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67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至少形成有换热风道、与换热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换热风道内的贯流风扇和换热器,贯流风扇包括多个叶轮和挡板,每个叶轮包括多个沿着周向设置的叶片;其设于叶轮内部,以将贯流风扇的内风道沿着轴向分为两部分,以阻挡贯流风扇的两部分的风道内的气流相互干扰。本申请在贯流风扇的叶片的内部设置了挡板,将贯流风扇的内风道分为两部分,增大了风扇内部气流攒动的阻力,减少了贯流风扇内部气流流动,减少了出风口两侧的回吸,可以大幅度提高贯流风扇抗风阻能力。幅度提高贯流风扇抗风阻能力。幅度提高贯流风扇抗风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调行业内,单面嵌产品多采用贯流风扇形式。贯流风扇、风道系统在家用空调挂机或柜机中应用十分普遍。将贯流风扇应用于单面嵌产品上,由于换热器的布局形式及箱体结构不同,挂机或柜机为上进风下出风或后进风前出风,而单面嵌为下进风下出风,风道系统的设计难度非常大。如果直接采用现有挂机或柜机的设计方案,由于风阻较大,导致出风量降低,风速分布不均匀,室内机容易产生忽大忽小的喘气噪声,尤其在空调制冷过程中,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主观听感感受。
[0003]如果将这一难题攻克,不仅有利于推进单面嵌的家用化进程,而且对于挂机或柜机解决忽大忽小噪音问题也能够提供技术支撑。
[0004]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贯流风扇,在贯流风扇的叶片的内部设置了挡板,将贯流风扇的内风道分为两部分,增大了风扇内部气流攒动的阻力,减少了贯流风扇内部气流流动,减少了出风口两侧的回吸,可以大幅度提高贯流风扇抗风阻能力。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0007]壳体,其内部至少形成有换热风道,以及与换热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0008]贯流风扇,其设于换热风道内;
[0009]换热器,其设于贯流风扇靠近进风口的一侧;
[0010]贯流风扇包括:
[0011]多个叶轮,叶轮沿着轴向依次设置,每个叶轮包括多个沿着周向设置的叶片;
[0012]挡板,其设于叶轮内部,以将贯流风扇的内风道沿着轴向分为两部分,以阻挡贯流风扇的两部分的风道内的气流相互干扰。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的形状与贯流风扇的纵截面的形状相配合,以将贯流风扇的内风道分成两部分。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贯流风扇还包括:
[0015]第一端部,其与沿着轴向上的一侧的叶轮连接,对应叶轮的叶片插入第一端部;
[0016]第二端部,其与沿着轴向上的另一侧的叶轮连接,对应叶轮的叶片插入第二端部,
[0017]驱动件,驱动件与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连接,驱动件经由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带动叶轮转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与驱动件连接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贯流风扇的内风道的两部分为第一内风道和第二内风道,驱动件设置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在安装孔上,电机带动第一端部、叶片和第二端部转动,经换热器换热后的气流分别流经第一内风道和第二内风道后从出风口流至室内。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设置为非圆形孔,安装孔与电机的输出轴的形状适配。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与壳体连接,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贯流风扇的风扇安装腔。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斜置于换热风道内,换热器的一端与安装架连接,进入换热风道的室内风与换热器换热后流向贯流风扇。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叶轮还包括端板,端板上设置有插接槽,插接槽与叶片连接;端板两侧的叶片在轴向上位置对应或不对应。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设置在位于对应叶片的中部,以将贯流风扇的内风道沿着轴向分为两个部分,室内风从进风口进入换热风道,与换热器换热后,流经贯流风扇的两部分,然后从出风口流向室内。
[0025]在上述实施例中,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至少形成有换热风道、与换热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在换热风道内的贯流风扇和换热器,贯流风扇包括多个叶轮和挡板,每个叶轮包括多个沿着周向设置的叶片;其设于叶轮内部,以将贯流风扇的内风道沿着轴向分为两部分,以阻挡贯流风扇的两部分的风道内的气流相互干扰。本申请在贯流风扇的叶片的内部设置了挡板,将贯流风扇的内风道分为两部分,增大了风扇内部气流攒动的阻力,减少了贯流风扇内部气流流动,减少了出风口两侧的回吸,可以大幅度提高贯流风扇抗风阻能力。
附图说明
[0026]图1示出了实施例1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示出了实施例1中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0028]图3示出了实施例1中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示出了实施例1中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扇的爆炸图;
[0030]图5示出了实施例1中相关技术中出风口的气流仿真效果;
[0031]图6示出了实施例1中出风口的气流仿真效果;
[0032]图7示出了图5和图6中气流速度示意图;
[0033]图8示出了实施例1中空调室内机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示出了实施例1中空调室内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是图9中B处的剖面图;
[0036]图11是图9中C处的剖面图;
[0037]图12示出了实施例2中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示出了实施例2中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扇的爆炸图;
[0039]图14示出了实施例2中空调室内机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5是图14中B处的剖面图;
[0041]图16是图14中A处的剖面图;
[0042]图17示出了实施例2中相关技术中出风口的气流仿真效果;
[0043]图18示出了实施例2中出风口的气流仿真效果;
[0044]图19示出了图17和图18中气流速度示意图;
[0045]图20示出了实施例3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21示出了实施例3中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7]图22示出了实施例3中空调室内机的隔板和隔板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0048]图23示出了实施例3中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24示出了实施例3中空调室内机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25示出了实施例3中相关技术中出风口的气流仿真效果;
[0051]图26示出了实施例3中出风口的气流仿真效果;
[0052]图27示出了图25和图26中气流速度示意图;
[0053]以上图中:
[0054]空调室内机100;进风口1;出风口2;壳体3;
[0055]换热风道31;贯流风扇4;换热器5;入风侧41;出风侧42;
[0056]安装板32;侧板33;底板34;安装座35;
[0057]叶轮43;挡片44;叶片431;
[0058]第一端部45;第二端部46;驱动件47;
[0059]电机471;输出轴472;安装孔473;
[0060]主体杆部4721;插接杆部4722;
[0061]安装架6;风扇安装腔61;电器箱体安装腔62;端板43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部至少形成有换热风道,以及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贯流风扇,其设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换热器,其设于所述贯流风扇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贯流风扇包括:多个叶轮,所述叶轮沿着轴向依次设置,每个叶轮包括多个沿着周向设置的叶片;挡板,其设于所述叶轮内部,以将所述贯流风扇的内风道沿着轴向分为两部分,以阻挡所述贯流风扇的两部分的风道内的气流相互干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形状与所述贯流风扇的纵截面的形状相配合,以将所述贯流风扇的内风道分成两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扇还包括:第一端部,其与沿着轴向上的一侧的叶轮连接,对应所述叶轮的叶片插入所述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其与沿着轴向上的另一侧的叶轮连接,对应所述叶轮的叶片插入所述第二端部,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驱动件经由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带动所述叶轮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贯流风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龙闫建芳陈超许纪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