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737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系统包括基于WebGL技术的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和AR实地检修平台,所述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利用WebGL技术将整个区域的场景管线进行3D渲染,用于用户在场景中确定管道所在位置以及了解管道的具体情况,所述AR实地检修平台利用AR技术在移动设备上展示区域的管线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WebGL技术搭建整体的管网场景,根据图表,场景动画展示等多种形式体现管网状况;优化了在使用人工标志作为光线追踪方式时的使用局限性,能够让其一次识别,只有再次扫描到标志时才会更新模型;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仅是在远离现场的总控中心能够得到管网信息,在现场同样能够通过AR检测到单独管网的状况信息。同样能够通过AR检测到单独管网的状况信息。同样能够通过AR检测到单独管网的状况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管线管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管道检修工作十分繁杂,并常常伴随的一定的风险。在发现可疑的损坏情况之后,指挥中心还是需要安排人力前往疑似的区域进行大范围的排查,如果报告错误则会白白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而如果损坏情况大于预期,还有可能产生恶劣的生命财产损失。另外,目前的管道管理方法往往都是停留在指挥大厅预警这一层面上,只能够通过群众举报或者是管道上的报警装置的警报。这种方式不仅报警装置也有损坏的风险,而且问题规模不够直观,容易投入不对等的资源造成浪费。
[0003]目前较为相近的实现方案是对每个管线进行一个图表数据展示,再统一展示在中心大屏上,在出现问题时警报提示。这样的方式需要检修人员在大量的枯燥的图表中实时关注关键数据。这样不但增加了工作难度,还容易出现工作失误的概率。在管道现场的检测方式目前依然是靠检测人员亲自到达现场进行检查,若是一些埋在地下的管网还有可能需要检测人员下井进行核实检验。而若是管网报警规模不清晰误报规模情况,则会白白浪费人力。也有一些运用到AR技术的产品,使用人工标识作为光线追踪方式,这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光线追踪方式,但这个方式有个不方便的点,需要用户时刻将自己的跟踪设备也就是摄像头对准人工标志。这就导致用户的使用范围十分的局限,不能自由检查管线信息。
[0004]综合上述,现有管线管理系统及方法的缺陷是:展示形式单一,目前主流的展示方式依赖于图表,在数据量过多的情况下会造成信息混乱;实用性差,在使用时一定需要时刻用摄像头对准人工标识,不能够自由活动查看管道信息;使用场景单一,仅仅能够在距离现场较远的指挥中心统一查看,在实际现场反而查看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通过使用WebGL技术生成的管线可视化大屏直观的看到每根管道的状况,做到在每个阶段都能够进行检测。在得到大致的管道状况后,派距离较近的检修人员到实地的AR实地检修处,查看管道详细的规模情况从而制定准确的维修计划。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包括基于WebGL技术的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和AR实地检修平台,所述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利用WebGL技术将整个区域的场景管线进行3D渲染,用于用户在场景中确定管道所在位置以及了解管道的具体情况,所述AR实地检修平台利用AR技术在移动设备上展示区域的管线分布;
[0007]所述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包括场景展示模块、第一数据展示模块、状态检测模块以及管线规划模块,所述场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园区场景、管线场景以及园区场景和管线场景间的组合场景;所述第一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展示管线详细参数、损坏状况、负责人信息以及管线地址;所述状态检测模块用于动画模拟展示、检修情况显示以及问题报警;所述管
线规划模块用于场景管线编辑和场景分析;
[0008]所述AR实地检修平台包括管线展示模块、触摸交互模块以及第二数据展示模块,所述管线展示模块用于区域管线展示以及动画模拟展示;所述触摸交互模块用于用户点击、拉大、缩小或滑动展示界面;所述第二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图表展示、状况监控以及资源上交。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基于WebGL技术的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采用的三维引擎库为Three.js。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基于WebGL技术的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使用一种view

gl可视化库,所述w

gl可视化库包括编辑功能,用于将所需的管线导入到场景的任意位置。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w

gl可视化库还包括模型动画功能,用于从场景中获取管线的实时情况。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AR实地检修平台使用的光线追踪模式是人工标志。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AR实地检修平台实现方式中包括ARMarkerController类的updateController方法,用于摄像机在照射同一张标志图或者没拍摄标志图的时候场景中同样能正常出现调用模型。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管线规划模块用于场景分析,包括测量、挖填方分析以及开挖分析。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线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6]使用基于WebGL技术的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将整个区域的场景管线进行3D渲染,用于用户在场景中确定管道所在位置以及了解管道的具体情况;
[0017]使用AR实地检修平台在移动设备上展示区域的管线分布;
[0018]其中,所述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包括场景展示模块、第一数据展示模块、状态检测模块以及管线规划模块,所述场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园区场景、管线场景以及园区场景和管线场景间的组合场景;所述第一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展示管线详细参数、损坏状况、负责人信息以及管线地址;所述状态检测模块用于动画模拟展示、检修情况显示以及问题报警;所述管线规划模块用于场景管线编辑和场景分析;
[0019]所述AR实地检修平台包括管线展示模块、触摸交互模块以及第二数据展示模块,所述管线展示模块用于区域管线展示以及动画模拟展示;所述触摸交互模块用于用户点击、拉大、缩小或滑动展示界面;所述第二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图表展示、状况监控以及资源上交。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系统由一个主控的远程可视化管理平台和一个现场AR实地检修平台组成,通过远程管理平台的发现问题到AR实地检修平台的核实和预估问题规模,以便于指挥中心能够以较小的人力物力及时有效的处理问题。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具体为:
[0021]展示形式多样:利用WebGL技术搭建整体的管网场景,根据图表,场景动画展示等多种形式体现管网状况。
[0022]实用性好:本专利技术优化了在使用人工标志作为光线追踪方式时的使用局限性,能
够让其一次识别,只有再次扫描到标志时才会更新模型。
[0023]使用场景丰富:不仅仅是在远离现场的总控中心能够得到管网信息,在现场同样能够通过AR检测到单独管网的状况信息。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管线管理系统结构流程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AR检修平台使用流程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AR检修平台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出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8]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WebGL技术的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和AR实地检修平台,所述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利用WebGL技术将整个区域的场景管线进行3D渲染,用于用户在场景中确定管道所在位置以及了解管道的具体情况,所述AR实地检修平台利用AR技术在移动设备上展示区域的管线分布;所述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包括场景展示模块、第一数据展示模块、状态检测模块以及管线规划模块,所述场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园区场景、管线场景以及园区场景和管线场景间的组合场景;所述第一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展示管线详细参数、损坏状况、负责人信息以及管线地址;所述状态检测模块用于动画模拟展示、检修情况显示以及问题报警;所述管线规划模块用于场景管线编辑和场景分析;所述AR实地检修平台包括管线展示模块、触摸交互模块以及第二数据展示模块,所述管线展示模块用于区域管线展示以及动画模拟展示;所述触摸交互模块用于用户点击、拉大、缩小或滑动展示界面;所述第二数据展示模块用于图表展示、状况监控以及资源上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GL技术的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采用的三维引擎库为Three.j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WebGL技术的管线可视化管理平台使用一种view

gl可视化库,所述w

gl可视化库包括编辑功能,用于将所需的管线导入到场景的任意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线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

gl可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赫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