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转换器、供电电源及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736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供电电源及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所述电源转换器包括防护电路、桥式整流电路、LC滤波电路、PWM电源控制电路、变压器降压电路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对应的交流电源接入端,所述防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连接所述L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L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该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直接利用现有交流单相二线三电源,有助于实现交流三电源控制装置小型化的设计需求。源控制装置小型化的设计需求。源控制装置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转换器、供电电源及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管理
,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电源转换器、供电电源及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需求量不断增长,各行业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场合需要根据负载的性质,在两路或多路电源间进行可靠切换,以保证供电连续性。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只有交流供电且环境比较特殊的用电场合,需要配备体积小、价格低且使用方便可靠的交流三电源控制装置;其中,供电电源作为交流三电源控制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交流三电源控制装置的一部分空间。
[0004]然而,现有交流三电源控制装置中的供电电源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利于实现交流三电源控制装置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0005]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供电电源及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转换器,所述电源转换器包括防护电路、桥式整流电路、LC滤波电路、PWM电源控制电路、变压器降压电路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对应的交流电源接入端,所述防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连接所述L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L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该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
[000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包括电源转换器Ⅰ、电源转换器Ⅱ、电源转换器Ⅲ、切换电路、降压电路Ⅰ和降压电路Ⅱ;其中,所述电源转换器Ⅰ、所述电源转换器Ⅱ和所述电源转换器Ⅲ均为上述的电源转换器;
[0010]所述电源转换器Ⅰ的输出端、电源转换器Ⅱ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源转换器Ⅲ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Ⅰ的输入端,所述降压电路Ⅰ用于将所述切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源降压后输出第一电源信号;
[0011]所述降压电路Ⅰ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降压电路Ⅱ,所述降压电路Ⅱ用于将所述降压电路Ⅰ输出的第一电源信号降压后输出第二电源信号。
[0012]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电压采集电路Ⅰ、电压采集电路Ⅱ、电压采集电路Ⅲ和报警继电器输出电路,还包括上述的用于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用
于分别为所述中央处理器、所述电压采集电路Ⅰ、所述电压采集电路Ⅱ、所述电压采集电路Ⅲ和所述报警继电器输出电路供电。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源转换器,其包括防护电路、桥式整流电路、LC滤波电路、PWM电源控制电路、变压器降压电路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直接利用现有交流单相二线三电源,将交流单相二线三电源转换为12V直流电源,简化了供电电源结构,缩小了供电电源的体积;
[0015]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供电电源,无需另外加装直流电源供电模块,有助于实现交流三电源控制装置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0016]3)该供电电源适用于负载结构简单且没有直流供电的用电场合,有效解决了现场没有直流供电、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并大大降低了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成本,缩小了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电源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供电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供电电源的降压电路Ⅰ的电路原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供电电源的降压电路Ⅱ的电路原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供电电源的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交流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的报警继电器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附图1示出了一种电源转换器的电路原理图,所述电源转换器包括防护电路、桥式整流电路、LC滤波电路、PWM电源控制电路、变压器降压电路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对应的交流电源接入端,所述防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连接所述L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L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该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
[0026]可以理解,通过外部供电给三路交流电源模块提供单相交流供电输入,即L1和N1、L2和N2、L3和N3;三路交流电源模块分别输入给三路交流供电电源,这三路交流供电工作模式互为备用,且按优先级进行供电的,三路交流供电电源通过图1中的电源转换器将交流电源输入转为直流供电;
[002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源转换器能够利用现场三路交流电源,将交流单相二线三电源(例如,180至270V)转换为12V直流电源。
[0028]如附图1所示,所述防护电路包括保险丝F1、压敏电阻RV1、压敏电阻RV2、热敏电阻RT1、共模电感L3和电容组串Ⅰ,所述电容组串Ⅰ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容C5和电容C6;
[0029]所述保险丝F1的一端作为所述防护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对应图1中的L1),所述共模电感L3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作为所述防护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对应图1中的N1),所述电容组串Ⅰ的一端作为所述防护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容组串Ⅰ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防护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0030]所述保险丝F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3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压敏电阻RV1连接在所述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入端之间,所述压敏电阻RV2连接在所述共模电感L3的两个输出端之间;
[0031]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2的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L3的其中一个输出端,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组串Ⅰ的一端,所述电容组串Ⅰ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2的另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L3的另一个输出端。
[0032]可以理解,所述防护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通过插拔端子连接对应的交流电源接入端(L1和N1、或者L2和N2、或者L3和N3),对输入的交流单相二线三电源进行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防护,使得所述电源转换器具备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电路、桥式整流电路、LC滤波电路、PWM电源控制电路、变压器降压电路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所述防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对应的交流电源接入端,所述防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连接所述L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L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变压器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作为该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电路包括保险丝F1、压敏电阻RV1、压敏电阻RV2、热敏电阻RT1、共模电感和电容组串Ⅰ,所述保险丝F1的一端作为所述防护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共模电感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作为所述防护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容组串Ⅰ的一端作为所述防护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容组串Ⅰ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防护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保险丝F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压敏电阻RV1连接在所述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入端之间,所述压敏电阻RV2连接在所述共模电感的两个输出端之间;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2的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的其中一个输出端,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组串Ⅰ的一端,所述电容组串Ⅰ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2的另一端和所述共模电感的另一个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组串Ⅰ、二极管组串Ⅱ、二极管组串Ⅲ和二极管组串Ⅳ,所述二极管组串Ⅰ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组串Ⅲ的输入端作为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二极管组串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组串Ⅳ的输出端作为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二极管组串Ⅰ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组串Ⅱ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二极管组串Ⅲ的输出端与所述二极管组串Ⅳ的输出端之间的连接点,作为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C滤波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组串Ⅱ、电阻串Ⅰ和电阻串Ⅱ,所述电感L1的一端作为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容组串Ⅱ的一端作为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容组串Ⅱ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串Ⅰ的一端,所述电阻串Ⅰ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电阻串Ⅱ的一端和所述电容组串Ⅱ的中点;所述电阻串Ⅰ的一端作为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阻串Ⅱ的另一端作为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二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WM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芯片U1、MOS管Q1、磁珠L2、钳位电路、电阻串Ⅲ、二极管D11、稳压二极管D12和稳压二极管组串;所述电源芯片U1的引脚D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磁珠L2的一端,所述磁珠L2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钳位电路的一侧和所述变压器降压电路的输入绕组的一侧,所述钳位电路的另一侧分别连接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俊丽徐红宗刘鹏辉高杏辉刘霞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