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00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的前端部为圆柱形,所述转轴的尾部为锥形,所述转轴的侧壁面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壁面上设置有防滑凸点,两所述螺旋叶片之间设置有突出于螺旋叶片边缘处的刮板,所述刮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层,刮板将一些堆积在外壳底部的固液混合物能够刮起继续向后移动,提高压榨效果,同时也减少了螺旋叶片与外壳之间的摩擦,减少了噪音的产生,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提高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


[0001]本技术涉及螺旋绞龙
,尤其涉及一种变径变距的螺旋绞龙。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果蔬生产大国,经常需要将果蔬压榨出果蔬汁,如苹果汁,草莓汁,菠萝汁,梨汁,菠菜汁,胡萝卜汁等等,所以果蔬压榨机,卧式、立式螺旋压榨机,榨油机,榨汁机等等的一系列压榨机械应有尽有。压榨后的果蔬渣送到饲料加工厂,加工为饲料。
[0003]压榨机在食品行业,饮料行业,榨油行业有极其广泛的用途,与广大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使用螺旋压榨机进行压榨时,螺旋压榨机的绞龙会带动压榨机内部的物料向一侧挤压,通过减少空间进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效果。由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压榨机
运用的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螺旋压榨机的绞龙叶片表面光滑,并且当压榨物料的含糖量较高时,物料的黏度会比较大,会导致螺旋压榨机的绞龙出现打滑空转现象,物料无法向前推进,无法实现压榨脱汁、脱水功能,使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受到影响,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螺旋输送机中的绞龙在使用时会出现打滑现象导致物料无法前进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的前端部为圆柱形,所述转轴的尾部为锥形,所述转轴的侧壁面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壁面上设置有防滑凸点。
[0006]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在转轴前端部的直径与转轴尾部的直径相等。
[0007]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为双层叶片,两所述螺旋叶片之间设置有突出于螺旋叶片边缘处的刮板,所述刮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的安装方向与螺旋叶片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刮板为牛筋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在转轴前端部为双层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在转轴尾部设置有单层叶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尾部的螺旋叶片为多个分段的螺旋叶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尾部的螺旋叶片交错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尾部的螺旋叶片的螺距小于转轴前端部的螺旋叶片的螺距。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尾部设置有与锥形部的底部直径相同的尾轴,所述尾轴沿转轴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柱。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尾部锥形部分与转轴外壳之间的空间减小产生挤压效果,进而满足生产需求。在转轴的尾部设置有与锥形部的底部直径相同的尾轴,尾轴延长锥形部,使得压榨后的残渣能够向后移动,提高生产效果。螺旋叶片的壁面上设置有防滑凸点,防滑凸点为圆点,在使用时略高于螺旋叶片表面的防滑凸点能够增加压榨物与螺旋叶
片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压榨物与螺旋叶片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增强输送效果,保证压榨强度。螺旋叶片之间设置有突出于螺旋叶片边缘处的刮板,使用刮板将一些堆积在外壳底部的固液混合物能够刮起继续向后移动,提高压榨效果,同时也减少了螺旋叶片与外壳之间的摩擦,减少了噪音的产生,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转轴;101、螺旋叶片;102、挡板;103、防滑凸点;2、连接法兰;3、连接柱;4、尾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包括转轴1,转轴1的左端焊接有连接法兰2,连接法兰2与驱动装置连接带动转轴1转动。转轴1包括的前端部为圆柱形,转轴1的尾部为锥形,转轴1的侧壁面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01,在压榨机使用时尾部锥形部分与转轴1外壳之间的空间减小产生挤压效果,进而满足生产需求。在转轴1的尾部设置有与锥形部的底部直径相同的尾轴4,尾轴4延长锥形部,使得压榨后的残渣能够向后移动,提高生产效果。并且尾轴4沿转轴1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柱3,使用连接柱3便于固定转轴1,在使用时保持转轴1的稳定性。
[0021]并且螺旋叶片101在转轴1前端部的直径与转轴1尾部的直径相等,保证输送及压榨效果,还在螺旋叶片101的壁面上设置有防滑凸点103,防滑凸点103为圆点,在使用时略高于螺旋叶片101表面的防滑凸点103能够增加压榨物与螺旋叶片10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压榨物与螺旋叶片101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增强输送效果,保证压榨强度。
[0022]其中螺旋叶片101在转轴1前端部为双层叶片,两螺旋叶片101之间设置有突出于螺旋叶片101边缘处的刮板,刮板与螺旋叶片101之间栓接,为防止压榨物卡在两个螺旋叶片101之间,在螺旋叶片101的边楞处只保留刮板的安装位置,刮板的安装方向与螺旋叶片101的输送方向相同,刮板为牛筋板,其中牛筋板的宽度为2

5cm,安装牛筋板使得在对一些硬度较小的压榨物如:西红柿、西瓜等在压榨的过程中会出现翻砂的现象,导致还未达到压榨程度的压榨物滞留在外壳的底部,难以沿着转轴1的长度方向移动,使用刮板将这些物质能够刮起继续向后移动,提高压榨效果,同时也减少了螺旋叶片101与外壳之间的摩擦,减
少了噪音的产生,提高使用效果。在刮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层,橡胶层增加挡板102的耐磨性延长牛筋板的使用寿命。
[0023]在螺旋叶片101在转轴1尾部设置有单层叶片,转轴1尾部的螺旋叶片101为多个分段的螺旋叶片101,转轴1尾部的螺旋叶片101交错设置,转轴1尾部的螺旋叶片101的螺距小于转轴1前端部的螺旋叶片101的螺距,提高压榨效果,使得在压榨的过程中尾部的螺旋叶片101能够对堆积在一起的压榨物具有一定的破碎效果,提高压榨程度,同时在每次使用完毕由于清理不到位内部残留部分压榨物残渣时,尾部的螺旋叶片101对其破碎,防止产生堵料的情况,保证生产效果。
[0024]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启动转轴进行正转与反转,防止内部残留,待清洗完毕后,加入待压榨物,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待压榨物向后移动并且空间逐渐收缩,进而形成压榨效果,挡板将在底部的固液混合物向上翻起,进而向后流动,保证待压榨物的行进方向,提高使用效果。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包括的前端部为圆柱形,所述转轴的尾部为锥形,所述转轴的侧壁面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壁面上设置有防滑凸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在转轴前端部的直径与转轴尾部的直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为双层叶片,两所述螺旋叶片之间设置有突出于螺旋叶片边缘处的刮板,所述刮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径变距螺旋绞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的安装方向与螺旋叶片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刮板为牛筋板。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桂欣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先恒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