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87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齿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齿轮,包括齿轮主体,所述齿轮主体内圈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内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轴件,所述连接轴件固定于齿轮主体内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齿轮内部追加与轴之间的连接件,使齿轮在停下来时得到一定的缓冲,解决了齿轮因惯性太大而产生形变的问题。生形变的问题。生形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齿轮


[0001]本技术属于齿轮
,尤其涉及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齿轮。

技术介绍

[0002]齿轮的用途很广,是各种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件,如机床、飞机、轮船及日常生活中用的手表、电扇等都要使用各种齿轮。齿轮的种类很多,有圆柱直齿轮、圆柱斜齿轮、螺旋齿轮、直齿伞齿轮、螺旋伞齿轮、蜗轮等。其中使用较多,亦较简单的是圆柱直齿轮,又称标准圆柱齿轮。有关齿轮渐开线的形成、模数、压力角等参数将在有关课程中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圆柱直齿轮的加工方法,齿轮齿形的加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成形法,就是利用与被切齿轮齿槽形状完全相符的成形铣刀切出齿形的方法,如铣齿;另一种是展成法,它是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动齿轮的相互啮合运动而切出齿形的加工方法,如滚齿和插齿(用滚刀和插刀进行示范)。下面介绍用铣床加工齿轮的方法。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它在机械传动及整个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极其广泛。现代齿轮技术已达到:齿轮模数0.004~100毫米;齿轮直径由1毫米~150米;传递功率可达上十万千瓦;转速可达几十万转/分;最高的圆周速度达300米/秒。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中国古代专利技术的指南车中已应用了整套的轮系。
[0003]齿轮由于传达误差造成的齿合声和由于齿隙造成的撞齿声等原因,存在振动和噪音的问题由于齿轮组合起来使用,因此需要有与现有用途更高的疲劳强度,高耐磨损性,高耐热性和高耐冲击性,此外还要求有高耐油性,高耐汽油性以及对齿合方的齿轮的低冲击性等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齿轮。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齿轮,包括齿轮主体,所述齿轮主体内圈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内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轴件,所述连接轴件固定于齿轮主体内圈,所述连接轴件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连接轴件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齿轮主体开设有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一斜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二斜槽滑动配合。
[0006]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连接轴件对称开设有第一空槽与第二空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对称滑动设置第一空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间固定有若干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弹簧一侧固定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若干第二弹簧远离第一连接板一端与第一空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空槽内对称滑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间固定有若干第三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三弹簧一侧固定有若干第四弹簧,所述若干第四弹簧远离第二连接板一端与第二空槽内壁固定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槽对称开设于齿轮主体内圈壁,所述第二斜槽对称开设于齿轮主体内圈壁,所述第一斜槽与第二斜槽呈八字型。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柱远离第一斜槽一端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远离第二斜槽一端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件内圈壁开设有第三滑槽。
[0010]作为优选,所述齿轮主体对称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固定有第一橡胶圈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考虑到了齿轮在急停时内部轴承与齿轮件产生的惯性力,将会对齿轮造成损伤,所以在齿轮与轴承间设置连接轴承,通过对连接轴件内部设置,使用弹簧做到缓冲的效果,同时为连接轴承提供一定的运动空间,以此来为缓冲提供空间,在齿轮内设置第一环形槽与第一橡胶圈,通过第一橡胶圈来一定程度上抵抗齿轮形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连接机构与齿轮间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连接轴件外部零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齿轮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9]参考图1

2、图4,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齿轮,包括齿轮主体1,齿轮主体1内圈设有连接机构2,连接机构2包括连接轴件4,连接轴件4固定于齿轮主体1内圈,连接轴件4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5,第一滑槽5内滑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柱6,第一连接柱6的设置将连接连接轴件4与齿轮主体1,当连接轴件4转动时将可以带动齿轮主体1转动。
[0020]连接轴件4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7,第二滑槽7的设置为齿轮主体1停止时,提供缓冲的行程,避免因为急停时,齿轮转动惯性原因对轴承或者自身产生损伤,第二滑槽7内滑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柱8,齿轮主体1开设有第一斜槽9与第二斜槽10,通过设置第一斜槽9与第二斜槽10,将齿轮转动产生的惯性力转换成第一连接柱6与第二连接柱8水平移动的力,第一连接柱6与第一斜槽9滑动配合,第二连接柱8与第二斜槽10滑动配合。
[0021]参考图4,连接机构2内部设有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板11,连接轴件4对称开设有第一空槽20与第二空槽21,第一连接板11对称滑动设置第一空槽20内,第一连接板11间固定有若干第一弹簧12,第一连接板11远离第一弹簧12一侧固定有若干第二弹簧13,通过在第一连接板11两端都设置弹簧,以此来确保不论齿轮主体1的旋转方向,缓冲机构3都可以达到缓冲的目的,若干第二弹簧13远离第一连接板11一端与第一空槽20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空槽21内对称滑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4间固定有若干第三弹簧15,第二连接板14远离第三弹簧15一侧固定有若干第四弹簧16,若干第四弹簧16远离第
二连接板14一端与第二空槽21内壁固定连接。
[0022]参考图5,第一斜槽9对称开设于齿轮主体1内圈壁,第二斜槽10对称开设于齿轮主体1内圈壁,第一斜槽9与第二斜槽10呈八字型。
[0023]参考图2,第一连接柱6远离第一斜槽9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柱8远离第二斜槽10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4固定连接,连接轴件4内圈壁开设有第三滑槽17。
[0024]参考图1,齿轮主体1对称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8,第一环形槽18内固定有第一橡胶圈19,第一橡胶圈19设置,在齿轮主体1与其他齿轮啮合时,由于传动关系,使得惯性力不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形变,通过第一橡胶圈19来减缓形变力。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0026]当齿轮转动遇到急停时,带动齿轮转动的轴承停止转动,但齿轮由于惯性的原因,继续转动,齿轮继续转动带动第一连接柱6与第二连接柱8在第一滑槽5与第二滑槽7内滑动,第一连接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主体(1),所述齿轮主体(1)内圈设有连接机构(2),所述连接机构(2)内部设有缓冲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连接轴件(4),所述连接轴件(4)固定于齿轮主体(1)内圈,所述连接轴件(4)对称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内滑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柱(6),所述连接轴件(4)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7),所述第二滑槽(7)内滑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柱(8),所述齿轮主体(1)开设有第一斜槽(9)与第二斜槽(10),所述第一连接柱(6)与第一斜槽(9)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柱(8)与第二斜槽(10)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冲击的新型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板(11),所述连接轴件(4)对称开设有第一空槽(20)与第二空槽(21),所述第一连接板(11)对称滑动设置第一空槽(20)内,所述第一连接板(11)间固定有若干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连接板(11)远离第一弹簧(12)一侧固定有若干第二弹簧(13),所述若干第二弹簧(13)远离第一连接板(11)一端与第一空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前程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