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55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同轴套设在所述轴承外圈内的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凸台的两个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两列滑道,每列所述滑道内均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块,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径向滚道,所述径向滚道内可滚动的安装有滚动体。其通过在两列滑道内设置两列滑块,其既有滑动轴承承载能力高、减震能力强、声响小、寿命长的特点,也兼具滚动轴承摩擦阻力小,启动快,效率高的特点。效率高的特点。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支撑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
,尤其涉及一种回转支撑轴承。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风电系列偏航、变桨轴承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以及倾覆力矩,并且受润滑及球轴承承载能力有限的影响,轴承内外圈上的滚道容易磨损,导致轴承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其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同轴套设在所述轴承外圈内的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凸台的两个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两列滑道,每列所述滑道内均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块,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径向滚道,所述径向滚道内可滚动的安装有滚动体。
[0006]进一步的,每个滑块上的垂直轴向的两个侧面与其所对应的滑道面滑动配合。
[0007]进一步的,每列所述滑道内的相邻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间隙。
[0008]进一步的,每列所述滑道内的多个所述滑块沿所述滑道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0009]进一步的,每块所述滑块的径向截面呈扇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滚动体为圆柱滚子,所述圆柱滚子的轴向平行所述轴承外圈的轴向。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壁与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所述径向滚道。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壁的中部位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外圈由第一半外圈和第二半外圈构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外圈和所述第二半外圈轴向尺寸不同,所述第一半外圈和所述第二半外圈的对接端面异位于所述径向滚道,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一半外圈和所述第二半外圈的内周面,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半外圈;所述第一半外圈和所述第二半外圈之间通过沿轴向设置的螺栓固定连接。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包括轴承外圈和同轴套设在所述轴承外圈内的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凸台的两个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两列滑道,每列所述滑道
内均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块,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径向滚道,所述径向滚道内可滚动的安装有滚动体。其通过在两列滑道内设置两列滑块,其既有滑动轴承承载能力高、减震能力强、声响小、寿命长的特点,也兼具滚动轴承摩擦阻力小,启动快,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圆周均布的多个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轴承外圈,1.1、第一环形凹槽,1.2、第二环形凹槽,1.3、第一半外圈、1.4、第二半外圈,2、轴承内圈,2.1、环形凸台,4、滚动体,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2所示,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和同轴套设在轴承外圈1内的轴承内圈2,轴承内圈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2.1,轴承外圈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环形凸台2.1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凹槽1.1,环形凸台2.1位于第一环形凹槽1.1内,环形凸台2.1的两个端面与第一环形凹槽1.1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两列滑道,每列滑道内均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块,环形凸台2.1的外周面与第一环形凹槽1.1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径向滚道,径向滚道内可滚动的安装有滚动体4。
[002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两列滑道内设置两列滑块,其能够承拥有更大的承载性能,可以更好的满足对于载荷增大的需求,同时与径向滚道内的滚动体4相结合,兼顾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优势,既有滑动轴承承载能力高、减震能力强、声响小、寿命长的特点,也兼具滚动轴承摩擦阻力小,启动快,效率高的特点。
[0024]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滑块上的垂直轴向的两个侧面与其所对应的滑道面滑动配合。每列滑道内的相邻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有微小间隙。需要说明的是,相邻滑块之间设置的间隙有利于滑块的安装,另外工作稳定后根据升温热膨胀可以补偿间隙,以便于运转平稳。
[0025]本实施例的每列滑道内的多个滑块沿滑道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具体的,每块滑块的径向截面呈扇形,即每块滑块呈扇形体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滑块的材质为高强度、低摩擦的工程塑料。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块还可为其他材质,例如金属材质。
[0026]本实施例的滚动体4为圆柱滚子,圆柱滚子的轴向平行轴承外圈1的轴向。需要说明的是,圆柱滚子的设置能够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
[0027]本实施例的第一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1.2,第二环形凹槽1.2内壁与环形凸台2.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径向滚道。优选的,第二环形凹槽1.2设置在第一环形凹槽1.1内壁的中部位置。
[0028]本实施例轴承外圈1由第一半外圈1.3和第二半外圈1.4拼接构成,第一环形凹槽1.1形成于第一半外圈1.3和第二半外圈1.4的内周面。具体的,第一半外圈1.3和第二半外
圈1.4轴向尺寸不同,第一半外圈1.3和第二半外圈1.4的对接端面异位于径向滚道,第二环形凹槽1.2开设于第二半外圈1.4。第一半外圈1.3和第二半外圈1.4之间通过沿轴向设置的螺栓5固定连接。安装时,螺栓5的螺纹段穿过第一半外圈1.3端面上的沉孔,螺纹旋接于第二半外圈1.4端面上的螺纹孔内。
[0029]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实施例通过在两列滑道内设置两列滑块,其能够承拥有更大的承载性能,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对于载荷增大的需求,同时与径向滚道内的滚动体4相结合,兼顾两种轴承的优势,既有滑动轴承承载能力高、减震能力强、声响小、寿命长的特点,也兼具滚动轴承摩擦阻力小,启动快,效率高的特点。另外,由于滑道滑块结构的设置能够使轴承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润滑好,寿命长,可靠性好。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外圈和同轴套设在所述轴承外圈内的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轴承外圈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凸台相适配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凸台的两个端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两列滑道,每列所述滑道内均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块,所述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对应的内壁之间形成径向滚道,所述径向滚道内可滚动的安装有滚动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块上的垂直轴向的两个侧面与其所对应的滑道面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滑道内的相邻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滑道内的多个所述滑块沿所述滑道的圆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泽堃孙晓旭杜姗珊郭玉飞张丽娜黄建魁田琳廖鑫徐巍孙岳松宋涛张策张艳玲张贵朋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