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及叠层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88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和成型性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及其叠层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将包含聚乙烯系树脂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聚丙烯系树脂3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和聚烯烃系弹性体2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的树脂混合物作为基材树脂,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及叠层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和成型性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以及叠层体。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以聚烯烃系树脂作为基材树脂的交联发泡片由于柔软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等优异,因此例如,作为顶蓬、车门面板、仪表板等汽车内装材料而被使用。在这些用途中,以通过适度的柔软性而赋予高级感、在与人接触的扶手部等中赋予减轻负担的功能性等作为目的,提高了柔软性的发泡体的需求增加。
[0003]作为这样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提出了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特征在于,包含熔点为115℃以上且熔体指数为0.1g/10分钟以上且40g/10分钟以下(190℃)的烯烃系嵌段共聚物15质量份以上且75质量份以下,包含熔体指数为0.1g/10分钟以上且25g/10分钟以下(230℃)的聚丙烯系树脂25质量份以上且85质量份以下,凝胶分率为20%以上且75%以下,密度为25kg/m3以上且250kg/m3以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使用聚烯烃树脂发泡体而成的叠层体以及汽车内装材料,上述叠层体的特征在于,是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与表皮体的叠层体,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在构成该聚烯烃树脂发泡体的聚烯烃系树脂100质量%中,包含聚丙烯系树脂30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聚乙烯系树脂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热塑性弹性体树脂30质量%以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5]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和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但可以大致分为将树脂组合物成型为片状而获得发泡性片的工序、将上述发泡性片交联的工序、将交联了的发泡性片加热发泡而获得发泡片的工序。考虑生产性,在获得发泡片的工序中,有很多将卷状的交联了的发泡性片连续地供给到热媒而发泡,作为卷状的发泡片而卷绕。此时,虽然与发泡的程度有关,但将卷绕速度除以开卷速度而得的MD方向拉伸倍率一般在超过3.0的条件下被实施。为了防止发泡时的松弛、褶皱,提升发泡时的MD方向拉伸倍率时生产效率好,特别是,在含有聚烯烃系弹性体树脂的情况下,具有粘贴至辊等的的担心等,因此在拉伸倍率高的状态下被生产。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87232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

1553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专利文献1和2所公开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和使用了聚烯烃系树脂发泡体的叠层体虽然具有优异的柔软性,但与由成型加工时的加热收缩引起的尺寸缺损、由褶皱引起的外观不良等成型性有关的研究不充分,具有成型性不充分这样的问题。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柔软性和成型性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及其叠层体。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4]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达到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下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具备优异的柔软性和成型性,该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将包含聚乙烯系树脂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聚丙烯系树脂3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和聚烯烃系弹性体2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的树脂混合物作为基材树脂,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35%以上且0%以下。
[0015]此外,发现下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也具备优异的柔软性和成型性,该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将25%压缩应力(kPa)除以密度(kg/m3)而得的值为2.5以下,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35%以上且0%以下,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6]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1)~(12)。
[0017](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将包含聚乙烯系树脂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聚丙烯系树脂3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和聚烯烃系弹性体2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的树脂混合物作为基材树脂,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35%以上且0%以下。
[0018](2)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将25%压缩应力(kPa)除以密度(kg/m3)而得的值为2.5以下,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35%以上且0%以下。
[0019](3)根据(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厚度为1mm以上且5mm以下,密度为40kg/m3以上且100kg/m3以下,凝胶分率为30%以上且60%以下。
[0020](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加热尺寸变化率的MD方向/TD方向比为0.5以上且1.5以下。
[0021](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低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5%以上且0%以下。
[0022](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将MD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BD
MD
除以TD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BD
TD
而得的平均气泡直径比BD
MD
/BD
TD
为0.7以上且1.3以下。
[0023](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23℃下的抗拉强度的MD方向/TD方向比为0.7以上且1.3以下。
[0024](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卷曲高度为发泡片厚度以上且15mm以下。
[0025](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沿厚度方向将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5等分,在按厚度方向的顺序设为第1~5层时,关于第1层和第5层的凝胶分
率,如果将值大的一方设为GF
A
,将值小的一方设为GF
B
,则由GF
A
/GF
B
算出的表层的凝胶分率比为1.0以上且1.2以下。
[0026](10)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沿厚度方向将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5等分,在按厚度方向的顺序设为第1~5层时,关于第1层和第5层的平均气泡直径BD,如果将值大的一方设为BD
A
,将值小的一方设为BD
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将包含聚乙烯系树脂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聚丙烯系树脂3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和聚烯烃系弹性体2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的树脂混合物作为基材树脂,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35%以上且0%以下。2.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将25%压缩应力除以密度而得的值为2.5以下,压缩应力的单位为kPa,密度的单位为kg/m3,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35%以上且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厚度为1mm以上且5mm以下,密度为40kg/m3以上且100kg/m3以下,凝胶分率为30%以上且6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高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加热尺寸变化率的MD方向/TD方向比为0.5以上且1.5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在比在DSC测定中作为最高熔融峰的最高熔点低20℃的温度下加热了10分钟时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加热尺寸变化率为

5%以上且0%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将MD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BD
MD
除以TD方向的平均气泡直径BD
TD
而得的平均气泡直径比BD
MD
/BD
TD
为0.7以上且1.3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其23℃下的抗拉强度的MD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广隆冈善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