换热连接端分别与低温水源供水、低温水源回水连通。
[0025]所述风冷式换热器1的换热连接端与室外风冷换热器风机11连通。
[0026]所述用户侧换热器5的换热连接端与用户侧回水、用户侧供水连通。
[0027]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包括Ⅰ号三通阀,所述Ⅰ号三通阀一端与膨胀阀3连通,Ⅰ号三通阀的另外两端与风冷式换热器1、水冷式换热器2连通。
[0028]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还包括Ⅱ号三通阀,所述Ⅱ号三通阀一端与压缩机4连通,Ⅱ号三通阀的另外两端与风冷式换热器1、水冷式换热器2连通。
[0029]所述Ⅰ号三通阀、Ⅱ号三通阀的管径相同。
[0030]具体的,所述风冷支路中设置有风冷侧电磁阀A6和风冷侧电磁阀B7,所述风冷侧
电磁阀A6和风冷侧电磁阀B7位于风冷式换热器11两侧。
[0031]具体的,所述风冷侧电磁阀A6和风冷侧电磁阀B7位于Ⅰ号三通阀、Ⅱ号三通阀之间。
[0032]具体的,所述风冷侧电磁阀A6和风冷侧电磁阀B7为同开同闭的同步控制。
[0033]具体的,所述水冷支路中设置有水冷侧电磁阀A8和水冷侧电磁阀B9,所述水冷侧电磁阀A8和水冷侧电磁阀B9位于水冷式换热器2的两侧。
[0034]具体的,所述水冷侧电磁阀A8和水冷侧电磁阀B9位于Ⅰ号三通阀、Ⅱ号三通阀之间。
[0035]所述水冷侧电磁阀A8和水冷侧电磁阀B9为同开同闭的同步控制。
[0036]又一实施例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包括用户侧换热器5,所述用户侧换热器5的连接端一侧与膨胀阀3连通,用户侧换热器5的连接端另一侧与压缩机4连通,所述膨胀阀3、压缩机4的自由端与选通型换热机组连通,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膨胀阀3、用户侧换热器5、压缩机4串联形成闭合回路。
[0037]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包括风冷支路和水冷支路,所述风冷支路和水冷支路并联。
[0038]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的风冷支路包括风冷式换热器1,所述风冷式换热器1的两个连接端与膨胀阀3、压缩机4相连通。
[0039]所述选通型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包括用户侧换热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换热器(5)的连接端一侧与膨胀阀(3)连通,用户侧换热器(5)的连接端另一侧与压缩机(4)连通,所述膨胀阀(3)、压缩机(4)的自由端与选通型换热机组连通,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膨胀阀(3)、用户侧换热器(5)、压缩机(4)串联形成闭合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包括风冷支路和水冷支路,所述风冷支路和水冷支路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的风冷支路包括风冷式换热器(1),所述风冷式换热器(1)的两个连接端与膨胀阀(3)、压缩机(4)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通型换热机组的水冷支路包括水冷式换热器(2),所述水冷式换热器(2)的两个连接端与膨胀阀(3)、压缩机(4)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介质互补型适应严寒地区的热泵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涌江陈宁洁刘蒙王家璇徐利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