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84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平车,包括:车体、两限位部以及至少两限位件;两所述限位部分别铰接于所述车体一相对两侧;至少两所述限位件分别布置于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其中当限位部的顶面与所述车体的顶面平行对齐时,或当限位部的顶面与所述车体的顶面垂直对齐时,所述限位件一端均配合插入所述车体内,且所述限位件另一端均配合插入所述限位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过程更为便捷,使用体验更好。验更好。验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平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转运平车。

技术介绍

[0002]转运平车主要用于运送钢材、木材等物料,若物料为条状结构,为确保该条状物料在运输时不会从平车上掉落,传统的做法会在平车上安装限位机构(如限位框架,可参考申请号为CN201880081869.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轨枕运输车中车厢框架、托盘等特征),若物料为板状结构,且在上述限位机构无法与板状物料适配的情况下,便要将其拆除,并把物料叠放在平车上,如此反复拆卸或安装限位机构,导致使用体验很差。
[0003]综上所述,如何在不拆除限位机构的前提下,实现条状物料或板状物料的运输,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转运平车,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复拆卸或安装限位机构,导致使用体验很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运平车,包括:车体、两限位部以及至少两限位件;两所述限位部分别铰接于所述车体一相对两侧;至少两所述限位件分别布置于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当限位部的顶面与所述车体的顶面平行对齐时,或当限位部的顶面与所述车体的顶面垂直对齐时,所述限位件一端均配合插入所述车体内,且所述限位件另一端均配合插入所述限位部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插接槽和一插接片;
[0007]其中,一所述车体的所述插接槽能够与另一所述车体的所述插接片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插接槽,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另一侧面向外凸起形成所述插接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开设一穿过所述插接槽上槽壁的第一通孔,所述插接片上开设一第二通孔;
[0010]其中,当一所述车体的所述插接槽与另一所述车体的所述插接片配合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竖直对齐,且能够供插销配合插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一侧面具有一插接座,所述插接座形成一所述插接槽;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另一侧面具有一所述插接片。
[0012]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座开设一第三通孔,所述插接片上开设一第四通孔;
[0013]其中,当一所述车体的所述插接槽与另一所述车体的所述插接片配合时,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竖直对齐,且能够供插销配合插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底部具有钢轨行走轮组。
[0015]进一步的,两所述限位部底部分别具有公路行走轮组。
[0016]进一步的,两所述限位部或所述车体上开设有钩挂口。
[001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为U型插杆。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两限位部分别铰接于车体一相对两侧;至少两限位件分别布置于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当限位部的顶面与车体的顶面平行对齐时,或当限位部的顶面与车体的顶面垂直对齐时,限位件一端均配合插入车体内,且限位件另一端均配合插入限位部内,通过上述设置方式,通过两限位部相对于车体偏转位置的变化,来达到对条状物料和板状物料运输的切换,实施过程更为便捷,使用体验更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运平车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运平车的侧视图一;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运平车的侧视图二;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运平车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个转运平车之间相互连接的俯视图一;
[0024]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个转运平车之间相互连接的俯视图二;
[0025]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限位件的剖面图;
[0026]图中:100.车体,110.钢轨行走轮,120.插接座,130.插接片,200.限位部,210.公路行走轮,220.钩挂口,300.限位件,a.第二插孔,b.第三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8]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运平车,包括:车体100、两限位部200以及至少两限位件300。
[0029]车体100底部具有用于在轨枕上行走的钢轨行走轮组或具有在公路上行走的公路行走轮组,车体100一相对两侧分别铰接有两限位部200,车体100另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插孔。
[0030]两限位部200靠近第一插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插孔a和第三插孔b,其中,当限位部200的顶面与车体100的顶面平行对齐时,限位件300一端配合插入第一插孔,且限位件300另一端配合插入第二插孔a;当限位部200的顶面与车体100的顶面垂直对齐时,限位件300一端配合插入第一插孔,且限位件300另一端配合插入第三插孔b。
[0031]于本实施例中,若物料为条状物料(如因局部损坏更换的轨枕,再如钢筋混凝土用钢材),需先将限位件300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a内取下,以使限位部200能够相对车体100自由偏转,当限位部200偏转至与车体100垂直时,再将限位件300一端配合插入第一插孔,另一端配合插入第二插孔a,以确保限位部200位置固定,此时可将条状物料放置在两个限位部200之间,从而达到对条状物料限位的目的。若物料为板状物料(如厂房内运输板材),重复上述操作,以使限位部200偏转至与车体100平行对齐,并通过限位件300确保限位部200位置的固定,此时限位部200起到了延展车体100顶面的作用,以用于承载叠放在车体
100和限位部200顶面的板状物料。
[0032]相比于传统在车体100上安装限位框架,若运输条状物料,通过限位框架实现条状物料的限位,若运输板状物料,通过拆除限位框架将板状物料叠放在车体100上实现板状物料的运输;在本方案中通过两限位部200相对于车体100偏转位置的变化,来达到对条状物料和板状物料运输的切换,显然实施过程更为便捷,使用体验更好。
[0033]可选的,车体100固定有用于在轨枕上行走的钢轨行走轮组,且钢轨行走轮组为至少四个对称布置于车体100底部的钢轨行走轮110。
[0034]为了提高对条状物料或板状物料运输的适应性。
[0035]参见图4

6,车体100另一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插接槽和一插接片130,通过一车体100的插接槽与另一车体100的插接片130配合的方式,致使相邻两车体100对齐且连接,而两/多车体100对齐且连接能够实现长度较长条状物料和板状物料的运输。
[0036]其中,一车体100的插接槽与另一车体100的插接片130配合,包括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两限位部以及至少两限位件;两所述限位部分别铰接于所述车体一相对两侧;至少两所述限位件分别布置于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其中,当限位部的顶面与所述车体的顶面平行对齐时,或当限位部的顶面与所述车体的顶面垂直对齐时,所述限位件一端均配合插入所述车体内,且所述限位件另一端均配合插入所述限位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插接槽和一插接片;其中,一所述车体的所述插接槽能够与另一所述车体的所述插接片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一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插接槽,所述车体另一相对两侧中的另一侧面向外凸起形成所述插接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开设一穿过所述插接槽上槽壁的第一通孔,所述插接片上开设一第二通孔;当一所述车体的所述插接槽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肇辉韩向东孙振华陈东康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电物流路港有限责任公司赤峰铁路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