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目色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56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目色度计,属于显示器件测量领域。双目色度计包括位于前端的左右两个光学镜头、位于中间部分的可旋转的滤镜轮和位于后端的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滤镜轮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且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中至少有三个滤光单元的光谱透过率互不相同,滤镜轮通过旋转切换测量通道,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中的两个滤光单元形成一组测量通道。任意一组测量通道均与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左右两个光学镜头同轴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色度计,可以多次旋转滤镜轮进行测量通道的切换,从而同时实现对VR两个显示屏的测量,无需分别对两个显示屏单独测量。无需分别对两个显示屏单独测量。无需分别对两个显示屏单独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目色度计


[0001]本技术属于显示器件测量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目色度计。

技术介绍

[0002]显示屏色度亮度均匀性是评价显示屏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有点式与成像式两种方式测量显示屏色度和亮度。点式色度计,顾名思义,即测量区域较小,测量区域直径通常在30mm以内,因此通常需要使用点式色度计测量显示屏的多个位置的色度亮度,而后评估显示屏色度亮度均匀性,过程繁琐,耗时较长。成像式色度计是通过成像的方式获得整个显示屏或较大显示屏某个区域的色度亮度分布,相较点式色度计速度快,提供的信息更多,更适合产线上实时监督屏体色度亮度均匀性。
[0003]目前,市场上主要通过XYZ滤镜式色度计(X滤镜、Y滤镜以及Z滤镜)来测量VR眼镜上显示屏的色度亮度均匀性,通过转动滤镜轮,将滤镜切换到与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同轴的位置,可以实现单个色坐标值的测量,要测量多个色坐标值就要转动滤镜轮切换多个对应的滤镜完成完整的色度测量即可。
[0004]然而,在对AR/VR眼镜这类具有两个显示屏进行测试量时,需要通过上述色度计分别对两个显示屏进行测量,导致测试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目色度计,其目的在于可以多次旋转滤镜轮进行测量通道的切换,从而同时实现对VR两个显示屏的测量,无需分别对两个显示屏单独测量。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目色度计,所述双目色度计包括位于前端的左右两个光学镜头、位于中间部分的可旋转的滤镜轮和位于后端的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
[0007]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并行排列布置;
[0008]所述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与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同轴布置;
[0009]所述滤镜轮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且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中至少有三个滤光单元的光谱透过率互不相同,所述滤镜轮通过旋转切换测量通道,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中的两个滤光单元形成一组测量通道;
[0010]任意一组测量通道均与所述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同轴布置,从而使得通过切换多组测量通道获得两路待测光信号完整的XYZ三刺激值。
[0011]可选地,所述双目色度计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滤镜轮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滤镜轮旋转。
[0012]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套设有齿轮,所述滤镜轮和所述齿轮外周套设有齿条环,所述齿条环和所述齿轮啮合,以联动所述电机和所述滤镜轮。
[0013]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手轮,所述手轮的旋转轴和所述滤镜轮的旋转轴同轴固定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双目色度计还包括图像处理器,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生成的图像,并生成相对应的色坐标值。
[0015]可选地,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为三个滤光单元,三个所述滤光单元沿所述滤镜轮周向上依次均匀为X滤镜、Y滤镜和Z滤镜,所述X滤镜、所述Y滤镜和所述Z滤镜的光谱透过率不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滤光单元的间距等于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的间距。
[0016]可选地,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为四个滤光单元,四个所述滤光单元沿所述滤镜轮周向上依次为第一滤镜、第二滤镜、第三滤镜和第一滤镜,所述第一滤镜、所述第二滤镜和所述第三滤镜的光谱透过率不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滤光单元的间距等于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的间距,所述滤镜轮处于第一组测量通道位置时,所述第一滤镜、所述第二滤镜分别与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同轴布置。
[0017]可选地,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为四个滤光单元,四个所述滤光单元沿所述滤镜轮周向上依次均匀为第一滤镜、第二滤镜、第三滤镜和第二滤镜,所述第一滤镜、所述第二滤镜和所述第三滤镜的光谱透过率不同,所述滤镜轮处于第一组测量通道位置时,所述第一滤镜、所述第三滤镜分别与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同轴布置。
[0018]可选地,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为六个滤光单元,六个所述滤光单元沿所述滤镜轮周向上依次为X滤镜、X滤镜、Y滤镜、Y滤镜、Z滤镜和Z滤镜,所述X滤镜、所述Y滤镜和所述Z滤镜的光谱透过率不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滤光单元的间距等于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的间距。
[0019]可选地,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为六个滤光单元,且六个所述滤光单元沿所述滤镜轮周向上依次为X滤镜、Y滤镜、Z滤镜、X滤镜、Y滤镜和Z滤镜,所述X滤镜、所述Y滤镜和所述Z滤镜的光谱透过率不同,且任意相同的两个光谱透过率的所述滤光单元的间距等于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的间距。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1]对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色度计,在对AR/VR眼镜的两个显示屏进行测试时,首先,滤镜轮处于第一组测量通道位置时,两个显示屏同时分别正对左右两个光学镜头。此时,滤镜轮的两个滤光单元均与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左右两个光学镜头同轴布置,从而获得两个显示屏的一组色度相关信息测量值。然后,多次旋转滤镜轮进行测量通道的切换(分别调节不同光谱透过率的两个滤光单元来置于不同的测量通道位置),获得分别从眼镜两个显示屏发射的两路光线通过多组测量通道的多组色度相关信息测量值,根据两个显示屏的多组色度相关信息测量值分别获得两个显示屏测量区域的XYZ三刺激值。最后,根据两个显示屏测量区域的XYZ三刺激值获得两个显示屏测量区域的色坐标值,从而通过多次旋转滤镜轮来同时获取两个显示屏的色坐标值。
[0022]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色度计,可以多次旋转滤镜轮进行测量通道的切换,从而同时实现对VR两个显示屏的测量,无需分别对两个显示屏单独测量。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色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25]1、光学镜头;2、滤镜轮;21、滤光单元;211、X滤镜;212、Y滤镜;213、Z滤镜;3、图像
传感器;4、电机;41、齿轮;5、齿条环;6、图像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色度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双目色度计包括位于前端的左右两个光学镜头1、位于中间部分的可旋转的滤镜轮2和位于后端的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3。
[0028]左右两个光学镜头1并行排列布置。
[0029]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3与左右两个光学镜头1同轴布置。
[0030]滤镜轮2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且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中至少有三个滤光单元21的光谱透过率互不相同,滤镜轮2通过旋转切换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目色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色度计包括位于前端的左右两个光学镜头(1)、位于中间部分的可旋转的滤镜轮(2)和位于后端的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3);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1)并行排列布置;所述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3)与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1)同轴布置;所述滤镜轮(2)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且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中至少有三个滤光单元(21)的光谱透过率互不相同,所述滤镜轮(2)通过旋转切换测量通道,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中的两个滤光单元(21)形成一组测量通道;任意一组测量通道均与所述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3)、所述左右两个光学镜头(1)同轴布置,从而使得通过切换多组测量通道获得两路待测光信号完整的XYZ三刺激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目色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色度计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和所述滤镜轮(2)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滤镜轮(2)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目色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上同轴套设有齿轮(41),所述滤镜轮(2)和所述齿轮(41)外周套设有齿条环(5),所述齿条环(5)和所述齿轮(41)啮合,以联动所述电机(4)和所述滤镜轮(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目色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手轮,所述手轮的旋转轴和所述滤镜轮(2)的旋转轴同轴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目色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目色度计还包括图像处理器(6),所述图像处理器(6)用于接收所述左右两个图像传感器(3)生成的图像,并生成相对应的色坐标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目色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滤光单元为三个滤光单元(21),三个所述滤光单元(21)沿所述滤镜轮(2)周向上依次均匀为X滤镜(211)、Y滤镜(212)和Z滤镜(213),所述X滤镜(211)、所述Y滤镜(212)和所述Z滤镜(213)的光谱透过率不同,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滤光单元(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强龙钟凡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加特林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